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招龙
苗族招龙是雷山县苗族群众的传统民俗活动,主要分布在雷山县的各苗族村寨。大型的招龙活动主要是在西江、雀鸟、郎德、控拜、龙塘等地。雷山县地处黔东南州境内,全县总面积1218平方公里,全县人口约15万,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3.6%。县境内生态环境优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森林植被保护完好,雷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就在县境。雷山苗族民族风情浓郁,传统文化绚丽多彩,其中巫文化在苗族中扮演重要的文化角色,招龙就是巫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苗族的招龙活动源于苗族的“万物有灵”的原始崇拜观念,苗族认为他们生活物质离不开自然山川,苗族人民的生活资料都是无私的大地赐予的,这样,苗族人民自然联想到这种恩惠必然有一个与人一样有思想的神灵才能给予,于是产生土地龙神的崇拜。每当遇到寨子人丁不旺、六畜不安、生产收成有欠,认为这是山脉土地龙神不在或不安的原因,必须“招龙”,即把龙神招回到原本的山川土地中,才能五谷丰登,人畜兴旺。这是苗族对土地山川崇拜的原始宗教的心理体现。
招龙的内容较多,有招水龙的、有招山龙的,也有招水龙和山龙合二为一的,有村社招的,也有个体为坟山、屋基而招的,村社招龙是整个寨子各处龙脉都要去招,个人坟山、屋基只是与之相关的一条龙脉,村社招龙整个寨子的村民都参与相关的祭祀活动和庆祝活动,而单家的招龙只是一家的祭祀活动。不论村寨或单家招龙都要请巫师做祭祀活动和念巫词,活动方式是从山上或河滩牵牲和插彩旗或小纸人回寨或回家,村寨招龙村民有栽树的习俗。大型招龙活动一般12年举行一次,有的寨子三至五年也根据情况举行,个别家一般是几年做一次招龙。村寨招龙的祭物有水牯牛、猪、鸡、鹅、鸭、蛋、鞭炮、香纸、糯米饭等,村寨招龙的庆贺物是铜鼓、芦笙。个体招龙的祭物为猪、鹅、鸭、蛋、鞭炮、香纸、糯米饭等。
村寨招龙,招龙神之前必须先祭该山脉主峰的山神和土地神,祭物为一只公鸡、猪肉、豆腐、两把蜡烛、香纸,时间是凌辰2-3点,首先由巫师念祭祠,祭词从开天劈地开始,到人与鬼神的形成,然后将全寨的愿望,请求山神帮助实现,用时1-2个小时,念完祭神词,杀一只公鸡用生血祭,煮熟后用鸡头、鸡肝、鸡肉来祭。然后又往村寨各路口桥头祭祀土地神。
招水龙是由祭师和鼓藏头带1只公鸭、3对鲤鱼,12个小纸人,12柱香、12张香纸,两个鸭蛋以及酒、米和糯米饭到寨脚河水深潭去引龙,用麻线拴住鸭鼻,将一对鲤鱼和鸭子放入水中,在潭边插上小纸人,然后烧香化纸,以酒、糯米饭、蛋祭之,祭师念巫词叫龙神随鸭去寨中保护人丁兴旺。鼓藏头拉回鸭子,捧上一把河沙,挑着剩下的一对鲤鱼,跟在祭师后面,回到寨上后,把沙子撒入井里和池塘里,鸭子和鲤鱼放入塘中,烧香化纸,以酒、糯米饭、蛋、鱼祭之,算是水龙已招到寨中。招山龙则是到周围寨子山头之的龙脉主峰开始喊龙由祭师牵鸭,由鼓藏头或由一位三代同堂,男女双全的男性一路敲鼓喊龙,另外几个随同男性每过一个山头,插一张冥纸和若干小纸人,以蛋、鱼、糯米饭祭之,并取回一些泥土,培于寨头祭龙坪之祭凳两竹子的根部,即为招山龙神下山来到寨上。
祭祀龙神时,将水牯牛或猪拉到祭龙坪当场宰杀。祭祀用鼓藏头家备好的甜酒、糯米饭、蛋、鱼。祭品备齐,全寨人肃穆于祭龙坪,鼓藏头将祭品按全宗族或全村的户数分成小份,并将其中12份摆入祭坛。12位德高望重、身着长袍的男姓老人虔诚地来到坛前,祭师庄重地念祭词之后,鼓藏头烧香化纸,将12份祭品一一献于地上,让龙神享用。12位老人也各取一点祭品象征性地陪着龙神吃,然后各户到祭坛领取自己的一份祭品以及几张香纸和几个小纸人,到祭坛前领取祭品的人都要要吃一点小鱼虾稀饭和喝一口米酒,意思是子孙繁衍如鱼似虾。香纸和小纸人数量是按招龙进行的天数发的,招几天龙就发几柱香,几张香纸和几个小纸人。之后,祭师将米粒抛向大家。这时人们特别是已婚妇女个个撩起衣襟“接福接财”。之后,祭师、鼓藏头和12位老人及其他人引鼓入场。祭师烧香化纸,用供品祭鼓场后,12位老人及鼓藏头家儿媳及姑娘首先入鼓场踩鼓,然后全寨进行踩鼓娱神活动。集中祭祀活动结束后,带着祭品以及香纸和小纸人回家时,各家各户都以爆竹迎接,把小纸人贴在堂屋的壁上,象征龙神已被请到家。
一般而言,村寨祭龙活动时,每户自觉到护寨树的周围种上一棵风景树。个别人家招龙又分坟山招龙和屋基招龙,坟山招龙主要在死者安埋后的前三年的清明节以及往后的某一年家里人丁、六畜,五谷有败之年的后一年清明节,由巫师用白公鸡,念巫词祭山神招山龙,招屋基山龙也是在家里人丁六畜不安,五谷欠收的情况下,在自己的屋基的背后,直接用公鸡,念巫词、剪小纸人、供香纸来祭神招龙。
招龙的传承主要以一个支系或居住一个地方的宗族世代相传,一般以鼓藏头或有威望的寨老来召号进行,请巫师来主持。如:在西江羊排村,其辈数已有几十代,由于是口传,而无文字记载,现西江鼓藏头唐守成(苗名“五发”),只回忆出以下几代人:……基当→宝基→道宝→泽道→发泽→五发。而招龙活动自从到西江以后,代代传承至今;在方祥雀鸟村,雀鸟村一般几年进行一次招龙,雀鸟自有人居住至今已有13代人。寨老“向往你”的子父连名谱系为:→少交你→雕金少→交离雕→这你交→腊这你→略腊这→你略膳→往你略→向往你→里向往→腊里向;郎德也利村,也利村也是几年进行一次招龙,寨老福然的子父连名代数为:猴簿→耶猴→相耶→你相→保你→勇保→九勇→然九→福然→往福。
苗族把“龙”、把“神”赋予大自然,赋予看得见、摸得着的山川大地,是依靠自然、敬畏自然的民族心理,是尊重自然与协调自然的民族心理体现。苗族招龙从祭物用雄性以及置于年初和祭祖节来看,在母系氏族社会它已经产生了,充分挖掘和开发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自信心,丰富中国的龙文化内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苗族招龙活动过去村村寨寨都举行,现在只有部分村寨进行,有的寨子不举行了,招龙活动也正在失传,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破四旧”和“文革 ”期间,把它列入牛鬼蛇神、封建迷信加以批判和铲除,使这种活动曾经一度消失。二是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左右苗族的人丁、六畜、农业生产的发展因素,不仅是自然因素,还有社会因素、科技因素,所谓被神化了的龙逐渐在人们的头脑中消失,招龙活动也就成为没有必要了。(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