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
面人(北京面人郎)
面人也称“面塑”、“江米人”,是以食用面粉、糯米粉为主要原料的一种传统塑作艺术,它流行于全国各地,深受百姓喜爱。面人多以动物和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及地方戏曲中的人物为题材,基本形制分“签举式”和“案置式”两种。前者多为娱乐儿童的食玩品,造型简略,形态生动;后者则是雅化的陈设艺术品,做工考究,造型精致,还需在原料中混入添加剂作防裂、防虫、防霉处理。面人制作一般先采用捏、搓、揉、掀等手法塑造大体形制,再用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刻画手脚、头面、神情等局部细节,最后加上发饰、衣裙及相关插件,作品即告完成。面人艺术主要依靠走街串巷的游方艺人即兴创作,他们掌握了娴熟的塑造技艺,题材、造型、配色等工艺程式了然于心,顷刻间就能将面团变成神采飞扬的艺术形象。在民间传承发展的面人艺术寄托着广大民众的审美情怀和生活理想,为中国民间历史、习俗和艺术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北京面人郎是北京特有的一种民间面塑艺术,这一技艺系由郎绍安(1909—1992)所创,他曾跟从“面人大王”赵阔明学艺,后形成自己的面塑艺术风格。面人郎艺术题材面广,注重表现现实生活,对三百六十行的情形和各种老北京民俗都有生动的反映。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郎绍安练就了“眼明手快”、“看得准,拿得稳”的捏塑绝技,其作品手法简洁,造型准确,形态逼真,装饰洗练,在北京面塑艺术中独树一帜。1957年,郎绍安之女郎志丽开始随父学习面塑。从艺五十多年来,她继承父亲的技艺特点并加以创新,进一步发展了北京面人郎的面塑艺术。与此同时,她还注意总结父亲的艺术经验,整理出版了《我的面塑艺术生涯——郎绍安》一书。近几年,郎志丽创建了“面人郎艺术工作室”,致力于北京面塑艺术的传承、研究和发展。北京面人郎的面塑作品不仅具有较强的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而且还能为老北京民俗风情和民间手工技艺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六郎庄五虎棍
六郎庄五虎棍,北京市海淀区传统武术,原名忠孝童子棍,据传成立于清康熙年间,素以武术精湛著称。海淀乡六郎庄村位于北京西北玉泉山脚下,紧靠在昆明湖的东南角。村内有张之洞花园、荣禄花园、真武庙、茶棚(是以前去妙峰山碧霞元君庙会香客所建),更有起源于六郎庄村,集历史传说、武术套路、民俗民风为一体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六郎庄五虎童子棍会(创建于光绪年间,更有慈禧太后赏赐的半分銮驾)。 六郎庄五虎童子棍,以民间传说“赵匡胤斗董家五虎”的故事为蓝本,在原有的红脸赵匡胤、黑脸郑子明、净脸柴王以及头根、二根、三根、四根、五根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马童和拉车两个角色。丰富了演员阵容,增加了表演难度的同时提高了观赏性。武场兵器有齐眉棍、梢子棍、长棒、短棒等,还有独具特色的藤牌和双拐。表演时。武场演员技艺纯熟,配合默契,打斗激烈。主要套路据传有72套之多,留存50余套。武场表演时,文场予以配合。 六郎庄五虎童子棍会在1948年以前,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八到丰台药王庙进香献艺。解放后,参加北京市文艺汇演、妙峰山庙会、企业机关的走会和表演。
曹雪芹传说
曹雪芹(西山)传说是主要流传于北京香山、寿安山、金山—被称为“小西山”一带、以曹雪芹其人和《红楼梦》为题材的民间传说,属于“人物传说”。 曹雪芹(西山)传说是香山地区民众的集体口头创作,流传时间已有二百余年。内容涉及曹雪芹的生平经历、性情品貌、出众才华以及《红楼梦》的人物原型、创作环境等,表达了人们对曹雪芹及《红楼梦》的喜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家和作品对社会的影响。曹雪芹死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他的传说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逐渐把当地的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历史故事和人物典故也附会到传说中来,加诸于曹雪芹身上,使曹雪芹作为伟大作家之外,又具有了若干行侠仗义的“机智人物”的色彩。在口头流传过程中不断被加工琢磨,传说色彩日浓,表现了北京西山地区人民的思想认识、道德观念、生活态度、审美情趣,及对于各种客观事物的评价,具有反映社会生活广泛性和深刻性的特点。 曹雪芹(西山)传说是通过民众集体传承方式流传下来的一宗珍贵文化遗产,但是由于人口的流动、老人相继故去以及娱乐方式的多元化,目前处于濒危状态。
鼓舞(花钹大鼓)
中华鼓舞多以鼓谱丰富、情绪热烈、底蕴深厚见长,流布全国各地,影响及于全世界。《易·系辞》中有“鼓之舞之以尽神”之语,既形象地反映出中华鼓舞历史的悠久,又提纲挈领地道出了其主要功能。从原始的“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到后世的流风遍及大江南北,华夏鼓舞始终一脉相承,绵延不绝。中华鼓舞形制多样,分布广泛,舞蹈姿态各异,种类千差万别,其中较为典型的形态即有腰鼓舞、蹩鼓舞、花鼓(灯)舞、木鼓舞、长鼓舞、扁鼓舞、铜鼓舞、龙鼓舞、扇鼓舞、黄泥鼓舞、象脚鼓舞、猴儿鼓舞、花鞭鼓舞、竹鼓舞、铃鼓舞、羊皮鼓舞等多种。 花钹大鼓又名“雷音圣会子弟花钹”,俗称“花钹大鼓”,流传于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镇后牛坊村。花钹大鼓起源于清代乾隆年间,为鼓、钹舞高度统一的民间儿童舞蹈品种。在花钹大鼓中,鼓、钹、舞同出一辙,声、情、貌高度统一。鼓既用于指挥,又充当伴奏乐器;钹既参加伴奏,又是舞蹈道具。表演中鼓带钹声,钹追鼓点,音乐节奏以三拍子为主又加以变化,明快活泼、自然灵动。舞蹈以膝颤的律动贯穿始终,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表现出天真活泼的少年儿童特点。 花钹大鼓表演形式灵活多样,舞蹈语汇丰富,可以编排出多种表演套路;表演阵容十分灵活,少则两人,多则上千人;表演顺序不拘一格,时间可长可短,场地也不固定,可在平地表演,可在舞台表演,也可在行进中表演。无论如何变化,各表演套路都可紧密衔接,做到自然流畅、完整统一。 花钹大鼓是民间鼓舞艺术不可缺失的特色分支,具有民间鼓舞艺术和民俗文化方面的研究价值,可以为民族艺术的创新提供依据。花钹大鼓在北京传承已久,清代光绪元年(1875),二次起会后的五代会首分别是郝文亮、高义、郝纯芳、郝春林、高如常和郝维栋。近年来,后牛坊村花钹大鼓因技谱缺乏整理,会首和老艺人年事已高,传承出现危机,亟待抢救。
天桥中幡
幡是旗的一种,尺寸有大小之别。中幡,其主干是一根9米左右的粗竹竿,竿顶悬挂一面0.5米宽、5.5米长的长条锦旗,旗面绣有吉祥图案和祝福用语,因此又称标旗。耍中幡、舞中幡是中国民族民间传统杂技项目,北京天桥中幡表演最为有名。 耍中幡源于晋朝军中。幡旗形制壮丽,标题清晰,常常用于仪仗活动。旗手耍弄幡旗,能尽显武勇与智慧,因此中幡曾是清代朝佛、庆典等走会活动的必备项目。走会中各个团体都有自己的标旗,竞相演练耍幡高招绝技,逐渐形成颇具特色的杂技节目。清代乾隆年间,中幡会属于镶黄旗佐领管辖,属内八档会之一,受过皇封,盛极一时。清末民初,八旗子弟为谋生计纷纷到天桥市场卖艺,其中由沈三(沈友三)、宝三(宝善林)、张狗子(张文山)等率众表演的中幡、摔跤是撂地表演中最红火、最火爆、最受欢迎的项目。20世纪50年代,天桥耍中幡由宝善林先生执掌,第三代传人陈金权、马贵保、付顺禄、徐茂等人在天桥跤场演练中幡,吸引了全国各地大批专业和业余高手前来切磋技艺。 中幡表演时,艺人们将竿子竖起托在手中,舞出许多花样,其表演动作样式各有形象的名称。将竿子抛起用脑门接住为霸王举鼎,单腿支撑地面用单手托住竹竿为金鸡独立,此外还有龙抬头、老虎撅尾、封侯挂印、苏秦背剑、太公钓鱼、擎一柱等样式。考究的中幡竿顶上还有一层乃至数层由彩釉、锦缎、响铃、小旗、流苏组成的圆形装饰物,称为缨络宝盖,舞起来不仅五彩缤纷,而且发出悦耳的声音。 由于历史原因,20世纪60至70年代,曾经盛极一时的天桥市场被取消,各种文艺演出被禁止,宝三跤场也同时被撤消。改革开放后,宣武区文化委员会以弘扬宣南文化为宗旨,开展了挖掘、整理、保护天桥民俗系列文化活动。在区文化委的指导和支持下,付顺禄先生之子付文刚成立了“北京付氏天桥宝三民俗文化艺术团”,使一批天桥绝活儿得到传承。但目前舞幡已逐渐非职业化,专业艺人匮乏,加之天桥杂技作艺的环境及演出的形式均发生了变迁,耍中幡技艺仍处于濒危状态,需要进一步加以保护。
内画(北京内画鼻烟壶)
内画鼻烟壶是鼻烟传入中国后出现的一种独特的民族手工艺品种,其制作技艺主要流传在北京、河北、山东、汕头,形成了“京派”、“冀派”、“鲁派”和“粤派”等流派。鼻烟壶流入北京后,为皇亲贵戚、王公大臣及有地位的旗人所使用。除宫廷造办处外,民间也大量制作鼻烟壶。约1890年到1945年间,内画鼻烟壶的制作发展达到高峰,出现了号称“四大内画名家”的周乐元、丁二仲、马少宣、叶仲三,这些民间艺人创作了最初的北京内画鼻烟壶。 1954年,叶仲三的后人叶禧(晓峰)、叶祺被聘请到北京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开始培养叶澍英学艺,1958年收王习三(王瑞成)为徒,后来又续收了刘守本等徒弟。1970年前后,叶氏兄弟相继辞世,其弟子王习三在河北省衡水市创立“冀派内画”,刘守本则成为现代“京派内画”的领军人物。北京内画鼻烟壶现今已有四代传人。 北京内画鼻烟壶是明清时期我国烟草业发展的历史见证,作为一个特殊的工艺品种,它不仅含括了雕刻、镶嵌、花丝等传统民间工艺,还汇集了多种中西绘画技法,成为当时手工技艺发展状况的缩影。北京内画鼻烟壶的绘画内容多表现我国的历史文化,极具欣赏和研究价值。目前,由于内画利润少、学习期长,多数从业者纷纷改行,出现了老人不愿干、新人不愿学的现象,北京内画鼻烟壶陷于濒危境地,抢救保护工作已迫在眉睫。
相关主题景区
Jože Plečnik 在卢布尔雅那的作品——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
约热·普列赤尼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卢布尔雅那开展的工作是人本城市设计的典范,在奥匈帝国解体后,卢布尔雅那从一个省级城市变成了斯洛文尼亚人民的象征性首都,城市形象也随之发生变化。建筑师约热·普列赤尼克以他个人的、深刻的人性化城市愿景为这一转变做出了贡献,他以与旧城的建筑对话为基础,同时满足了 20 世纪新兴现代社会的需求。该遗产包括一系列公共空间(广场、公园、街道、长廊、桥梁)和公共机构(国家图书馆、教堂、市场、殡葬建筑群),它们与原有的城市、自然和文化背景巧妙地融为一体,为城市的新形象做出了贡献。这种高度语境化和人性化的城市规划方法以及普列赤尼克独特的建筑风格,与当时其他主流的现代主义原则截然不同。这是在有限的时间、现有的城市有限的空间、利用相对有限的资源,按照单个建筑师的设想来打造公共空间、建筑和绿地的一个特殊案例。
凯鲁万
凯鲁万建于 670 年,在 9 世纪的阿格拉布王朝统治下繁荣昌盛。尽管政治首都于 12 世纪迁至突尼斯,凯鲁万仍然是马格里布的主要圣城。其丰富的建筑遗产包括大清真寺,其大理石和斑岩柱和 9 世纪的三门清真寺。
霍贾·艾哈迈德·亚萨维陵墓
霍贾·艾哈迈德·亚萨维陵墓位于亚西镇,即现在的土耳其斯坦,建于帖木儿时期,即公元 1389 年至公元 1405 年。在这座部分未完工的建筑中,波斯建筑大师们尝试了后来在帖木儿帝国首都撒马尔罕的建筑。今天,它是帖木儿时期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建筑之一。
阿尔塔米拉洞穴和西班牙北部的旧石器时代洞穴艺术
1985 年列入名录的阿尔塔米拉洞穴,作为其延伸,共有 17 个旧石器时代装饰洞穴被列入名录。该遗产现在将作为阿尔塔米拉洞穴和西班牙北部旧石器时代洞穴艺术列入名录。该遗产代表了旧石器时代洞穴艺术的顶峰,这种艺术在整个欧洲发展,从乌拉尔山脉到伊比利亚半岛,从公元前 35,000 年到公元前 11,000 年。由于这些洞穴的深洞不受外界气候影响,因此保存得特别完好。这些洞穴被列为创造天才的杰作和人类最早的艺术杰作。它们还被列为文化传统的杰出见证和人类历史上重要阶段的杰出例证。
云居寺
云居寺位于北京西南郊七十多公里处房山区境内的白带山(又称石经山)西南麓,距市中心70公里。占地面积70000多平方米。由云居寺、石经山藏经洞、唐辽塔群构成我国佛教文化特色一大宝库。以埋藏有中国文化遗产中的稀世瑰宝、石刻佛教大藏经——《房山石经》著称于世。 云居寺是佛教经籍荟萃之地,寺内珍藏着石经、纸经、木版经号称“三绝”。“石刻佛教大藏经”始刻于隋大业年间(605年),僧人静琬等为维护正法刻经于石。刻经事业历经隋、唐、辽、金、元、明、六个朝代,绵延1039年,镌刻佛经1122部、3572卷、14278块。象这样大规模刊刻,历史这样长久,确是世界文化史上罕见的壮举,堪与文明寰宇的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相媲美,是世上稀有而珍贵的文化遗产。被誉为“北京的敦煌”、“世界之最”。“房山石经”是一部自隋唐以来绵延千年的佛教经典,不仅在佛教研究、政治历史、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等各方面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历史资料。而且在书法艺术上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云居寺不仅藏有佛教三绝与千年古塔,而且珍藏着令世人瞩目的佛祖舍利。舍利(佛教名词)意为尸体或身骨。相传释迦牟尼遗体火化后结成的珠状物。1981年11月27日在雷音洞发掘赤色肉舍利两颗,这是世界上唯一珍藏在洞窟内而不是供奉在塔内的舍利,与中国北京八大处的佛牙、陕西西安法门寺的佛指,并称为“海内三宝”。为千年古刹增添一份祥光瑞气。 现在的云居寺已经成为国内外著名的佛教寺院,著名的宗教活动场所,享有“北方巨刹”的盛誉。云居寺特有的幽静地理环境,奇特迷人的秀丽风光,蕴涵着浓郁的佛教文化特色,是藏经纳宝之地、祈福迎祥之所。
波斯坎儿井
在伊朗的干旱地区,古老的坎儿井系统为农业和永久定居点提供了支持。该系统利用山谷顶部的冲积蓄水层,通过重力将水引导到地下隧道,通常长达数公里。代表该系统的 11 个坎儿井包括工人休息区、水库和水磨坊。传统的公共管理系统仍然存在,可以公平、可持续地共享和分配水资源。坎儿井为干旱气候的沙漠地区的文化传统和文明提供了非凡的见证。
加德满都谷地
加德满都谷地的文化遗产由七组纪念碑和建筑组成,它们展示了加德满都谷地闻名于世的所有历史和艺术成就。这七组纪念碑和建筑包括哈努曼多卡宫(加德满都)、帕坦宫和巴克塔普尔宫、斯瓦扬布和巴达那特佛塔以及帕斯帕提和昌古纳拉扬印度教寺庙。
阿斯马拉:一座现代化的非洲城市
厄立特里亚首都阿斯马拉海拔超过 2,000 米,自 19 世纪 90 年代起发展成为意大利殖民政权的军事前哨。1935 年后,阿斯马拉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将当时意大利理性主义风格应用于政府大楼、住宅和商业建筑、教堂、清真寺、犹太教堂、电影院、酒店等。该遗产涵盖了 1893 年至 1941 年间不同规划阶段的城市区域,以及 Arbate Asmera 和 Abbashawel 等未经规划的当地社区。它是 20 世纪初早期现代主义城市化及其在非洲背景下的应用的一个杰出典范。
哈拉尔朱戈尔,历史古城
哈拉尔这座历史古城位于该国东部,地处高原,峡谷幽深,四周环绕着沙漠和大草原。这座穆斯林圣城的城墙建于 13 世纪至 16 世纪之间。哈拉尔是伊斯兰教的第四大圣城,拥有 82 座清真寺(其中三座建于 10 世纪)和 102 座神殿,但内部设计独特的联排别墅才是哈拉尔文化遗产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非洲和伊斯兰传统对城镇建筑类型和城市布局的影响造就了其独特的个性和独特性。
龙舌兰景观与特基拉古代工业设施
该遗址占地 34,658 公顷,位于特基拉火山山麓和格兰德河深谷之间,是一片广阔的蓝色龙舌兰景观的一部分,该景观由这种植物的文化塑造而成,自 16 世纪以来,这种植物被用来生产龙舌兰酒,至少 2,000 年来还被用来制作发酵饮料和布料。景观中有一些正在运营的酿酒厂,反映了 19 世纪和 20 世纪国际上龙舌兰酒消费量的增长。如今,龙舌兰文化被视为国家身份的一部分。该地区包括一片生机勃勃的蓝色龙舌兰田地和特基拉、阿雷纳尔和阿马蒂坦的城市定居点,其中有大型酿酒厂,龙舌兰“菠萝”在这里发酵和蒸馏。该遗产也是特奇特兰文化的见证,该文化在公元 200 年至 900 年间塑造了龙舌兰地区,尤其是通过建造农业梯田、住房、寺庙、礼仪土墩和球场。
Aasivissuit – Nipisat. 冰与海之间的因纽特人狩猎场
该遗产位于西格陵兰岛中部的北极圈内,蕴藏着 4,200 年的人类历史遗迹。这是一个文化景观,见证了其创造者对陆地和海洋动物的狩猎、季节性迁徙以及与气候、航海和医学相关的丰富且保存完好的有形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该遗产的特色包括大型冬季房屋和驯鹿狩猎证据,以及古因纽特人和因纽特文化的考古遗址。文化景观包括七个主要地点,从西部的尼皮萨特到东部冰盖附近的阿西维苏特。它见证了该地区人类文化的韧性及其季节性迁徙的传统。
希玛文化区
希玛文化区位于沙特阿拉伯西南部干旱的山区,是阿拉伯半岛古代商队路线之一,拥有大量岩画,描绘了 7,000 年文化连续性中的狩猎、动物、植物和生活方式。历代以来,直到 20 世纪末,在此地扎营的旅行者和军队留下了大量岩石铭文和岩画,其中大部分都保存完好。铭文采用不同的字体,包括穆斯纳德文、阿拉姆-纳巴泰文、南阿拉伯文、泰木德文、希腊文和阿拉伯文。该遗产及其缓冲区还拥有丰富的未发掘考古资源,包括石冢、石结构、墓葬、散落的石器和古井。该地点是古代重要沙漠商队路线上已知最古老的收费站,这里的 Bi'r Ḥimā 水井至少有 3,000 年的历史,至今仍产出淡水。
克诺泽罗湖区历史见证
该遗产地位于欧洲俄罗斯西北部的克诺泽罗(Kenozero)国家公园内,展现了12世纪以来当地逐渐被斯拉夫人殖民后形成的文化景观。这里有许多传统的乡村民居和乡土木质建筑,反映了芬兰—乌戈尔森林原住民文化和传统斯拉夫田野文化融合产生的农业与自然协同管理模式。木质教堂等宗教建筑是该地区重要的社会、文化、景观地标,最初安装有被称作“天堂”的彩绘天花板。这些建筑的空间构成结合其他宗教遗存和象征标志,共同突出了居民与环境的精神联结。
奥拉斯蒂山脉的达契亚堡垒
这些堡垒建于公元前 1 世纪和公元 1 世纪达契亚统治时期,展示了古典世界和欧洲铁器时代晚期军事和宗教建筑技术和概念的非凡融合。这六座防御工事是达契亚王国的核心,于公元 2 世纪初被罗马人征服;其广泛且保存完好的遗迹矗立在壮观的自然环境中,展现出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文明的生动画面。
奥赫里德地区的自然和文化遗产
奥赫里德湖是绝妙的自然景观,为众多可追溯至第三纪的当地淡水动植物提供了避难所。奥赫里德镇坐落在湖畔,是欧洲最古老的人类定居点之一。该镇主要建于 7 世纪至 19 世纪之间,拥有最古老的斯拉夫修道院 (St Pantelejmon) 和 800 多幅可追溯至 11 世纪至 14 世纪末的拜占庭风格圣像。在湖岸附近的浅水区,有三处遗址证实了史前木桩住宅的存在,而小林半岛则是 6 世纪中叶建立的早期基督教教堂的遗址。
罗马帝国的边疆——达契亚
<p>从公元前500年起,罗马帝国开始逐步向欧洲和北非扩张领土,到公元2世纪时,边界总长达到约7500公里。其中罗马尼亚段,即达契亚(Dacia )边界,于公元106-271年间正常运作。该遗产由277个部分组成,是一位于欧洲的前罗马行省的最长、最复杂陆地边界。它穿越不同的地貌,将军团堡垒、辅助堡垒、土城墙、暸望塔、临时营地、世俗建筑连接成网。达契亚是古罗马唯一完全位于多瑙河北岸的行省,其边界既保护腹地免受“野蛮人”侵扰,又控制着获取黄金、盐等宝贵资源的通道。</p>
瓦隆主要采矿地点
遗产地的四个遗址形成一条长 170 公里、宽 3-15 公里的长条带,从东到西横跨比利时,是该国保存最完好的 19 世纪和 20 世纪煤矿遗址。它以欧洲工业时代早期乌托邦式建筑的典范为特色,是高度一体化的工业和城市综合体,尤其是 19 世纪上半叶由 Bruno Renard 设计的格朗霍努煤矿和工人城市。布瓦杜吕克包括许多建于 1838 年至 1909 年的建筑,以及欧洲最古老的煤矿之一,其历史可追溯到 17 世纪末。虽然瓦隆有数百座煤矿,但大多数都失去了基础设施,而遗产地的四个组成部分则保持了高度的完整性。
富士山,圣地和艺术灵感的源泉
这座孤零零的、经常被白雪覆盖的层状火山,被全世界称为富士山,高耸于村庄和树木环绕的大海和湖泊之上,其美丽长期以来一直是朝圣者的目标,也激发了艺术家和诗人的灵感。列入名录的遗产包括 25 处,反映了富士山神圣和艺术景观的精髓。在 12 世纪,富士山成为苦行佛教的训练中心,其中包括神道教元素。在这座海拔 3,776 米的山峰的上层 1,500 米处,朝圣路线和火山口神社已被列入名录,山脚周围的遗址包括浅间神社、忍者寄宿房屋以及熔岩树模、湖泊、泉水和瀑布等天然火山特征,这些特征被视为神圣之物。富士山在日本艺术中的体现可以追溯到 11 世纪,但 19 世纪的木版画风景,包括沙滩和松树林的风景,使富士山成为国际公认的日本标志,并对西方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博洛尼亚的门廊
该系列遗产包括十二个组成部分,包括门廊群及其周围的建筑区,位于博洛尼亚市内,始建于 12 世纪至今。这些门廊群被认为是该市门廊中最具代表性的,总长度达 62 公里。一些门廊由木材建造,另一些则由石头或砖块建造,还有钢筋混凝土建造,覆盖道路、广场、小径和人行道,位于街道的一侧或两侧。遗产中的门廊建筑不与其他建筑形成结构连续体,因此不属于完整的有盖人行道或通道。门廊被视为有遮蔽的人行道和商业活动的主要场所。在 20 世纪,混凝土的使用使得传统的拱形拱廊被新的建筑可能性所取代,并且出现了一种新的门廊建筑语言,例如巴萨区。所选的门廊反映了不同的类型、城市和社会功能以及时间阶段。门廊被定义为供公共使用的私有财产,已成为博洛尼亚城市特征的表达和元素。
韩国山寺
山寺是遍布朝鲜半岛南部省份的佛教山寺。该遗产由七座寺庙组成,建于公元 7 至 9 世纪,其空间布局呈现出韩国特有的共同特征——“马当”(开放式庭院)两侧有四座建筑(佛堂、亭子、讲堂和宿舍)。它们包含大量独特的建筑、物品、文件和神龛。这些山寺是神圣的地方,至今仍是信仰和日常宗教活动的中心。
波斯花园
该遗产包括分布在不同省份的九座花园。它们体现了波斯花园设计的多样性,这些花园在保留公元前 6 世纪居鲁士大帝时代的原则的同时,也不断发展和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波斯花园总是分为四个区域,水在灌溉和装饰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波斯花园的设计象征着伊甸园和琐罗亚斯德教的四大元素:天空、大地、水和植物。这些花园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6 世纪以来的不同时期,还设有建筑、亭台楼阁和墙壁,以及复杂的灌溉系统。它们影响了远至印度和西班牙的园林设计艺术。
耶稣诞生地:伯利恒圣诞教堂和朝圣之路
这处被列入名录的遗产位于耶路撒冷以南 10 公里处,基督教传统自公元 2 世纪以来就认定这里是耶稣的诞生地。公元 339 年,这里首次建成了一座教堂,公元 6 世纪一场大火之后,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建筑,保留了原建筑的精美地板马赛克。该遗址还包括拉丁、希腊东正教、方济各会和亚美尼亚修道院和教堂,以及钟楼、梯田花园和朝圣路线。
罗马帝国的边界 – 多瑙河边界(西段)
它覆盖了整个罗马帝国多瑙河边境的近 600 公里。该遗产是环绕地中海的罗马帝国广阔边境的一部分。多瑙河边界(西段)通过选择代表关键要素的地点(从道路、军团堡垒及其相关定居点到小型堡垒和临时营地)以及这些建筑与当地地形的关系,反映了罗马边境这一部分的特殊性。
哈萨绿洲,不断演变的文化景观
位于阿拉伯半岛东部的阿萨绿洲是一片连续的遗产,包括花园、运河、泉水、水井和排水湖,以及历史建筑、城市结构和考古遗址。它们代表了从新石器时代到现在海湾地区人类持续定居的痕迹,从残存的历史堡垒、清真寺、水井、运河和其他水管理系统中可以看出这一点。这里有 250 万棵椰枣树,是世界上最大的绿洲。阿萨还是一个独特的地理文化景观,是人类与环境互动的杰出典范。
喀山联邦大学天文台
该遗产由2部分组成:一部分位于喀山历史中心,另一部分位于城市西郊的森林地带。喀山市天文台建于1837年,位于喀山联邦大学校园内,有着半圆形的外墙和3座带穹顶的塔楼,楼内放置天文仪器。郊区的恩格尔哈特(Engelhardt)天文台包括天空观测建筑和住宅楼,全部位于一座公园内。天文台保存了完整的天文仪器,如今主要发挥教育功能。
中世纪安纳托利亚的木柱式清真寺
该系列遗产由安纳托利亚的5座清真寺组成,它们建于公元13世纪末到14世纪中期,分别坐落在土耳其现今不同的省份。其结构体系与众不同:砖石砌成的外墙与多排木制内部支柱相结合,后者支撑起木制天花板和屋顶。这些清真寺以结构、建筑配件和内饰制造中运用的娴熟木雕和手工工艺而闻名。
琉球王国的城址及相关遗产
这组遗址和古迹代表了琉球五百年的历史(12-17 世纪)。城堡的废墟位于高耸的遗址上,是那段时期大部分时间的社会结构的证据,而圣地则无声地证明了一种古老的宗教形式在现代的罕见幸存。在那段时期,琉球群岛广泛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催生了一种独特的文化。
小笠原群岛
该遗产包括 30 多个岛屿,分为三组,占地面积 7,939 公顷。这些岛屿拥有各种景观,是众多动物的家园,包括极度濒危的蝙蝠小笠原狐蝠和 195 种濒临灭绝的鸟类。岛上记录了 441 种本土植物,其水域养育着众多鱼类、鲸类和珊瑚。小笠原群岛的生态系统反映了一系列进化过程,其植物物种来自东南亚和西北亚,还有许多特有物种。
波斯商队驿站
商队驿站是为商队、朝圣者和其他旅行者提供住所、食物和水的路边驿站,其分布路线和地点取决于水源、地理条件、安全等因素。组成遗产的56个驿站只是伊朗古代道路上众多商队驿站中的一小部分,但它们是其中最具影响力和价值的代表。这些驿站的分布范围达数千公里,建造时间跨越多个世纪,在建筑风格、对气候条件的适应、建筑材料等方面展现出多元特征。它们共同呈现了伊朗商队驿站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和关系网。
威尔士西北部的板岩景观
威尔士西北部的板岩景观展示了工业板岩采石和采矿对斯诺登山脉和山谷传统乡村环境带来的变革。这片土地从山顶延伸到海岸,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制约因素。土地所有者和资本投资者开展的大规模工业化进程利用了这些机遇和制约因素,并在工业革命 (1780-1914) 期间将农业景观重塑为板岩生产的工业中心。该系列遗产由六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包括残存的采石场和矿山、与板岩工业加工相关的考古遗址、历史定居点(包括生活和遗迹)、历史花园和宏伟的乡间别墅、港口、码头和码头,以及铁路和公路系统,这些都展示了残存的板岩工业景观的功能和社会联系。该遗产不仅对板岩出口具有国际重要意义,而且对 1780 年代至 20 世纪初的技术和熟练工人出口也具有重要意义。它在业界发挥了领导作用,为世界各地的其他板岩采石场树立了典范,为材料、技术和人文价值观的交流提供了一个重要而卓越的典范。
埃尔福特的中世纪犹太遗产
遗产位于图林根自由州首府埃尔福特(Erfurt)的中世纪古城,由3座古建筑组成:旧犹太教堂、浸礼池、石屋。它们展现了中世纪时期(公元11世纪末至14世纪中期)中欧地区犹太社区的生活,及其与基督教多数派的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