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倍嘎
小黄“双倍嘎”是侗语,意即相互对歌之意。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至三十,四月八、六月六、八月十五,从江县小黄村都要进行双倍嘎,并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歌俗。小黄是由金吐、你百、宰岭三个自然寨构成,是一个歌比话多的侗族村落,位于贵州省从江县城东北面,全村600余户,3000余人,村落依山傍水,恬静而优美。小黄的男女侗歌队、侗戏班节日期间不但在本地鼓楼进行双倍嘎、演侗戏活动,还经常到二千、六洞、九洞、十洞等地双倍嘎、演侗戏。
历史上,侗族没有文字,是以“口传”方式记录并传承本民族文化。因而,社会生活体系,伦理规约,生命礼仪,婚恋方式,社会交往等都离不开口传文化,特别是离不开侗歌。小黄人自古以来对侗歌情有独钟,从而升华出了小黄双倍嘎这一文化空间。据小黄村老人介绍,小黄建寨已近600年历史,到乾隆中叶,以传承本民族文化为主要方式的侗歌,已经进入了兴盛时期。其间有名字传下来的歌师有倒鸟、老罕以及潘氏老太君(俗称银发老祖太)、潘金拜等,四人编的大歌流传至今,仍在传唱。自清代开始,地方政府在自己的辖区内开办学校,进行汉文化教育,小黄也不例外,受汉文化的影响,一些懂侗歌又识汉字的侗族文人,用汉字记录侗歌侗戏,“汉字记侗音”的方式记录下的口头文本,有助于侗歌歌词和侗戏剧本的传唱和记忆。
小黄侗寨逢年过节歌声不断。从农历正月初一起,在圣母祠堂前祭祖多耶后,就开始为期一个月的鼓楼双倍嘎活动。腊月或正月里,妇女歌队歌手邀约本寨歌手组成歌队,商量找一个如意的“已婚男歌队”双倍嘎。联系方式是找一个有文化的人,写邀请书给对方,对方同意后,仍以书信回答,并约定好日期。中午十二点“已婚男歌队”吹芦笙、敲锣打鼓来迎接女歌队向男队寨子鼓楼进发,在鼓楼双倍嘎往往要从下午三四点钟唱到晚上九十点钟。晚宴结束后,三响铁炮、芦笙、锣鼓齐鸣,人们燃着火把列着长队送别,场面极为热闹。
月堂双倍嘎时,男女不受年龄限制,不拘辈分,一个月堂男女双倍嘎,男性即使60岁都可以与姑娘双倍嘎,而女姓不行,因女性是青年人的长辈,要以母亲辈看待,在唱《嘎老》场合中,50到70岁男姓老人也可以参加罗汉们一起唱,但要回避嫡亲外甥和外甥孙女,此外都可以和姑娘们唱歌。
“吃相思”双倍嘎。“吃相思”是两个在传统上互相交往密切的村寨彼此相互间循环往返的集体作客。时间以农历正月为多,约定时间后,客寨将莅临主寨时,要吹奏芦笙,主寨则要在寨门设障拦路,唱拦路歌,客寨唱不赢则被罚酒方能进寨,然后铁炮三响,芦笙前导将客人迎接进鼓楼多耶和双倍嘎,再将客人分在各家各户招待。吃相思期间,鼓楼双倍嘎常常通宵达旦,带有戏班的客人还要唱侗戏,客人离寨时,还要包糯饭、腌鱼、腌肉,把毛巾、鞋垫挂在带枝桠的竹子上送给客人,送一头牛或一只羊“留尾巴”,以示将继续保持这种互相往来的友好关系,当天酒席上仍要对歌,打花脸。客人离寨时要吹芦笙,唱侗歌鸣炮送别。
小黄的侗歌普及率很高,老年人以唱歌传歌为荣,以歌养心,以歌养寿。幼年学歌,增长知识,青年唱歌,以歌传情,老人传歌,寓教于乐。空闲时歌师歌手组成歌队盛装外出,走亲访友,集体作客。农忙时白天生产互助,晚上鼓楼双倍嘎,用歌声来鼓舞生产,消除疲劳。逢年过节,对唱侗歌通宵达旦。
历史上小黄人在汉文化传入之前,主要是靠侗歌来完成记忆、交流和传承本土文化,因而双倍嘎对推动小黄侗族社区的文明与进步起着巨大作用。小黄社区经过历代歌师的口传心授,不断完善演唱和提高侗歌的普及率,充分表现了侗歌在音乐艺术上、口传文学上、口头传承上的特性,提供了广泛的双倍嘎空间,是小黄本土传统文化在当代活态的重要见证,也是本土传统文化延续的重要载体。
会唱侗歌是双倍嘎的基础,侗歌传授首先是从小要在各种空间和时间上不间断的聆听,孩子从四五岁起由歌师或父母正式教歌。歌队学到一定程度后再参与双倍嘎,并在双倍嘎中不断提高歌队演唱技艺。著名歌师有公勉化、潘玉平、贾元金、吴修月、潘运兰、吴仕雄、潘锦仁、潘大安、潘光才、潘凤高、吴奶娓花、潘显太、潘显华、潘凤祖、潘红香、吴品仙等。
小黄侗歌经过历代歌师、歌手的创作、传承,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影响,随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小黄侗歌同样面临着来自经济发展、现代文化、学校教育和媒介艺术的影响,侗歌演唱空间逐渐萎缩,侗歌的消失已经开始。(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