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广侗族娶亲节

贵州
🎧  听景点介绍

剑河小广侗族娶亲节流传于剑河县��溪乡小广地区的前锋、光茫、团结3个侗族村寨。小广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溪乡西南面,距县城25公里,北连化敖村,东南和南接南寨乡的芳武、新寨,高尖、岑本、新达村,西抵南寨乡的柳富村,北接大广村。北面丘陵地形,化敖溪由寨中穿过,沿岸而下有田坝,南面靠清水江,山势陡削。小广,汉意为最大最大的寨子。现辖前锋、光茫、团结3个行政村,是一个拥有600多户2000多人。小广侗寨是一个有近六百多年历史的古老侗寨,侗族建筑风格的房屋保存完好,木制结构的房屋占95%以上,寨中现存风雨桥1座,戏楼1座,庵堂1座。村寨的房屋依山而建,布局典雅。石拱桥、石板桥及小石路把整个寨子连起来,寨边有参天的古树,寨中小溪两岸芭蕉叶密布。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古朴的民风民俗在这里依然留存;“采桑节”、“采葛节”、“吃细鱼节”等传统节日在这里传唱;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和九月十九的庙会香火不断。

据当地民间传说,在很早以前,小广地区有王、文、潘、杨、龚五姓,不管姓王姓文,姓潘姓杨,同寨的男女是不准结亲,能开亲的地方有几十里甚至上百里之遥,来往极不方便,途中要经过许多大小河流,有时择定了婚嫁的佳期,因突发洪水,无船可渡或有船难渡而被错过。加上路途遥远,山高路险,毒蛇猛兽常出没伤人,每遇这种情况,喜事也办成伤心事。加之小广人口发展得快,女大十八嫁不出去,男大十八找不到爱人。后来,小广侗寨有两个德高望重的寨老,一个叫告峦包,一个叫海恋岁,他俩招集寨众在傅年隆(地名)仓脚杀猪议约,在芙隆芽(地名)门前宰牛定款,在盘岑登(地名)杀红公鸡吃鸡血酒,在岭底下打破大白碗起誓,破除远嫁远娶的老规矩,就近在本寨开亲,只要不是同姓同宗,那怕两家人只隔一条阳沟,“上寨的可以为妻,下寨的可以为婿,”在简地辣(地名)立岩。因为十月天气暖和,第一个卯日又是适宜嫁娶的黄道吉日,当年全寨70多对适婚的青年男女都在这一天完婚,婚后家家有儿有女,大吉大利。从那以后,小广地区要结亲嫁女的人家,为求吉利,都沿用立岩改规当年70多对青年男女完婚的日子,即农历十月头卯日,作为婚嫁良辰吉日,从而形成了这一地区独有的娶亲节。

小广侗族娶亲节的头一天,由男方家选派5―7人作关亲客,由“关亲头”带领前往女方家迎亲,其中一人为女性。去时男方家需备八斤肉,一壶酒,五升糯米,一只杀好去毛的鸭子作为“彩礼”。肉和鸭子都各用生麻和米草搓成的两根绳子分别吊好(因为过去接亲路途遥远,一根绳子在路上容易被朽坏,所以用两根绳子来吊肉和鸭子),同时用一根现砍的枫香树作扁担挑彩礼,天黑前从男方家出发。到女方家时,女方家的父母和亲属在大门口迎接,进门后双方互道祝贺,由关亲头把带去的彩礼交给女方家的父母,随后女方家的亲属便端出早已准备好的酒菜,摆在堂屋长长的条桌上,主客各坐一方,开始喝酒吃菜,敬酒唱歌。所唱的歌当地人称之为“进寨歌”,多是古歌和叙事歌,席间还不时敲响铜锣以助酒兴。天黑后女方家的房族来到酒席上,将所有关亲客别分接到各自的家中,同其他各路来迎亲的关亲客聚在一起,大家饮酒唱歌。这时唱的歌比较自由,内容也不限定,有夸奖主人贤惠的,有称赞姑娘能干的,也有各路关亲客互相盘问的,场面非常活跃,一直唱到深夜。当关亲客被女方家房族接走后,出嫁的姑娘要准备一些酒菜和糯米饭,用筛子盛着,在两个女伴的陪同下,到楼下去招待以前的“老久伴”(姑娘定婚前结识的男友)。因为女方家的父母亲不同意,两人不能成为夫妻,女方要出嫁了,男方也备办一些礼物来祝贺。由于楼上(侗家人一般都住楼房)有客人在,不便上楼与姑娘见面,只好在楼下等候。男方来时也带有两个伙伴,大家聚在一起后,吃着姑娘拿来的酒菜和糯米饭,双方互唱别离歌和祝愿的歌,一起追忆往日。当唱到动情之处时,女方的伙伴或男方的伙伴这时会唱歌来劝解。当地人称为“吃筛子饭”,侗语为“ieeouxxaip”。如果谁家姑娘出嫁时没有人去讨“筛子饭”吃,就说明那姑娘平时不逗人喜爱。同这种情形相似而意义有别的还有“吃分离饭”,侗语为“ieelgaosdangh”。所谓“吃分离饭”,是说男女双方过去确曾相爱,女方父母也很喜欢,但男方父母不同意,双方不能成为眷属,男方已经先于女方娶妻成家,今天女友要出嫁,出于对以往感情的留恋,男方准备了一些礼物(一般都是比较贵重的礼品,如银制菩萨童帽之类),邀约三五个伙伴,在姑娘出嫁的当晚来到女方家,祝贺女方。女方的父母会将他们接到家中,把他们当上等宾客来招待,摆上酒菜,安排三五个女伴来陪同,和他们一起饮酒唱歌。这种场合所唱的歌内容非常丰富,意思是从今往后,各自已成家立业,不要再怀恋旧情,双方各自奔前程,互相祝愿幸福快乐,发达兴旺。这种场面既热烈欢快,又文明礼貌。每逢这种场面,观众和听者非常的多,有时能把楼枕压断。时交子丑,当雄鸡发出第一声啼鸣,到处响起了“嘛买耶!”(侗语,以为:吉时已到)侗语为“mapmaixyeex”的呼唤声,在女方家房族家里饮酒唱歌的关亲客听到呼唤声后,起身告别主人,各自赶回新嫁娘家,请求女方家的父母亲打发新娘出门,当地人称为“催亲”,侗语“sensmaix”。这时,新娘的父母在堂前摆上几碗酸汤、肉和米酒,关亲头把盛有米酒的酒碗举过头顶,将少量的酒洒在地上,敬告天地神灵,然后请新娘的父母饮一口,自己接下来一饮而尽,新娘的父亲则从桌上端起一碗酸汤回敬关亲头,新娘的母亲将一个用家机布垫单包好的包袱交给关亲头。小包袱里面装有一套换洗衣服,一双布鞋,两条花围腰带和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具,这就是新娘的全部嫁奁。当关亲头接包袱时,旁边来陪嫁的女伴们便趁机用手在黑锅底抹一把锅烟,涂在关亲头和关亲客的脸上,当地人戏称为“号女婿”,侗语“haollaxsaox”,意思是将女婿打上“记号”,避免在路上弄错了,其为戏弄关亲头和关亲客。之后,新娘与父母话别,其父母安排一儿女双全的妇人陪新娘到新郎家,新娘出门时则由自己的一个兄弟或堂兄弟从楼上背着出门,在三五个女伴陪同下,跟在火把后面朝新郎家走去。当送亲的队伍走到半路时,新郎家派来的两个“引娘”早以在此等候。因为进门的最佳时辰还未到,引娘便与送亲的人对歌。歌的内容主要是夸奖新娘心灵手巧,贤惠能干,又有教养。女伴们则代替新娘唱谦虚歌,说自己生来愚笨,不懂礼节,希望得到公婆指教,丈夫包涵,兄嫂谅解。正当新郎家响起鞭炮声时,新郎家响起鞭炮声,送亲的队伍便朝新郎家走去。新郎家楼脚的火塘燃烧着熊熊大火,引娘拉着新娘来到火塘边,引娘帮新娘脱下从娘家穿来的布鞋,换上新郎专为新娘准备的用糯米草纺编织的拖鞋,围着火塘转三圈,然后引新娘上楼。此时,男方家的人都回避,只有男方家请来的一个会算八字的老人在事先摆好的贡桌旁边静候。新娘进屋后,引娘拉着新娘围着火炉转一圈,然后将带来的包袱放在贡桌上,老人焚香奠酒,将新娘安坐在板凳上,坐东朝西,面朝贡桌,当地人称为“坐时”,即坐等最佳时辰。这时老人口念咒语,将新娘的生辰年月、结婚时日敬告列祖列宗,恭请他们日来护佑、夜来扶持,生男育女,家道兴隆。念毕,从贡桌上取下一只鸭腿给新娘吃,新娘象征性地吃一小点,并换上新郎家准备好的布鞋,起身走出大门。这时,在大门外等候送亲来的女伴们拥上前来将新娘围住,簇拥着新娘朝新娘家走去。新郎家另外安排一男一女送新娘回家,同时包一盒糯米饭,一块生肉,一支鸭腿送给新娘,当地人称为“转脚”,婚礼到此就算结束。新娘回到娘家的当天晚上,寨上的后生约伴前来新娘家讨茶吃。新娘家将本族的歌师和歌手接到家里等候,到了晚上,当女伴们都拢来时,本族的歌师和歌手陪同出嫁归来的姑娘一起,与寨上前来讨茶吃的后生们对歌,新娘家的父母则要煮“茶”来款待大家。当地人煮茶是先大米炒胡后,放上水和盐与玉米、大豆、切成小快红薯一起煮沸,然后把事先准备好的糯米粑放入锅中,等糯米粑熟后,便可食用。歌的内容非常丰富,有盘问“茶”来历的,有赞美主人家热情好客的。这种赞美歌唱到一定时候,双方会追忆在一起“凉月”(意为:谈情说爱)、唱歌的情景,又唱起惜别和怀恋的情歌。娶亲节的当天晚上,新郎和新郎是见不到面的,要等到快过年的时候,男方打发人去接女方来洗糯米打粑,才来住上一夜;春耕时节,男方又打发人去接女方来泡谷种,又住上两天;采桑、割麻、栽秧、打谷或家里有红白喜事时,女方要来帮忙,又住上几天。只有等到女方有身孕后,才到夫家长住。

小广地区侗家人结亲嫁女的日子每年只有一个,即为每年农历十月的第一个卯日。小广地区这一特定的婚礼时间,在各民族的婚嫁习俗中实属罕见。同时,小广地区侗家人的婚礼必须经过“迎亲”、“吃筛子饭”或“吃分离饭”、“催亲”、“发亲”、“送亲”等过程,在这些过程中又有许多的耐人寻味的环节。迎亲的时候要唱“进寨歌”;“吃筛子饭”或“吃分离饭”的时,要唱“别离歌”和“祝愿歌”;“转脚”吃茶时,要唱盘问“茶”来历的歌。老人之间唱歌增加亲情,年轻人唱歌追忆少年时的美好时光。小广地区侗家人的婚礼,不办嫁装,不备彩礼,不要花很多钱财,合符“勤俭节约”的要求,但整个婚礼过程却充满着隆重的节日气氛。结婚的当天晚上,新郎和新郎是见不到面的,更不能- ,要等到快过年的时候,男方打发人去接女方来洗糯米打粑,才来住上一夜;春耕时节,男方又打发人去接女方来泡谷种,又住上两天;采桑、割麻、栽秧、打谷或家里有红白喜事时,女方要来帮忙,又住上几天。只有等到女方有身孕后,才到夫家长住。

小广侗族娶亲节是当地侗族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是小广侗族地区所独有的娶亲节日活动。娶亲节对于维系该侗族社区的社会稳定起到积极的作用,是该侗族社区内民族情感的纽带。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虽然当地的侗族人结亲嫁女的婚嫁日子依然为每年农历十月的头卯日,但婚嫁过程中的许多传统习俗已经开始慢慢淡出,举办婚礼的许多环节已经简化或取消。加之当地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增多,许多年轻人已不爱也不会唱侗歌,曾经发生在老一辈人身上感人至深的娶亲情怀已很难遇到,通过它所传递出来的丰富的婚嫁习俗也很难看到。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关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联的京津冀景区

关联的世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