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信俗(迎城隍)

陕西
🎧  听景点介绍

“迎城隍”在当地俗称“接爷”,已有600多年历史。迎接队伍由村民自发组成的艺术表演队组成,表演方阵围绕城隍夫妇神轿,秧歌队、舞蹈队、担子队、锣鼓队、社火队一边行进,一边演出,吸引很多观众。

“城隍”即城池之意。“城”指城墙,“隍”则是围城的壕沟,古代称有水环护的城堑为“池”,无水环护的城堑为“隍”,都是起保护城池的作用的。城隍神据传由《周礼腊祭》中八种人间地神之一的“水庸”演化而来(“水”即隍,“庸”即城)。“城隍”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泰卦》中,有“城复于隍”的句子,汉班固《两京赋序》中也有“京师修宫室,浚城隍”。最早见于记载的是建于三国时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的芜湖城隍。城隍作为城池守护神的信仰则是随着道教的兴起而开始流行的。《北齐书慕容俨传》记载:北齐大将慕容俨镇守郢城,南梁大将侯填、任约率军来攻,以水草堵塞长江航道,并以铁链锁住江面,切断了郢城粮草运输和与外界的联络,危急之时,慕容俨听到“城中先有神祠一座,俗号城隍神,公私每有祈祷”,便亲赴祭拜,祈求城隍神保佑郢城。当晚一场暴雨,江水上涨,冲走水草,冲断锁江铁链,城内军民以为城隍显灵,士气大振,一举击败梁军,这一神奇传说的流传,使城隍神逐渐成为民众心目中城池的保护神。

唐代,全国各地普遍建起了城隍庙,城隍神的社会职能也由原本的护城神,逐渐扩大到驱灾除患、扬善惩恶、督官慑民,成为保障人们生命与财产的全能神明。

到了宋代,城隍被列入国家祀典,不少著名历史人物死后被帝王按封建爵位尊祀为城隍,从此也就逐渐有了都城隍、府城隍和县城隍之别,县以下则不设城隍,统一由社神――土地神管理。

按“规定”,县以下是不设城隍的,但“州有州城隍,县有县城隍,户县北有三个游城隍”,这成为��邑区民俗中的一朵奇葩。

西安市��邑区的三个游城隍各有其人:大城隍为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荥阳大战中佯装刘邦诈降而被项羽活活烧死的忠臣名将纪信(传为��邑区大王镇王守村人),由定舟村、卓日村、渭曲坊、三过村等19个村轮祀;二城隍为明代南征北战、英勇殉国的韩城(��邑区甘亭镇韩村人),被牙道村、野口村、孝义坊、东韩村等21个村子迎祭;三城隍为忠于汉室、宁死不屈的周苛(一说为明崇祯年间廉吏――户县知县张宗梦),由皇甫村、六老庵、三旗村等13个村接来送往。据传这三个城隍过去均有圣旨存卷,系明洪武四年(1371)明太祖朱元璋赦封爵位为“都府城隍”。各村按照议定的路线,依次接送,轮流致祭,循环往复。

西安市��邑区城区北的这三个游城隍始于何时已无籍可考,而乡间每年一度的迎送仪式却经久不衰,历时弥盛。因为十几年、二十几年一个周期的“接城隍”活动对于一个村子、一个人来说的确是一件稀罕事,给人留下的印象是不可磨灭的,所以各村届时争奇显能,竞相攀比则是理所当然。每年冬十月报赛(报:告知、传达信息;赛:祭祀酬神之称。报赛即告知传达祭祀酬神的信息),甲村报赛后,乙村于次年正月迎接城隍。

据《重修户县志》记载:“时每扮文武祭官,旗旄导前,骑卒拥后,高牙大纛,金鼓喧天,观者云集,颇极一时之盛”。到解放初期,接城隍之风渐行销迹,1953年二城隍塑像毁于苍游乡振华威村,1956年大城隍塑像毁于大王镇富村,会城隍因之被革除。时隔30多年之后,随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三尊城隍闹户县”的盛况又重新兴起。1988年,渭丰乡真守村重塑大城隍像,1989年,二城隍像在苍游乡牙道村起塑,1990年,涝店镇皇甫村又塑起三城隍金身。从此,“城隍爷”又重新开始在西安市��邑区城北各村“游走”了。

接城隍从会城隍报赛时甲村通知乙村开始,乙村即作迎神准备;成立组织、分工主事、整队练鼓、修车备马、添衣补墙、买菜宰羊……接神之日,列队摆阵,连绵数里,四方乡众、观者如潮。

迎城隍俗称接爷。接爷有非常盛大而隆重的形式和仪式。活动当日很早就开始。接爷的队伍由神职队和古老的民间艺术表演组成。神职队古老庄严――围绕城隍夫妇神轿,武官相护,文官相随,道教乐队前导,掬香诵经队伍相随。神物祭器,神前仪仗一应俱全,气势威严。民间艺术表演有百面锣鼓、梆子舞、夹板舞,芯子社火马社火、武术杂耍和秧歌等。整个队伍旌旗仪仗前导,报马奔驰穿梭,锣鼓震天动地,社火异彩纷呈,绵延数里,成为声势浩大的民间艺术盛典。

2014年,“迎城隍”被公布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国发〔2014〕59号)。(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关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联的京津冀景区

关联的世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