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山歌
福建
🎧 听景点介绍
德化山歌流传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唐至五代已经广泛传播,随着中原人口的南迁,鼓乐和古曲的不断传入,德化山歌也不断发展。据县志记载:晚唐归德场(今德化县建县时的前身)场长颜仁郁“有诗百篇,传于民间”,民间美称其为“颜长官诗”,颜仁郁所作诗歌反映农家、朱门、城市、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和封建社会的现实,长期以来在民间广为传诵。明代德化农村戏曲班兴起,至清代以来有木偶戏、高甲戏、布袋戏、舞狮、舞龙等;而到民国时期,随着新文化的传播和普及,民众俱乐部、歌唱队应运而生,为山歌的传播创造了良好条件。
德化山歌反映乡村劳动人民在山间野外劳动时抒发自身内心的思想感情,富有当地特有的韵味,山歌用当地方言即兴演唱,旋律以五声调式为主,歌声委婉动听,歌词押韵。德化山歌的种类有情歌、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生活歌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不断追求,现在的山歌内容有歌颂党、宣传计生政策与优生优育。传承者不仅创作了许多词曲,还组织了山歌编唱队。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在南埕、水口等地的老百姓自编迎客山歌、漂流山歌等旅游歌曲,内容还涉及到宣传建设平安乡镇、和谐社会。
德化山歌集文学与音乐为一体,较好地结合了文学性和音乐韵味、融合有民间故事的传唱艺术,具有语言精炼,章法段落分明的特点,运用比兴、借喻、讥讽、双关、谐音等多种修辞手法,富有浓郁的诗意和美感。其表演形象、生动、亲切、自然、朴实又独具特色,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