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您选择的标签主题,文化交互引擎通过AI分类推荐系统为您智能推荐您可能感兴趣的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
...
泥塑(北京兔儿爷)

老北京的传统中秋节,可不止只品月饼、赏月亮,还要祭拜兔儿爷。祭拜兔儿爷是老北京人对美好生活的写照,他们在兔儿爷身上寄托着殷切希望。坐象兔儿爷,“象”与“祥”同音,寓意吉祥如意;坐虎兔儿爷,虎为百兽之王,寓意事业兴盛;坐葫芦兔儿爷,“葫芦”与“福禄”同音,寓意福禄双全。 每逢中秋佳节,人们将兔儿爷请出来,奉上瓜果月饼祭拜,祭拜完后的兔儿爷摇身一变成了孩子们的玩具,新的兔儿爷再被请进家。这一习俗自晚明至今,传承了400多年。

天坛传说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明清两代帝王在此祭天、祈谷和祈雨。天坛的传说因天坛建筑和皇帝祭天大典而萌生和发展。“天人合一”宇宙观的融入,使天坛建筑群具有神圣而独特的寓意,成为相关传说发生和繁盛的重要驱动因素。天坛传说在北京市民中广为流传,特别是在天坛周边的地区金鱼池、法塔寺、四块玉、天桥等,尤其盛传不衰,是北京本土文化的一支奇葩。天坛传说大致包括天坛建立传说、景物传说、民俗传说、坛根儿传说、相关人物传说五个部分。   天坛传说以口头民间文学特有的流传延续模式,在社会群体中传承。数百年来,一直以口口相传的方式代代相传。20世纪80年代,崇文区文化馆(现东城区第二文化馆)、天坛公园管理处采录编辑了《崇文民间文学选编》和《天坛景物传说》。2005年全国非遗普查以来,崇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现东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又组织力量新收集采录了一批天坛传说。   天坛传说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文学价值。其一,它体现了“天为阳,地为阴”、“天圆地方”、“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一系列中国人的宇宙观。其二,无论是与天坛建筑和功能相关的,抑或是阴阳相济的哲学观念,与帝王形迹、与礼俗相关的传说,都是从平民百姓的立场所作的阐释与演绎。其三,天坛的传说传播途径多种多样,在传播中具有广泛性和延伸性。

秧歌(小红门地秧歌)

小红门“地秧歌”是流传于北京市朝阳区小红门地区的一种传统秧歌舞蹈,全称为“太平同乐秧歌圣会”。该会保留至今的一面会旗上,有“左安门外红寺村太平同乐秧歌圣会诚起于乾隆二年”字样。该秧歌会有严格的会规、风俗和礼仪。会中人员以满族人居多,均由男子组成。   小红门地秧歌主要在逢年过节和各种喜庆活动中表演。秧歌队由21人组成:扮演陀头、小二哥、文扇、武扇、渔翁、樵夫各2人;打锣、打鼓者各4人;击大号(大锣)者1人;旗手2人;挑幄(笼晃)2人。地秧歌表演以舞蹈为主,并辅以歌唱。   过去,该会经常为大型庆典及祭祀活动表演,如农历正月二十五红寺村举行的祈求上天保佑庄稼丰收的“祭天仓”活动时,“添仓”(添仓就是指多收粮食,别让粮仓空着的意思)仪式完毕后,要表演地秧歌。目前,该会只将节日庆典活动延续下来,祭祀活动并没有延续。   过去小红门地秧歌表演是唱舞结合。目前,会唱的人已寥寥无几,表演时已经不唱了。秧歌会中还存有大量的秧歌词,但没有唱谱,已濒于失传。据老艺人称,小红门地秧歌曾有64套表演套路,目前保留下来的也只剩22套了。

相关主题景区

根据您选择的标签主题,文化交互引擎通过AI分类推荐系统为您智能推荐您可能感兴趣的景区
霍普维尔仪式用土筑

该遗址由8处巨型泥土建筑组成,位于俄亥俄河中游支流沿岸,有着1600-2000年的历史。它们是现今被称为霍普维尔(Hopewell)文化的土著传统中最具代表性的现存表现形式。精确的几何数据、庞大而整齐的顶部,都体现出其规模和复杂性。它们与太阳周期以及更为复杂的月亮周期保持一致。这些土垒建筑是祭祀中心,出土了用从远方获得的珍稀材料制作而成的精美祭祀用品。

社稷坛

社稷坛位于故宫西南,紧邻中轴线与太庙呈对称格局。建筑群平面呈南北稍长的长方形,由内外两重坛墙围合成环套式院落。内坛为礼仪祀空间,中心有一重方形内墙围绕,内坛墙与内墙四面各开一门,中央为祭坛。内坛西南角设神库与神厨,西墙外设宰牲亭建筑群。外坛种植古612棵,营造出幽静的皇家祭坛氛围。此外,外坛区域还营造出颇具中国传统意趣的园林景观,西部堆看假山两处,西南部为形态自由的池塘,围绕池塘建有水榭、唐花坞等建筑。社稷坛是保存最为完整的中国古代皇家祭祀太社和太稷的礼仪建筑群,通过外坛、内坛、内三重坛墙营造出富于层次变化的神圣祭祀氛围,内坛为祭祀空间的核心。自南向北,沿内坛居中轴线依次排列有南坛门、南星门、社稷坛祭坛、北棂星门、拜殿、戟门、北坛门等建筑。步入内坛后可见内墙,内的正中央为社稷坛祭坛。内墙以北为拜殿。戟门位于拜殿正北,形制较拜殿略低。北坛门在明清时期是礼仪祭祀路线的入口,因而较南门形制更高。社稷坛是明、清两代祭祀社(土地)与(五谷)的场所的。祀社、稷二神的意义不仅限于对于土地与五谷本身的崇拜,而是以此表现对国家疆土的重视,具有祈祷国家根基稳固、繁荣昌盛、疆土完整的延伸意义。祭祀社稷强调土地和五谷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影响,从而将国家和社会秩序与人地关系紧密联系起来。社坛于近现代成为公园,是北京最早转变为城市公园的皇家坛庙,至今仍作为公园对外开放。社稷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最初内坛中仅建有祭坛。明代先后增建了宰牲亭、神库神厨、拜殿与载门,形成的格局保存至今,清代仅对主要建筑进行过修缮。1914年10月10日,社稷坛作为中央公园对公众开放,是北京最早转变为城市公园的皇家坛庙,见证了北京中轴线公众化历程。1928年,中央公园改名为中山公园,至今依旧对外开放。

历代帝王庙

  北京历代帝王庙始建于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它是明清两朝祭祀三皇五帝、历代帝王和文臣武将的皇家庙宇,1996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代帝王庙始终以三皇五帝为祭祀中心,体现了三皇五帝崇高的祖先地位;庙中入祀人物不断增多,到清乾隆时期,在景德崇圣大殿内供奉三皇五帝和历代开国帝王、守业帝王188人的牌位,在东、西配殿供奉历代文臣武将79人的牌位。清代建有关帝庙,单独供奉关羽。   历代帝王庙占地2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整体布局气势恢宏,显示了皇家庙宇的尊贵和气派,为中国古建筑精品。

天坛公园

  天坛位于北京市崇文区在永定门内大街路东。原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皇天上帝的场所,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 (1420 年 ), 以后经过不断的改扩建,至清乾隆年间最终建成。天坛占地达 273 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祈年殿、圜丘、 皇穹宇、斋宫、神乐署、牺牲所等。1918 年辟为公园。   天坛分为内、外两坛,内坛由圜丘、祈谷坛两部分组成,内坛北部是祈谷坛,内坛南部是圜丘坛,一条 360 米长的丹陛桥连缀两坛,两坛的主要建筑就集中在丹陛桥两端,丹陛桥南端有圜丘、皇穹宇,北端有祈年殿、皇乾殿。丹陛桥也称海攫大道 , 是一条巨大的砖砌高台商道,也是天坛建筑的主轴线。在丹陛桥的东侧建有与天坛祭祀功能相适应的附属建筑:宰牲亭、神厨、神库 等。丹陛桥西侧有斋宫 , 斋宫是举行祭天大典前皇帝进行斋戒的场所。外坛为林区 , 广植树木,外坛的西南部有神乐署,是明清时期演习祭祀礼乐及培训祭祀乐舞生的场所。从明永乐十八年 (1420 年 ) 北京天地坛初建成时开始,天坛作为皇帝祭祀皇天上帝的专用祭坛的历史一直延续了 490 余年,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也结束了贯穿中国历史达五千年的祭祀史,专用于为皇帝祭祀服务的天坛从此 " 任人游览 ",1918 年民国政府将天坛辟为公园,实行售票开放。1951 年北京市政府组建了天坛管理处,1957 年天坛被列入北京市第一批古建文物保护单位。1961 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月坛公园

月坛是中国古代祭月的场所,又称“夕月坛”。早在周代,即已有天子春天祭日、秋天祭月之制。目前仅存的月坛地处北京城西,始建于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清代重修,是北京九坛八庙之一,到民国初年废弃。一般称“月坛”即指此地。明清北京月坛在今北京市西城区的南礼士路以西,月坛北街以南,与其南部的仿古园林组成月坛公园。在明清文献中提及的坛内主要建筑,除祭坛坛台和内坛坛墙被拆毁外,其余如钟楼、天门、具服殿、神库等古建筑尚存。 解放后,政府加强了对月坛的保护与建设,并于1955年将其辟为公园,以供人们休息娱乐。经多年营建后,月坛公园的面积大为扩展。整个公园分为南北两部分,北园以红砖绿瓦的古建筑和规则式的道路为特征,这里也就是明清时期的月坛。南园是新辟的游览区,以山石水池、迂回曲折的园路,组成一个自然山水园的格局。其设计建造以“月”为主题,园之名也取为“邀月园”。邀月园中部有一组小院,取“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之意而名“天香院”。天香院南侧天阔的草坪上,有数只玉兔,与天香院。2006年5月25日,月坛作为明至清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华夏张氏祖庭

  张姓现为全国第三大姓。最早出自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姬姓,是炎黄子孙的重要组成部分。张姓源自于黄帝之子少昊青阳氏之孙的挥公,因发明弓箭司弓矢之长(正),而赐姓挥公姓张于青阳(今河北清河)。据了解,我国古代时的祭孔仪式分为“秋祭”和“春祭”。遵循这种古代礼制,世界张氏总会决定把每年的5月、10月定为中华张氏的祭祖月,每年均在清河华夏张氏祖庭举办相关主题活动。 祭祖节期间,华夏姓氏研究中心主任袁义达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华伏羲研究会、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为华夏张氏祖庭赠授了“中华孝道文化教育基地”牌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