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丰香钹
“南丰香钹”是《中国戏剧曲艺词典》中编选的江西曲种条目之一。原释义由刘之凡执笔撰写。赣东南丰民间流传的香钹,是解放后挖掘整理,重新编演的曲种。这一说唱艺术,来源于“军山进香”祭汜活动中的“谒仙”(又称唱仙)。军山,位于南丰西陲,与宜黄交界,由军山大帝“汉长沙王吴芮伐南越驻军于山”(见清同治《南丰县志》)而得名。上建“三仙祖师”庙宅,“每秋至则拜谒者,竖旌幢,鸣金鼓,长歌互答,晓夜不绝,多至自千里外”(见《琴城稗记》)。这种庙会时,拜山朝庙者成群结伴,手托香托,口唱赞歌,逢镇过市,踏歌而行,所谓“谒仙”(也叫做“唱仙”)。
“谒仙”由一人领唱头(前)句,余者随声附和,伴之以铜钹“叮、且”之声,藉以和谐声调,整齐步履。民间艺人借鉴“谒仙”形式而创新出独具一格的曲艺,便取名为香钹。其艺术造诣之深,实令人赞叹不已。香钹作为一种曲艺,白形成以来,大致有三个发展阶段:
(一)初期是单口表演,只限于在逢年过节(或大户人家婚寿喜庆)时,艺人手持铜钹,走村过堡挨门挨户念上几句如“香钹进屋,长财发福”;“手拿香钹圆又圆,贺喜东家买良田,上买良田到广昌,下买良田过建昌”(现南城县,原为府治所)之类的彩词。那时是光说不唱的;
(二)中期,为适应经常性演出和扩大听众面的需要,香钹除保留原有的彩词外,有的便由光说不唱改为以唱时调小曲为主,击钹伴奏,形式上演变成为无伴奏的走唱。
(三)自从一些闲散的戏剧艺人加入香钹队伍,便将一些如《梅鹊报春》的民间传说和《彭祖上寿》之类的戏文改为说唱,用扬琴、二胡伴奏,表演形式由走唱改为坐唱。最后经过整理又借用了地方戏剧中的《下南京》等唱腔,改作唱曲;同时,揉合了南丰《和合》的鼓、钹敲击技艺,伴奏也增加了两面不同形音的皮鼓、笛、三弦等,以丰富钹的表现力。唱时,鼓钹作前奏,先唱四句开场词,再说唱正曲,最后添上一段尾声结束。其中首尾有固定的唱词,中段正曲依题而异,并插入衬词,衬句,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格式。唱时一人主唱,三四人附和,从而使后期的香钹构架更为完整。
唱香钹又叫“打香钹”,因为初加入伴奏乐器时用的是扬琴,和原有的钹都是轻敲细打,故有此称。用黄铜铸制,直径约3市寸的钹,在全曲演唱中占有突出的主导地位和特殊作用,由主唱人执掌,指挥快慢,渲染情绪,加强气氛。曲调舒展明快,中段音乐和唱腔,稍趋缓慢平稳,适于叙事。数板时以钹沿轻击,代板敲打节奏,结尾是第一部分的再现,全曲宜用在表现赞扬,喜庆欢快的情绪。
打(唱)香钹不论唱什么内容,任何曲目总是开头先以“手拿香钹敲起来,敲得百花满园开(攻为敲得红花遍地开),花开长流水(改为花开春常在),荷花斗水开(改为百花向阳开)”四句,艺人们称作“书帽”或“曲头”、“曲帽”。第二段是包括叙事、描景、抒情的情节完整的“身子”,又叫作“曲心”。结尾唱词是重复“曲头”,名为“收场”,也称“曲尾”或“收桩”。全曲唱词中以“荷花斗水开(百花向阳开)”作为衬句,用“呀”、“�健薄�“嘞”、“呃”、“个”、“��喂”为衬词,藉以补助语气。演唱时的吐字发音是模效南丰地方戏曲的方法,使唱腔与语言紧密相联,保存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自六十年代起,南丰香钹陆续创编的《贫下中农心向党》、《喜迎知识青年回乡来》、《毛主席带兵进康都》、《当年红军回康都》等一批新节目,参加省地文艺汇演,均获奖励和好评。(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