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屯堡文化
安顺屯堡文化系明代从江南随军或经商到滇、黔的军士、商人及其家眷生活方式遗存的一种文化习俗。安顺市位于贵州省中部偏西南。东与省会贵阳市、西与六盘水市和黔西南州、南与黔南州、北与毕节地区分别接壤。安顺市辖西秀、平坝、普定、镇宁、关岭、紫云一区五县(自治县)和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黎阳高新技术工业园区三个县级派出机构,总面积9264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约260万。
自汉代以来,安顺市成为历史上历次移民迁徙的交汇处。古代的苗瑶、氐族、百越、百濮四大族系在这里交汇,形成了最初除夜郎部族之外的贵州土著人。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起,江南、中原一带的汉族军民或“征南”或“填南”大规模移入安顺,在驿道沿线及咽喉要道遍设卫、所、屯、堡,实行军屯、民屯制度,将中原、江南的农耕技术、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带入安顺,并逐渐地与当地少数民族交汇,奠定了今天安顺屯堡文化的基石。历经明、清两代,安顺成为贵州中西部重要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文化中心。境内所辖地西秀区、平坝县、普定县、镇宁县、关岭县、紫云县均系屯堡文化遗存区域,泛称安顺屯堡区。
据史书记载,安顺史书称为古荒服地者。《禹贡说》“梁州江外之南城”;《职方而雅》云:“盖属荆州,春秋时有��柯国,战国时有夜郎国,秦置吏南中,有且兰、夜郎二县;汉开西南,复置夜郎、且兰二县,属牛建为郡”。安顺建府,最早在元代。据《元史・地理志》云:普定路,本普里部,归附后改普定府。明洪武五年(1373年),普定路女总管适尔及弟阿瓮来朝,遂命适尔为知府,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八月,以安顺州隶普定卫。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九月,升安顺州为安顺军民府,领州二(镇宁、永宁)、卫二(普定、安庄),自此,安顺府初成。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安顺及平坝、威清、镇西三卫皆入版图。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置第二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1949年11月18日解放,为安顺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和安顺县人民政府驻地。2000年,撤地设市,新的地级安顺市行政区划正式成立。
屯堡文化源于朱元璋大军征南和随后的调北填南。明朝军队征服南方过后,为了统治南方,命令大军就地屯田驻扎下来,还从中原,湖广和两江地区把一些工匠、平民和犯官等强行迁至今贵州安顺一带居住,随着历史的变迁,这些人在亦兵亦民的过程中繁衍生息,不断吸收当地的先进生产方式,恪守各自世代相承的文化生活习俗,在长期的耕战耕读生活中,创造了自己的地域文明,这种始终以江南文化为主导,不融于其他文化而独立存在于黔中大地,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系统,人们便把它叫做“屯堡文化”。
屯堡村寨平面布局以一条主巷道和多条小巷,将各家各户连成片,形成城堡式的结构,民居沿袭了江南三合院、四合院的特点,由正房、厢房、围墙连成一门一户的庭院,形成了从燕窝式到城堡式连结体式全封闭式的格局。屯堡民居出于军事防御的需要,砌有围墙,整个民居坐落在石头砌成的坚固高耸的围墙内。围墙多为圆形或半圆形,不加装饰,随地势的起伏而筑,围墙修有坚固的寨门。作为屯堡民居的组成要素。所有民房的屋顶都用石板铺盖,由于风化而变为灰白色,屋脊上铺小青瓦,青色的线条把灰白屋面分隔开来,使屋顶呈现出一种黑白分明的层次感。在群体构造上,安顺屯堡民居不像其他少数民族民居那样三家两户地处于山林之间,而是数百家聚居在一个地方,整个村落由围墙围护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经过寨门,一条主街引向深处,通过小巷把各户串联起来。
屯堡民居的构架均为穿斗式木结构,承重和围护分工明确,靠木屋架承重,墙只起围护作用,内部间隔和门窗装修都为木板,但墙和屋顶都很有地方特色,选择了既价廉又坚固的石块砌墙。叠砌时,材料要从大到小使用,并用平砌的方法,运用了悬山式屋顶,使墙体呈现出明显的层次,屋面上的石板衬出轻松之感。
屯堡人服饰用料男性以青、蓝、白布为主,女性则丰富多彩,除青、蓝、白布外,淡红、金黄、深绿、瓦灰等都有。男性以短对襟和大襟长衫为主,对襟短衫从中系扣,扣为布条缝制的布扣,一般为5至7个,前襟下摆有两个明布袋。大襟长衫沿右侧开岔,用布扣,小襟上设暗包,下摆尺寸宽大,长至膝盖以下,腰扎布带。下穿宽腰宽裤脚裤。头戴圆帽或包头帕。脚穿布鞋或细耳草鞋。屯堡人不同于一般汉人服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女的衣着和装扮上。其他汉人妇女(调南填北而来)多宽袍窄袖不加花边,颜色以青、蓝为多。婚前长辫垂臀,婚后挽簪但不打包帕。屯堡妇女则始终保持大袖长袍花边的明清时代遗风。
由于屯堡人始终把儒释道三教作为立身处世的根本,所以屯堡村寨到处建有寺庙,如白旗屯的将军山寺、小屯的狮子山寺、幺堡的兴隆寺、时家屯的石佛寺、雷屯的永丰寺、郑家屯的文峰阁、吕官屯的龙佛寺、东屯的方升寺、五官屯的观音山寺、周官屯的正果寺、詹家屯的培风寺、郭家屯的永峰寺、跳灯场的千峰山寺、宁谷的龙泉寺、杨家桥的云台山寺、金官屯的龙华寺、傅旗屯的关帝庙、本寨的青龙寺、夏官屯的云峰寺、玉官屯的大安寺以及唐官屯、菜官屯、小张官屯、颜旗屯、南山小屯、大屯关的五显庙等,有的村寨还建了二个甚至三个寺庙,如夏官屯就建了云峰寺和粮仓洞(寺)两个庙宇,九溪有青龙寺、龙泉寺、汪公庙三个寺庙,颜旗屯除了五显庙外,还有杨圣庙,云山屯有云鹫山寺和财神庙。此外,每个村寨都建有一个以上的土地庙。庙中供奉神祗,属于儒教的有关羽、岳飞、杨泗、文昌帝君;属于佛教的有释迦牟尼、文舒、普贤、观音等;属于道教的有吕祖、财神、太上老君等。有的寺庙一庙之内同时供奉三教神像,如雷屯永丰寺,前殿供关羽,二进院落中文昌阁供文昌帝君,二殿正殿供如来、观音,后殿供玉皇大帝,是释道儒三教合一的典型庙宇。
在屯堡人的节日活动中,令人瞩目的是春节期间表演的地戏。地戏又叫“跳神”,是屯堡村寨自行组织表演的一种集体娱乐活动,一般一个村寨组织一个或两个演出班子,春节期间在村前寨后、晒坝地头演出。演员们额顶面具、面蒙青纱,背扎靠旗,在高亢的唱腔和锣鼓声中挥动兵器格斗起舞,表演自己喜欢的古代战争故事,充满神秘欢乐的气氛。地戏的表演大都在露天场地进行,无须建高台。在房前屋后、田边地角的空地中央,放一张桌子、两把椅子,旁边插一杆帅字旗即是“舞台”,观众站在四周高处观看。地戏服饰:一般着青、蓝、白、褐土布斜襟长衫、长裤,束青布腰带,穿布鞋,背扎靠旗(与京剧靠旗相类似),系两块绣有多种花边的红、绿(或其他颜色)布片将腰身围裹象征战袍。道具一般使用刀、枪、剑、斧等十八般兵器,除刀枪外,女将左手持手帕,男将则持折扇。不论什么角色,一律面蒙青纱,额顶面具。
安顺一带有二百多个地戏班子,大多数置有成套的面具,多的有一二百面,少的也有六七十面。这些面具主要用白杨木雕成,大小跟人的面目差不多,加上头盔装饰。面具造型分文、武、老、少四大类,根据剧中角色的性格特征,精雕细凿,再以鲜明的色彩而成。老将额上刻粗线条皱纹,配青白棕红各色胡须;女将造型妩媚,凤眼微睁;少将双眼圆瞪,面目英俊。凶将猛将则双眼暴突,鼻翼怒张,龀牙裂嘴,有的还雕出獠牙,显得凶悍无比。着色与京剧脸谱类似,通常以赤红表忠勇,以白垩表奸诈,粉红表文静,黑蓝表刚烈,黄色表老成,青绿表神异怪诞。头盔的雕饰因角色而异,女将头盔饰凤,男将头盔饰龙。整个面具雕工细致繁难而讲求对称,设色精美绚烂而追求匀整,造型夸张,神态逼真,充分展示出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600多年来,屯堡人执着地继承着明清以来儒家忠、孝、仁、义、智、信、礼、勇的价值理念,并表现在他们的生活常态之中;村寨选址渗透着“天人合一”的精神理念,民居既保留着明代江淮一带的大量文化符号,又有着较强的军事防御功能;地戏、花灯、山歌等文娱形式丰富多样,别具特色;“堡子音”、“言旨话”和古风犹存的妇女服饰等族群性标志特征明显。
安顺屯堡文化,有助于人们理解明代军制、政制在地方的实施状况,这对理解屯田制特别是安顺一带当年明军的活动情况、明代以后安顺一带生产发展水平、社会组织结构、社会制度、生活方式、道德习俗、思想禁忌等方面的情况则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同样,屯堡的社会风俗习惯保留着诸多江淮文化、中原文化的特质,如建筑、方言、服饰、戏剧、信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这对于我们理解屯堡人族群及其屯堡文化提供了历史的视角。
安顺屯堡文化深含着汉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木雕、石雕、砖雕和纸扎艺术等作品,不仅承载了深厚的文化符号内涵,而且体现了他们对美的热爱与追求,是屯堡人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原生态地反映了屯堡人的族群身份和特色,体现出屯堡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发展踪迹,在强调多元文化共存的今天,更显示出鲜明的文化价值。
安顺屯堡文化是一个以群体文化传承的文化空间。屯堡人的语言经过数百年变迁未被周围的语言同化;屯堡妇女的装束沿袭了明清江南汉族服饰的特征;屯堡食品易于长久储存和收藏,体现了便于长期征战给养的特征;屯堡人的宗教信仰与中国汉民族的多神信仰一脉相承;屯堡人的花灯曲调还带有江南小曲的韵味;屯堡人的地戏原始粗犷,对战争的表现栩栩如生,被誉为“戏剧活化石”;屯堡人以石木为主营造的既高雅美观又具独特防御性的民居建筑构成安顺所特有的地方民居风格。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生活日趋富裕,飞速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使得屯堡人对现代生活的希冀剥离了他们原生态的生活状态,传承了数百年的屯堡文化受到了空前的冲击。(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