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社就是祭祀土地神、祈求丰收的一种仪式。
做社风俗起源于土地崇拜。该仪式世代沿袭,自夏朝起至今已有三千余年历史。这一仪式体现了民众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是百姓的心灵寄托。做社分春社和秋社两种。春社起自夏代,于每年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举行(清明前),春播在即,祈求丰收;秋社始于汉代,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举行,收获已毕,祭神报谢。
平湖农业发达,历来有祭祀社神的习俗。每年春、秋两季,为了向-祈求田蚕丰收、六畜兴旺、人口平安,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文革”期间做社一度停止。20世纪80年代后,做社之风又起。
结社的方法基本以自然村宅为单位,自由结社,由村中某一户发起,同村的若干户村民自愿参加,少则七八户、十四五户,多则三四十户、六七十户均可,结成一个社。这种称为“社”的民间社团组织形式一旦形成往往相对稳定,参与者轮流当社主。
做社的地点一般在社主家中的厅堂里。做社一次,大约要一天一夜。做社当日,太保先生在上午十时到达社主家中,午饭后仪式正式开始。有以下环节:
前往本庙祭拜。旧时每村皆有本庙,供奉当地的民间保护神,俗称“本庙菩萨”。做社时,太保先生带领社主、社客敲锣打鼓,前往本庙祭拜,向本庙菩萨禀告此次请神大事,求得许可。
安放筵席,排列神码。祭拜的同时,留守家中的人手将神案布置妥当;太保先生从本庙返回后,亲自折叠神码,将神码一一安放到规定的位置。
请神。下午三时左右,社主及社客皆手持清香,面向神案跪拜,由太保先生唱诵《请神》。请神的目的在于祈请三界符官使者出发,去往上、中、下三界,请各路-前来赴宴。
接神。休息片刻后,仍旧摆好供礼,点燃香烛,开始接神。太保先生向神案上斟酒,表示-已陆续赴宴,并代表主人向-敬酒,同时开唱《接神》歌。
唱社书。接神仪式后,在神案的边侧设书桌一张,桌上放一壶茶,由太保先生当众唱书,娱神娱人。
送神。安排在次日清晨,一般以早晨河水来潮作为送神的时间。太保先生唱《送神》歌,焚烧纸锭。
送神毕,将所祈奉的三十六个神码从神案上取下,放在大门外焚烧。平湖徐埭一带送神时还要焚烧稻草扎成的龙舟。
平湖做社风俗反映了当地人民的传统习惯、宗教信仰和社会生活景象。该仪式的缘起反映出先民对土地的崇拜,仪式中所唱的太保书则有浓厚的道教色彩,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在当代,做社进一步成为广大农民交流农技知识和各种信息的平台。
做社被列入第二批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信息来源:嘉兴图书馆
信息来源:嘉兴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