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主题景区

根据您选择的标签主题,文化交互引擎通过AI分类推荐系统为您智能推荐您可能感兴趣的景区
伏羲台

  伏羲台,新石器时期古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新乐市长寿街道办事处何家庄村东部,总占地面积151875平方米。石家庄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教育基地。   伏羲台由上下三层台罗叠而成,台高9.3米,第三层台呈不等边八角形,名八卦台。其主体建筑自南向北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有山门、六佐殿、龙师殿、寝宫,中轴线两侧有华胥庙、钟鼓二亭,主体建筑龙师殿、寝宫、六佐殿始建于商周。台上有历代石碑刻、槐抱椿、槐抱槐、阴阳柏等景观。   新乐自古就有“羲皇圣里”之称。伏羲台(俗称人祖庙),是三皇之首伏羲氏寓此繁衍生息,发展壮大之地,伏羲氏在此创建了泽被万世的丰功伟绩,他的功绩对后世影响深远,被尊为“人文始祖”,华夏文明从这里走出!

万宁桥

万宁桥位于地安门外大街中部、什刹海东岸,跨越玉河水道,其位置自元代至今未有变化。万宁桥为单拱石桥,由桥体、燕翅、镇水兽、澄清上闸构成。桥面两侧各设16根望柱,高1.6米。望柱下部为四方石柱,上部为石榴形柱头。望柱之间为石栏板。河岸为石砌驳岸,驳岸上设镇水兽,为龙之九子趴蝮,有镇压水位的寓意。万宁桥自元代始建起一直承担着南北交通的重要功能,是北京中轴线与大运河玉河段的交汇点,是玉河水系进入什刹海的重要门户,也是联系城市南北交通的重要桥梁。元至元年间(1264-1294年)在积水潭(今什刹海)东岸建万宁桥,初为木质,后改为石质,并在桥西设澄清闸以调节水位供船只通行。1924年,将万宁桥桥面纵向坡度降低。1952年,万宁桥主体被埋在地下。2000年,结合玉河考古发掘、护岸恢复和河道清淤等工程,对万宁桥桥身和石砌驳岸进行修缮。至今,万宁桥仍是北京中轴线上重要的南北向交通要道。

外金水桥

外金水桥桥体的位置与天安门城楼的五座券门以及太庙和社稷坛的南门严整对应,桥体布局、桥面宽度、柱头形式和装饰细节均体现出“择中”的原则。作为进入明清皇城的先导区域,外金水桥是明清两代由皇城通向南郊祭祀的必经之路,也是如今国家举办重大庆典活动的礼仪空间,始终承担着重要的礼仪功能。外金水桥位于天安门南侧的外金水河上,桥体位置分别与城楼门券相对,各桥之间距离基本相同,以北京中轴线对称分布。外金水桥形似玉带,与天安门城楼组合成具有标志性的礼仪空间和形态。外金水桥五座桥身形制基本一致,均为三孔拱券式汉白玉石桥,平面呈中间窄、两端宽的“工”字形,造型别致,而在尺度与装饰细节上又不尽相同,建筑等级从中间向两侧依次降低。外金水桥与故宫太和门前的内金水桥相呼应,自明代至今具有重要的礼仪功能。居中桥体称御路桥,明清时期为皇帝专用。御路桥左右为王公桥,供宗室亲王通行。两端为品级桥,供三品以上的文武官员们通行。与太庙、社稷坛相对应的桥则称为公生桥。今天,外金水桥仍是连接故宫与天安门广场的主要通道。外金水桥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最初仅为三座,经明成化元年(1465年)改建,数量增至七座。现存桥体重建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

外金水桥

外金水桥桥体的位置与天安门城楼的五座券门以及太庙和社稷坛的南门严整对应,桥体布局、桥面宽度、柱头形式和装饰细节均体现出“择中”的原则。作为进入明清皇城的先导区域,外金水桥是明清两代由皇城通向南郊祭祀的必经之路,也是如今国家举办重大庆典活动的礼仪空间,始终承担着重要的礼仪功能。外金水桥位于天安门南侧的外金水河上,桥体位置分别与城楼门券相对,各桥之间距离基本相同,以北京中轴线对称分布。外金水桥形似玉带,与天安门城楼组合成具有标志性的礼仪空间和形态。外金水桥五座桥身形制基本一致,均为三孔拱券式汉白玉石桥,平面呈中间窄、两端宽的“工”字形,造型别致,而在尺度与装饰细节上又不尽相同,建筑等级从中间向两侧依次降低。外金水桥与故宫太和门前的内金水桥相呼应,自明代至今具有重要的礼仪功能。居中桥体称御路桥,明清时期为皇帝专用。御路桥左右为王公桥,供宗室亲王通行。两端为品级桥,供三品以上的文武官员们通行。与太庙、社稷坛相对应的桥则称为公生桥。今天,外金水桥仍是连接故宫与天安门广场的主要通道。外金水桥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最初仅为三座,经明成化元年(1465年)改建,数量增至七座。现存桥体重建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

人民英雄纪念碑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为了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而建设的,它是天安门广场建筑群中第一个选址于北京中轴线之上的纪念性建筑,奠基于1949年,于1952年至1958年建设完成。人民英雄纪念碑采用了中国传统碑碣形式,碑身坐南朝北,面向天安门,由花岗岩和汉白玉砌成。纪念碑下层须弥座束腰部分四面镶嵌八块巨大的汉白玉浮雕,以172个精心设计的人物形象反映了从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历史,从图案设计到雕刻技术均代表了20世纪中叶中国雕塑的最高水平。碑身正面最醒目的部位镶嵌着巨型花岗石,上面镌刻有毛泽东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碑身背面则镌刻着毛泽东主席起草、周恩来总理题写的镏金碑文。碑顶采用上有卷云、下有重幔的小庑殿顶古典建筑样式,形态庄严凝重。

人民大会堂

人民大会堂是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会地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办公场所,竣工于195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党、国家和各人民团体举行政治活动的重要场所。人民大会堂位于天安门广场西侧,平面呈对称造型。立面采用古典的竖向三段式设计,台基、柱廊、屋檐均采用中国传统建筑图案加以装饰。台基上为12根红色大理石柱础、淡灰色大理石柱身的门柱,按照中国传统建筑设计手法,中间柱距略宽,两侧依次递减。四周入口由134根直径2米的柱廊组成。正门前有5米高、83米宽的花岗石台阶。人民大会堂呈南北长的矩形,烘托了北京中轴线开阔而又深远的效果。

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

北京中轴线南段居中道路是将精心布置的城市建筑群和公共空间连为一体的重要纽带,是明清两代国家礼仪活动的必经之路。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现已发现的遗址以物质实证真实地展现出明代以来南段居中道路的位置、走向、工程构造和不断传承沿用的历史,见证了北京中轴线延续至今的国家礼仪文化。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为若干处分布于正阳门至永定门的居中道路遗存,截至2022年底,自南向北由三处遗址构成。其中,永定门北侧石板道遗存位于永定门以北约100米处,石板道分布于路心两侧,展现出清代御道的铺设方法与形制;永定门内中轴历史道路遗存位于永定门以北约400米处,展现出明至现代不同历史阶段居中道路使用情况;珠市口南中轴道路排水沟渠遗址位于珠市口教堂南侧约5米,展现出清代居中道路两侧砖砌沟渠的位置与形制。永定门北侧石板道遗存为两段花岗岩条石铺砌的路面,东西两侧石板形制相同,以花岗岩材质的条状石板、或其断块铺砌,是清代石路铺面的物质实证永定门内中轴历史道路遗存呈现依次压的七条道路(L1-L7)遗存,鲁压的层级关系完整地展现出北京中轴线居中道路的修建与使用历史。其修建年代大致可分为:雍正七年(1729 年)以前(L7)、雍正七年(1729年)至民国时期(L6)、民国时期(L5)和现代(L1-L4)。珠市口南中轴道路排水沟渠遗址为沟壁砖砌,沟底平铺青砖,上盖石板,沟底青砖下满打地钉,展现出清代居中道路一侧排水设施的工程构造做法。北京中轴线南段居中道路是古代皇帝从宫城至南郊祭祀的必经之路。已发现的南段道路遗存表明,北京中轴线南段居中道路自明嘉靖时期以来一直沿用,在历史不同阶段均开展维护和修筑,是明清祭祀路线与礼仪活动的有形载体。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正阳门至天地坛(天坛)、山川坛(先农坛)之间已有居中道路,为土路。雍正七年(1729年),天桥至永定门段改为石质,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御道石路两侧各辟土道宽二丈,并陆续将石路两侧的板沟改砌为砖沟,还在天坛、先农坛门前的石路两侧开辟六条沟渠,使得天桥至永定门段景观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嘉庆十八年(1813年),沟渠被填。20世纪初,道路被改为沥青混凝土路,原有清代石条被埋于地下,直到2004年被重新发现。2022年,考古发掘工作进一步发现了永定门内中轴历史道路遗存与珠市口南中轴道路排水沟渠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