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过年节

贵州
🎧  听景点介绍

“过赶年”是印江土家族传统文化中的典型代表,它既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也是一个纪念抗倭战争历史的节日。印江土家族人为亲人壮行而提前过年的习俗称为“族年”,亦称“过赶年”。印江土家族“过赶年”主要流传于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17个乡镇。以印江以永义乡团龙村、木黄镇新民革底村和板溪镇上洞村为代表的土家族村寨的赶年习俗较为完整。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铜仁市西部,面积1969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43万人,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0.5%。境内山势连绵,冲沟遍布,溪流纵横,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在历史长河中,印江土家族人民和其他民族一道繁衍生息在这块热土上,不仅孕育了许多难解的神秘与玄奥,还创造了许多灿烂的文化遗产。

关于“过赶年”的起源,各地土家族说法不一,但都与战争密切相关。在印江,土家族过赶年源于元末明初的抗倭战争,形成习俗于明嘉靖年间。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倭寇成患。朱元璋下令在浙江沿海修筑城堡59座备防倭寇。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倭寇大规模骚扰江苏、浙江和福建一带地方,肆意烧杀,抢劫财物,引起人们强烈义愤,各地人民纷纷起来反抗。隶属黔中郡的印江土司官,在招募土兵中,遵照朝廷旨意实行“三丁抽一,五丁抽二”,并加强训练,供湖广总兵俞大猷征调。印江土兵,常游猎于崇山峻岭,渔牧在江河湖泊,练就了一副好身板,骁勇非常,在抗倭名将俞大猷的率领下,沉重打击了倭寇的嚣张气焰。在抗倭战争的岁月里,抽调抗倭的印江土兵多为狩猎,剽悍骁勇,在湖广总兵俞大猷严密的训练下,惯熟阵法,练会了“钩镰枪**之技”,使善于“短兵相接”的倭寇难以对付。同时,又经抗倭名将谭纶、戚继光的综合训练,掌握了“鸳鸯阵法”,在卫国戍边战斗中,奋勇当先,英勇杀敌,不惜流血牺牲,屡建战功,谱写了光辉的一页。当时因****紧急,调令要求土兵必须在农历腊月底登程赶赴前线,土家人为了能过团圆年,便纷纷提前过年(农历月大二十九日,月小二十八日)祭祖祭神,为出征的亲人壮行。年复一年,约定俗成,土家族人为亲人壮行而提前过年的习俗称为“族年”。随着土家族民族的认同,逐渐形成土家族的民族节日,并以追忆在抗倭战争中牺牲的兵烈壮士,举行一系列的敬祭活动。到清代,“族年”习俗极为普遍。因为土家族的“族年”总比其他民族“过年”提前一天,故尔又称为“过赶年。”

“过赶年”是在每年农历腊月二十左右,土家族人便以户为单位,开始进入过年阶段。到腊月二十八日(月大二十九日),家家户户便以一套较为固定过年方式,以一种独特的祭祀程序和表达方式,祭祀神灵、祖先,追念曾在抗倭战争中浴血奋战的土家族祖先和英烈。节日前,各家各户杀猎宰羊,烘腊肉、炕香肠、酿米酒、磨豆腐、打糍粑、扫扬尘、贴红对联,并将绳索、刀矛、铧口、钉耙、锄头、木杆秤等农用具收藏在隐蔽处,以避凶险。过年这天,主人半夜起来,不点灯,静悄悄的烧菜煮饭,其内容极为丰富,有“避鼎”、“合菜”、“吃坨坨肉”等。“避鼎”,即用鼎罐煮饭,称为“避鼎”,意为自家的鼎罐饭外族人不得争食,因为“鼎”是权柄和神器,兼有宗教和政治的双重意义。“合菜”即将各种各样的菜扭成节节煮在一锅,称为“合菜”,意为扭成一股绳;“吃坨坨肉”即事先将肉切成坨坨,深夜放锅里煮熟,再放入豆腐用锅铲插成坨坨,称为“吃坨坨肉”,一是意为出征后常打胜仗,二是意为出征时间紧迫,来不及分炒;待菜饭熟后将熟食盛于大沙钵或木盆内,放在小桌上,摆上烧酒等食物进行祭祀。整个祭祀过程由一家的长者来完成。一、用松枝、梅花插在饭上,再将装有竹筷的篮子放在旁边,意为藏身于万木丛林中,观察敌情,若****紧急,用箭(竹筷为箭)射之。二、手执掏火棍,并用吹火筒在房前屋后“呼呼”吹之,称为“吹风”,意为吹号角,召集兵马集合,掏火棍表示铁叉。三、四门紧闲,祭祖开始,长者从香龛上取下备好的袱纸、长钱纸、散钱纸、香、烛,口中念念有词,三揖九叩,焚香化钱,鸣磬请祖宗神灵尝食,祈求祖先暗中护佑。接着祭山神、猎神、土地神,默祭藤精、树精、古木妖精,祭山神、猎神、土地神,意为行军途中避开各种神异的怪物,凶神恶煞,顺利到达目的地。长者另举纸钱祭祀在抗倭战争中牺牲的英烈,默告兵烈壮士,此为“追士”或“追志”,意为踏着烈士的血迹,冲锋陷阵,英勇杀敌,胜利归来,阴阳共庆。再将各种熟食挟一点在葫芦瓢里,用钱纸盖住葫芦瓢口,打开大门,端出屋外,绕房前屋后转一圈,称为“摸营”,意为已摸清敌情。然后,到十字路口(两条道路交叉处)燃香烧纸,默祭韩淋会,再将葫芦瓢中熟食撒在地上,此为“回五阴”,称“泼粮浆”,意为向士兵发粮饷,即刻出征。并将稻谷、苞谷、麦子、黄豆等撒在房前屋后,称为“发马料”,意为给阴兵阴马发粮饷,要借助阴间兵马的力量打胜仗。祭毕,再关上大门,揭去松枝、梅花,全家人围在火坑旁吃年饭,用手抓食,狼吞虎咽;此为“争食”。意为“宿营”,养足精神,等待出征命令。

“过赶年”是土家族人民在长期的传承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习俗。在印江,其它民族过年都在除夕之日,唯土家族过年在除夕的头一天,即月大二十九日,月小二十八日过。直至今天,在印江,同族同姓或同族异姓聚居的土家村寨,以村寨为单位世代相承。过赶年”成了土家族身份的象征。同时,“过赶年”以追忆土家族先民和抗倭英烈为主体,以《辞行歌》为基调,参进土家的摆手舞、花灯、龙灯、民歌等文化艺术元素,将历史的痕迹与民俗风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多姿多彩的土家族风情画卷。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文明的进步,土家族过赶年的形式有所改变,对传统的禁忌、祭祀有所淡化,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传统节日文化将面临着传承危机。(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关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联的京津冀景区

关联的世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