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

世界文化遗产
北京及周边
🎧  听景点介绍

北京中轴线南段居中道路是将精心布置的城市建筑群和公共空间连为一体的重要纽带,是明清两代国家礼仪活动的必经之路。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现已发现的遗址以物质实证真实地展现出明代以来南段居中道路的位置、走向、工程构造和不断传承沿用的历史,见证了北京中轴线延续至今的国家礼仪文化。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为若干处分布于正阳门至永定门的居中道路遗存,截至2022年底,自南向北由三处遗址构成。其中,永定门北侧石板道遗存位于永定门以北约100米处,石板道分布于路心两侧,展现出清代御道的铺设方法与形制;永定门内中轴历史道路遗存位于永定门以北约400米处,展现出明至现代不同历史阶段居中道路使用情况;珠市口南中轴道路排水沟渠遗址位于珠市口教堂南侧约5米,展现出清代居中道路两侧砖砌沟渠的位置与形制。永定门北侧石板道遗存为两段花岗岩条石铺砌的路面,东西两侧石板形制相同,以花岗岩材质的条状石板、或其断块铺砌,是清代石路铺面的物质实证永定门内中轴历史道路遗存呈现依次压的七条道路(L1-L7)遗存,鲁压的层级关系完整地展现出北京中轴线居中道路的修建与使用历史。其修建年代大致可分为:雍正七年(1729 年)以前(L7)、雍正七年(1729年)至民国时期(L6)、民国时期(L5)和现代(L1-L4)。珠市口南中轴道路排水沟渠遗址为沟壁砖砌,沟底平铺青砖,上盖石板,沟底青砖下满打地钉,展现出清代居中道路一侧排水设施的工程构造做法。北京中轴线南段居中道路是古代皇帝从宫城至南郊祭祀的必经之路。已发现的南段道路遗存表明,北京中轴线南段居中道路自明嘉靖时期以来一直沿用,在历史不同阶段均开展维护和修筑,是明清祭祀路线与礼仪活动的有形载体。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正阳门至天地坛(天坛)、山川坛(先农坛)之间已有居中道路,为土路。雍正七年(1729年),天桥至永定门段改为石质,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御道石路两侧各辟土道宽二丈,并陆续将石路两侧的板沟改砌为砖沟,还在天坛、先农坛门前的石路两侧开辟六条沟渠,使得天桥至永定门段景观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嘉庆十八年(1813年),沟渠被填。20世纪初,道路被改为沥青混凝土路,原有清代石条被埋于地下,直到2004年被重新发现。2022年,考古发掘工作进一步发现了永定门内中轴历史道路遗存与珠市口南中轴道路排水沟渠遗址。

景点关联的文化主题

景点关联的哲学思想

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作为北京城市规划的核心元素,不仅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也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意涵,从东方哲学和西方哲学的视角解读,我们可以发现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从东方哲学的角度看,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在古代中国哲学中,天地被视为宇宙的最高范畴,而“天人合一”则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中轴线的设计,遵循了自然的规律,与天体运行、季节更替相呼应,体现了古人对宇宙秩序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它也是社会秩序的象征,通过建筑的布局和道路的走向,展现了等级制度和礼仪规范,反映了儒家的“礼治”思想。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是这种哲学思想在城市规划中的具体体现,它不仅是一条道路,更是连接天、地、人的纽带,体现了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生。 从西方哲学的角度看,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则可以被解读为一种“理性规划”的产物。西方哲学,尤其是启蒙时代的哲学,强调理性、秩序和对称。中轴线的设计,体现了对称美和几何学的运用,这与西方古典建筑中的对称原则不谋而合。它不仅是一种美学追求,更是一种理性思考的体现,反映了人类对秩序和规则的追求。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作为城市规划的一部分,展现了人类对空间的理性安排,以及对社会秩序的构建。它通过物理空间的布局,传达了权力、秩序和公共空间的概念,与西方哲学中关于城市规划和公共空间的理论相呼应。 综上所述,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无论是从东方哲学的“天人合一”理念,还是西方哲学的“理性规划”思想,都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社会和秩序的深刻理解和追求。它不仅是一条历史的长廊,更是一本哲学的教科书,记录着人类文明的智慧和哲学的思考。

关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联的京津冀景区

关联的世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