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桥古法造纸
在丹寨县北部南皋乡西部深山中的一个谷地里,还存在着古老的造纸技艺,人们称其为石桥古法造纸。石桥距县政府驻地30公里,距南皋乡政府6公里。这里属低山地貌,地势东高西低,村寨坐南向北,清水江上游的一条支流――南皋河呈S型绕寨而过,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石桥白皮纸作坊旧址在天然石桥50米对面大岩壁下。《八寨县志稿》称:“龙藤壁”。当地人称“大岩脚”。石壁宽约百米,高约八十米。石壁前倾,完全遮住风雨,是一座极好的天然厂房,内有一清澈泉水,是造纸最好的水力资源。
丹寨县南皋乡石桥村,至今完整地保留着我国古代造纸工艺。据专家考证,石桥白皮纸制作属唐代造纸工艺。传说石桥造纸源于蔡伦,石桥村造纸作坊的人家,每年都要择吉日举行盛大活动来祭祀造纸祖师。蔡伦原籍东汉桂阳郡(今湖南郴州市),属楚国,是苗族先民主要长期居住地区。他在家乡与社会底层的各民族人民群众有所接触,积累了民间的造纸经验。石桥古法造纸作坊生产白皮纸和彩色皮纸两种,其生产工艺流程,与汉代宋应星著的《天工开物》记载的图解基本一致。生产白皮纸所用的原料是构皮麻和杉根,与《后汉书・蔡伦传》云:“用树肤、麻头、敝布、鱼网以为纸”很相似。认定是汉代到唐代这一时期的造纸工艺,距今已有一千年以上的历史。辛亥革命后,南皋及周围一带纷纷创办了学校,民间契约普遍实行,文人互赠书画,民间刺绣画帖逐渐增多,需要大量的纸张,石桥造纸开始供不应求。当时石桥堡大户人家投资兴办纸业,四处招工。村内纷纷开槽造纸,致使造纸发展到三十多家。产品经商人购买后远销贵阳、遵义出四川,或经铜仁出湖南、到武汉等地。石桥古法制造的白皮纸,生产历史悠久,是传统手工造纸的典型代表。白皮纸成品要求达到纸质绵韧、耐拉力、纸面平整、光泽度好、吸水性强等,有白皮纸和彩色纸两种。其中彩色纸可分为云龙纸、皱褶纸、凹凸纸、压平纸、花草纸、麻丝纸六大系列产品。白皮纸以构皮麻为原料,然后添加滑药(岩杉根或猕猴桃藤、野棉花根碓烂沥水)抄制而成,完成前期工序后,一天可生产500―700张。整个生产过程主要包括:
1、麻料制作:削构皮麻,刮去外层晒干、水沤、浆灰、煮料、河沤、地灰蒸、漂洗、选料、碓料、袋洗等变成棉絮状;
2、制纸:将棉絮纸浆兑水按一定的比例添加滑药,搅拌均匀,再经过抄纸、压纸、晒纸、揭纸、包装为成品。
麻料制作需要纸甑、踏碓和木碓、料槽、洗料袋、料耙、料杆、石灰、柴火灰等。制纸需要纸浆槽、纸帘、压纸架、刷把、纸焙等。
石桥古法造纸选用的构皮麻是喀斯特山地所产,具有纤维均匀细密、成浆率高等特点。造纸在岸边山崖下或天然岩洞里设槽造纸,除了纸焙房外,没有厂房,作坊简易,无污染。其生产技艺仅凭师傅的言传身教世代相传,一般要3―10年才能熟练掌握。原料加工采用日晒、雨淋、露练等方法,全凭手工制作,天然自成,没有添加工业原料。有柔韧性,光泽度好,纸面平整,吸水性强,润墨性能好,纸质洁白,是书画的较佳纸品。
石桥古法造纸,是古代造纸文化的缩影,为人类保存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存,是研究我国古代造纸的活化石。石桥白皮纸生产最早可追溯到唐代,生产工艺流程复杂,每道工序的细腻程度和要求都比较高,是苗族人民长期劳动的智慧结晶。
长期以来,造纸技艺仅靠父子或师徒之间的言传身教,一代代地传承下来。解放后,石桥白皮纸生产有了发展。1953年发展到48家,从业人员153人。此时麻江、雷山、都匀纷纷创办纸厂,雷山纸厂到石桥聘请王能、王习斌、杨国清等7人去作技术指导。都匀蜡纸厂聘请王时芳、王仲庸、王文科等6人去作技术指导。1955年3月,丹寨县成立同心造纸工业社。1957年10月,改建公私合营丹寨县纸厂。1958年1月,改为国营丹寨县石桥纸厂。1978年6月改名丹寨县国画纸厂,厂部移至三孔桥,大石壁废止。如今的传承人代表王能,男,苗族,13岁开始跟父亲王正海学习造纸技艺,用了3年的时间掌握造纸技艺的全过程,其又把技艺传给儿子王兴武。
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现代造纸业的迅猛发展,强大的造纸企业集团以其价廉物美的品牌抢占市场,使石桥古法造纸几乎无立足之地。现代打工潮的不断冲击,使绝大部分年轻人初中、或高中毕业后外出打工,不愿呆在山窝窝里继承父辈的职业,石桥古法造纸发展举步维艰,濒危状况难以改变。(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