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主题景区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和佛龛是中国规模最大、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北魏晚期至唐代(316-907)时期的艺术珍品。这些作品全部是佛教题材,代表了中国石雕艺术的巅峰。
大足石刻
大足地区陡峭的山坡上,有一系列可追溯至 9 世纪至 13 世纪的岩石雕刻。这些雕刻不仅美观,而且题材丰富多样(既有世俗内容,也有宗教内容),反映出当时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因此十分引人注目。它们是佛教、道教和儒教和谐融合的杰出证据。
百济历史区
该遗产位于韩国中西部山区,包含 8 处可追溯至公元 475 年至 660 年的考古遗址,包括与首都熊津(今公州)相关的公山城和松山里的王陵、扶苏山城和官北里的行政建筑、定林寺、与首都泗沘(现扶余)相关的陵山里的王陵和罗城墙、与第二首都泗沘相关的王宫里的皇宫和益山的弥勒寺。这些遗址共同代表了百济王国(朝鲜半岛最早的三个王国之一,公元前 18 年至公元 660 年)的后期,在此期间,朝鲜、中国和日本这三个古代东亚王国之间进行了大量的技术、宗教(佛教)、文化和艺术交流。
七步沟
七步沟原名“漆铺沟”,因山里生长漆树、老百姓以开漆铺为生而得名。自唐朝以来,佛教僧众多来此处聚集隐居,取佛家典故“七步莲花”,清朝年间更名为“七步沟”。清朝康熙年间任嗣尹撰写的《罗汉洞碑记》盛赞: “此何境也?非天也,非地也,非人间也。”“山崒嵂兮云苍苍,众圣临兮龙虎藏。佛天咫尺莫徜徉,登斯境兮形自忘!” 高品味旅游资源的融合升华,造就了其“天上人间”的奇绝景观:马武寨仙气接天,罗汉洞佛缘广大,百瀑峡圣水奔涌,惊喜岭醉倒游人……这里清静凉爽,气候宜人;这里植被丰茂,森林覆盖率达95%,堪称太行山植物王国;这里远离工业污染,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极高,是太行山“天然氧吧”。 春来鹅黄,小溪流水,山花烂漫,是踏春赏花的好去处;夏至浓绿,郁郁葱葱的原始次生林,丰富独特的飞瀑流泉,仿佛画卷一般,是游客心之向往的避暑胜地;秋观红叶,层林尽染,登高山之巅,观太行秋色;冬临银白,滑雪场纵横驰骋、尽享冬日阳光,感受冰雪乐趣。 景区内重峦叠嶂,奇峰林立,飞瀑流泉,鸟语花香。天镜湖、梦溪湾、南天门、红石寨等自然景观天造地设、美不胜收;东汉马武屯田练兵、台佟隐居,唐代高僧罗汉洞修行,明朝无为教徒众聚居等人文故事传说及其遗迹神秘幽远、引人入胜。其壑之幽静,山之奇秀、水之妩媚、洞之玄奥,令人心驰神往。
韩国山寺
山寺是遍布朝鲜半岛南部省份的佛教山寺。该遗产由七座寺庙组成,建于公元 7 至 9 世纪,其空间布局呈现出韩国特有的共同特征——“马当”(开放式庭院)两侧有四座建筑(佛堂、亭子、讲堂和宿舍)。它们包含大量独特的建筑、物品、文件和神龛。这些山寺是神圣的地方,至今仍是信仰和日常宗教活动的中心。
大不列颠和合勒敦山及其周围的神圣景观
该遗址位于蒙古东北部肯特山脉中部,这里是广阔的中亚草原与西伯利亚针叶林的交汇处。不儿罕合勒敦与对圣山、圣河和敖包(萨满石堆)的崇拜有关,仪式融合了古代萨满教和佛教习俗。人们还认为该遗址是成吉思汗的出生地和埋葬地。它见证了他为将山岳崇拜确立为蒙古人民统一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做的努力。
纪伊山地的圣地和参拜道
坐落在俯瞰太平洋的纪伊山脉茂密森林中的三处圣地——吉野山和大峰山、熊野三山、高野山——通过朝圣之路与古都奈良和京都相连,反映了神道教的融合,这种融合源于日本的古老自然崇拜传统和从中国和朝鲜半岛传入的佛教。这些遗址(506.4 公顷)及其周围的森林景观反映了 1200 多年来持续存在的、记录极为详尽的圣山传统。该地区拥有众多溪流、河流和瀑布,至今仍是日本生活文化的一部分,每年有多达 1500 万游客前来参加仪式和徒步旅行。这三个地方都设有神社,其中一些是早在9世纪就已建立。
圣莲山旅游度假区
圣莲山东位于北京西南,房山区西北的群山峻岭之中,距北京市中心90公里,距房山行政中心良乡城60公里。海拔930米。圣莲山又称莲花山、古称太山,由南天门一峰分为两院,佛门、道家两重天。早在明朝时期,佛教便在山上建宫立庙,名为胜泉寺。相传摩诃老祖是在圣米石塘之中,食圣米、饮圣水而得道成仙,所以佛教在当时非常兴旺;随之道教也落脚于此地,后建蟠桃宫于胜泉寺的后山北侧,俗称北庙,观中主持善于医道,又有圣水洞之圣水有调理百病,延年益寿之功效,故此名声大噪,进香朝拜,寻医求药者络绎不绝。在民国时期尤为鼎盛,当时的达官贵人、艺术名家如梨园前辈杨小楼、北洋军阀吴佩孚、曹锟等也慕名而来,而且不惜重金建别墅于观中,至尽旧址尚存。 峰圣莲山又称莲花山,古称太山,因整个山体酷似一片片莲花瓣,故名。景区又因圣米石塘而得名,遂后改名为圣莲山。因优异的植被、奥妙的地质奇观被称“京都第一奇山”,自然风光集雄、险、奥、绝、秀于一体,素有京西小五岳之美誉。
八奇洞风景区
八奇洞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距著名的潭柘寺仅500米.八奇洞古洞幽深,全长1350米,以独一无二的褶皱“8”字以及八大奇观而著名,因此被誉为“天造地设,神洞奇观”。历史上素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幽州城”的说法。佛教在我国晋朝刚传入燕城时,许多高僧就是在潭柘寺这一带传经布道,因此,洞中有很多神似的佛祖像,和众僧修行图。 八奇洞有三个大厅,沿途28个景点,与古天文学家“三桓二十八星宿”的宇宙观完全吻合。三个洞依次为“逍遥厅”、“至乐厅”、和“宇宙厅”,三个厅各具特色,逍遥厅恢宏,至乐厅空灵,宇宙厅空阔。 此洞岩层结构之复杂、地质构造之怪异国内奇少,他们还建议在此开辟一个地质博物馆。最令人不解的是,洞内岩石自然形成的景观与潭柘寺中的景点颇为相似,洞内褶皱8字、飞龙在天、通道奇险、前龙后虎、神锅、济公、龙潭、奇特壁画等八大景观多数可以在洞外的潭柘寺内得到对应。尤其是那口石锅,与潭柘寺中的铜锅大小相近,异常相像。洞底深潭,清澈透底,水路蜿蜒,也暗合了“潭柘寺”之名。在潭水之上的石壁上还有繁体“中国”两字,旁边岩石上的图案线条流畅,仿佛远古壁画。这些景观和图案究竟是天然的巧合,还是先民人工开凿而成,现在都成了不解之谜。
玉佛禅寺
玉佛禅寺前身为“法藏寺”,始建于周隋之间(约公元557年-581年),毁于晚晴民国初年。2003年8月,天津市宗教事务管理局批准恢复重建该寺。2010年5月,建成并对外开放,同时更名为“玉佛禅寺”。该寺占地400亩,主轴线上自南向北,依次是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和卧佛殿,东侧有文殊殿、观音殿和客堂,西侧有普贤殿、地藏殿和发物流通处等,各殿堂有游廊相连,建筑气势恢宏,古朴典雅,生态和谐,佛教色彩浓厚,民族民俗色调赏目。该寺最大的特点是:集中供奉了一万余尊缅甸玉质佛像。其中卧佛殿供奉的卧佛像,长7米,高3米,重25吨,为一块天然玉石雕刻而成,玉质温润,色泽清雅,雕刻精美,为人间瑰宝。自开放以来,该寺香火日渐旺盛,现已成为津京地区乃至华北一处重要的佛教活动场所和佛教旅游区。
阿旃陀石窟
阿旃陀的第一批佛教石窟可追溯到公元前 2 世纪和 1 世纪。在笈多王朝时期(公元 5 世纪和 6 世纪),原有的石窟群中又增添了许多装饰华丽的石窟。阿旃陀的绘画和雕塑被认为是佛教的杰作宗教艺术,都产生了相当大的艺术影响。
庐山国家公园
江西的庐山是中国文明的精神中心之一。佛教和道教寺庙,以及儒教地标(最著名的大师曾在此讲学)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令人惊叹的美丽风景,启发了无数艺术家,他们发展了中国文化中对自然的审美态度。
五台山
五台山有五座平顶山峰,是一座佛教圣山。其人文景观包括四十一座寺庙,包括佛光寺东大殿,这是现存最高的唐代木结构建筑,内有真人大小的泥塑。明代殊像寺也是其一大特色,寺内有 500 尊塑像,这些塑像将佛教故事编织在山水的立体画面中。总体而言,五台山上的建筑记录了佛教建筑一千多年来的发展和对中国宫殿建筑的影响。五台山,字面意思是“五台山”,是中国北方最高的山峰,其地势险峻,五座山峰空旷,没有树木,十分引人注目。从公元 1 世纪到 20 世纪初,这里一直有人在此修建寺庙。
圣城阿努拉德普勒
这座神圣的城市建立在“觉悟之树”——佛陀的无花果树的一根枝条周围,公元前 3 世纪,由佛教尼派的创始人僧伽密多带到了这里。阿努拉德普勒是锡兰的政治和宗教首都,曾繁荣了 1300 年,但在 993 年遭到入侵后被废弃。多年来,这座隐藏在茂密丛林中的壮丽遗址及其宫殿、修道院和纪念碑如今再次向公众开放。
帕哈尔普尔佛教寺院遗址
索马普拉大寺(Somapura Mahavira)是孟加拉大乘佛教兴起的证据,自公元 7 世纪以来,它一直是著名的知识中心,直到 12 世纪。这座寺院城市布局与其宗教功能完美契合,代表着独特的艺术成就。它线条简洁和谐,雕刻装饰丰富,影响了远至柬埔寨的佛教建筑。
法隆寺地区的佛教古迹
奈良县法隆寺地区有大约 48 座佛教古迹。其中几座建于 7 世纪末或 8 世纪初,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这些木结构建筑杰作不仅对艺术史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们展示了中国佛教建筑和布局如何适应日本文化,而且对宗教史也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们的建造时间恰逢佛教从中国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