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主题景区
扎莫希奇古城
扎莫希奇由大臣扬·扎莫伊斯基于 16 世纪在连接西欧和北欧与黑海的贸易路线上建立。扎莫希奇以意大利的“理想城市”理论为蓝本,由帕多瓦本地建筑师贝尔南多·莫兰多建造,是 16 世纪晚期文艺复兴城镇的完美典范。它保留了原有的布局和防御工事,以及大量融合了意大利和中欧建筑传统的建筑。
塔卡利克·阿巴赫国家考古公园
塔卡利克·阿巴赫(Tak’alik Ab’aj)考古遗址位于危地马拉的太平洋海岸。它有着1700年的历史,见证了奥尔梅克文明向早期玛雅文明的演变。塔卡利克·阿巴赫在这一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部分归因于它扼守一条长途贸易路线,连接起现今的墨西哥特万特佩克地峡和萨尔瓦多。各地的思想和风俗沿着这条路线广泛交融。遗址内的圣所和建筑根据宇宙学原理分布,这里还有创新的水务系统、陶器和宝石艺术。如今,不同族群的土著居民仍将该遗址视为圣地,并在此开展仪式活动。
阿勒颇古城
阿勒颇位于公元前 2 千年以来多条贸易路线的交汇处,先后被赫梯人、亚述人、阿拉伯人、蒙古人、马穆鲁克人和奥斯曼人统治。13 世纪的城堡、12 世纪的大清真寺和各种 17 世纪的宗教学校、宫殿、商队旅馆和土耳其浴室都构成了这座城市凝聚力强、独特的城市结构的一部分,但现在正受到人口过剩的威胁。
克夫拉达·德·乌马瓦卡
乌马瓦卡河谷是印加文化的主要路线,它沿着格兰德河壮观的河谷而行,从安第斯山脉高地寒冷的沙漠高原的源头,到与利昂河的交汇处,全长约 150 公里。南部。山谷有大量证据表明,在过去 10,000 年里,它曾是一条主要的贸易路线。它具有史前狩猎采集者社区、印加帝国(15 至 16 世纪)和争取独立的斗争的明显痕迹。 19 世纪和 20 世纪。
希伯伦/哈利勒旧城
在 1250 年至 1517 年的马穆鲁克时期,当地石灰石的使用影响了希伯伦/哈利勒老城的建设。该镇的景点中心是易卜拉欣清真寺/族长墓地,其建筑位于一座建于公元 1 世纪的院落内,以保护族长亚伯拉罕/易卜拉欣及其家人的墓地。这个地方成为三大一神教的朝圣之地: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该镇位于商队往返于巴勒斯坦南部、西奈、约旦东部和阿拉伯半岛北部之间的贸易路线的十字路口。虽然随后的奥斯曼帝国时期(1517-1917 年)标志着该镇向周边地区扩张,并带来了大量建筑增建,特别是提高房屋的屋顶高度以建造更多上层建筑,但该镇的整体马穆鲁克形态仍然保留着其区域等级制度,以种族、宗教或职业群体为基础的街区,以及按照树形系统排列房间群的房屋。
赤土之乡的皇家之路
Camino Real de Tierra Adentro 是皇家内陆之路,也被称为银色之路。列入名录的遗产包括 55 个遗址和 5 个现有的世界遗产,位于这条 2600 公里路线的 1400 公里路段上,从墨西哥城向北延伸至美国德克萨斯州和新墨西哥州。从 16 世纪中叶到 19 世纪,这条路线被积极用作贸易路线长达 300 年,主要用于运输从萨卡特卡斯、瓜纳华托和圣路易斯波多西矿山开采的银矿,以及从欧洲进口的汞。尽管这条路线的推动和巩固源于采矿业,但它也促进了社会、文化和宗教联系的建立,尤其是西班牙文化和美洲印第安文化之间的联系。
诺夫哥罗德及其周边地区的历史古迹
诺夫哥罗德位于中亚和北欧之间的古代贸易路线上,是 9 世纪俄罗斯的第一个首都。诺夫哥罗德周围环绕着教堂和修道院,是东正教精神和俄罗斯建筑的中心。它的中世纪古迹和 14 世纪的希腊人塞奥法内斯(安德烈·鲁布廖夫的老师)的壁画展示了其卓越的建筑和文化创造力的发展。
萨夫兰博卢市
从 13 世纪到 20 世纪初铁路出现,萨夫兰博卢一直是东西方主要贸易路线上的重要商队站。老清真寺、老浴场和苏莱曼帕夏学院建于 1322 年。在 17 世纪的鼎盛时期,萨夫兰博卢的建筑影响了奥斯曼帝国大部分地区的城市发展。
石见银山及其文化景观
石见银山位于本州岛西南部,是一座群山环绕的山峰,海拔高达 600 米,山间遍布深邃的河谷,山上有大型矿山、冶炼和精炼遗址以及 16 世纪至 17 世纪的采矿定居点的考古遗迹。和 20 世纪。该遗址还展示了用于将银矿石运往海岸的路线,以及从那里将银矿石运往韩国和中国的港口城镇。这些矿山对 16 世纪日本和东南亚的整体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17 世纪,日本开始大规模生产银和金。矿区现在森林茂密。遗址内有堡垒、神社、通往海岸的街道运输路线的部分,以及三个港口城镇,即友浦、冲泊和汤之津,矿石的发运地。
法乌考古区文化景观
法乌(al-Faw)古城坐落于阿拉伯半岛古代贸易路线的战略要冲,在公元5世纪左右突遭遗弃。目前发现的近1.2万处考古遗迹涵盖史前时代至前伊斯兰时代后期,见证了3个族群先后在此居住的痕迹,以及他们对不断变化环境条件的适应过程。考古遗迹包括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早期人类工具、锥形结构、石堆和圆形建筑、哈希姆·卡里亚(Khashm Qaryah)圣山、石刻、山谷中的土冢和石冢、堡垒/商队驿站、绿洲和古老的水务系统,以及法乌古城遗址。
勒罗斯矿业小镇及其周边地区
勒罗斯矿业小镇及周边地区与铜矿有关,铜矿始建于 17 世纪,开采了 333 年,直至 1977 年才停产。该遗址包括小镇及其工业乡村文化景观、冶炼厂 Femundshytta 及其相关区域以及冬季运输路线。1679 年,勒罗斯被瑞典军队摧毁,之后经过全面重建,目前约有 2000 栋一、两层木制房屋和一座冶炼厂。许多建筑都保留了黑色木质外墙,使小镇呈现出中世纪的外观。该遗址周围是缓冲区,与丹麦-挪威王室 (1646) 授予采矿企业的特权区(周边)相吻合,展现了在偏远、气候恶劣的地区建立和繁荣的以铜矿开采为基础的持久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