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主题景区

根据您选择的标签主题,文化交互引擎通过AI分类推荐系统为您智能推荐您可能感兴趣的景区
甄泽观

  沙河甄泽观位于河北省沙河市赵泗水村,历代均有修葺与增建,至明代已成为一座规模宏大的道教宫观。每年的三月初一、九月初七、九月二十四庙会远近闻名,观内香烟缭绕,人来人往,观外车水马龙,商贩云集,门庭若市。现为沙河市道教活动场所之一。甄泽观始建于唐代开元李隆基年间(公元713——715年),距今已有一千二百余年。在宋徽宗年间进行过一次大规模扩建,以及后来的三次大的修缮,到民国初年已初具规模。观内古柏参天,大殿宏伟壮观,碑刻入林。常住道士多名,香客络绎不绝。后因社会横扫运动,观内古建筑群、几乎毁之殆尽。

泊头清真寺

  泊头清真寺占地面积11200平方米,房屋近200间,建筑面积2919.78平方米。泊头清真寺是泊头回族穆斯林群众正常的民族宗教活动主要场所,也是泊头市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尤其是2004年电视剧《民族英雄马本斋》在泊头清真寺开拍以来,再现了马本斋烈士少年时期在泊头清真寺的成长经历,也再现了马本斋将这里作为主要根据地的战斗历程。   泊头清真寺坐西朝东,正门门楼阔三间,高十米,单檐歇山,古棚出厦,琉璃瓦顶,朱门铜饰,门媚楷书“化肇无极”,“清真寺”黑地金字悬于上方。另两侧各有便门一个,继之青砖布瓦,雕花围墙,门脸建筑颇有气势。   泊头清真寺位于泊头市区清真街南端,北距沧州市40公里,京沪高速公路出”南皮”口西行5公里。始建于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明嘉靖(1521年 -1567年)、万历年间(1572年-1620年)重修,特别是在崇祯年间进行了扩建,清嘉庆、咸丰、光绪及民国均有不同程度的修缮。据传,明朝末年,崇祯皇帝为修缮金銮殿,从南方伐来大批大料经运河北上,船经泊头冯家口时,李自成已率农民起义军攻下北京城。当时,泊头在朝的回族官员御史石三畏、礼部沿书余继登,用这批木料修缮了清真寺。

万宁桥

万宁桥位于地安门外大街中部、什刹海东岸,跨越玉河水道,其位置自元代至今未有变化。万宁桥为单拱石桥,由桥体、燕翅、镇水兽、澄清上闸构成。桥面两侧各设16根望柱,高1.6米。望柱下部为四方石柱,上部为石榴形柱头。望柱之间为石栏板。河岸为石砌驳岸,驳岸上设镇水兽,为龙之九子趴蝮,有镇压水位的寓意。万宁桥自元代始建起一直承担着南北交通的重要功能,是北京中轴线与大运河玉河段的交汇点,是玉河水系进入什刹海的重要门户,也是联系城市南北交通的重要桥梁。元至元年间(1264-1294年)在积水潭(今什刹海)东岸建万宁桥,初为木质,后改为石质,并在桥西设澄清闸以调节水位供船只通行。1924年,将万宁桥桥面纵向坡度降低。1952年,万宁桥主体被埋在地下。2000年,结合玉河考古发掘、护岸恢复和河道清淤等工程,对万宁桥桥身和石砌驳岸进行修缮。至今,万宁桥仍是北京中轴线上重要的南北向交通要道。

天安门

天安门是明清两代皇城正门,为进出宫城的前导性礼仪建筑序列与朝堂空间的组成部分,反映了对《考工记》所载“面朝后市”的理想都城规划范式的秉承。天安门也是明清时期颁布诏令及现代举行重大国事活动的场所,是国家礼仪的载体,见证了两千余年王朝统治的终结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天安门处于北京中轴线上,端门以南,南面被外金水河环抱,面朝天安门广场,其城台与皇城墙相连,共同构成皇城的南边界。天安门以城楼为主体建筑,城楼南、北两侧以北京中轴线左右对称建有外金水桥及石狮子华表等。天安门坐北朝南,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城台下设券门五,左右对称券门尺寸自中央向两侧逐次减少。城楼建于汉白玉须弥座台基上,四周有汉白玉栏杆,面阔九间,进深五间,以体现“九五之制”,重檐歇山顶,覆黄琉璃瓦。天安门为明清皇城正门,普通民众不得入内。天安门还承担着重要的礼仪功能,是金凤颁诏、金殿传胪等仪式活动的举办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天安门举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至今,天安门仍是举行重大国家庆典活动的场所。天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经历过数次修缮。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此进行。天安门城楼于1988年后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