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英滚龙是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寨英镇寨英村及其周边4个自然村寨至今保存着一种称为滚龙的民间艺术形式。
寨英是松桃苗族自治县寨英镇人民政府所在地,明朝初年政府军在对梵净山地区用兵过程中将其开辟为军需转运站,随即成为军事屯堡,名为地佃屯,明中叶以后成为梵净山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现存明、清时期建修的古街5条,巷道6条,有城墙、城门、码头、会馆、商号、民居、手工作坊等文物古迹近百处。2006年6月,国务院将寨英古建筑群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苗族古歌反映,自古以来就生息繁衍在贵州省东北部梵净山区的苗族、仡佬族先民,深受毒蛇猛兽之害,遂用当地盛产的竹、土纸、蓝靛等物,制作一种比自然界中任何动物都要威猛的――“龙”,其特点是体型硕大、形态威猛,以镇吓、驱赶猛兽。后来舞“龙”发展成人们驱邪消灾的一项活动,遇缺少子女、久病不痊等不顺心之事,要向龙神许愿祈求护佑。宋、元时期,祭祀龙神和舞龙活动逐渐融入梵净山区各民族节日特别是春节文化之中。明朝初年,政府军在对梵净山区用兵过程中,寨英被开辟为军需转运站,随即成为军事屯堡,屯军带来了发达地区的龙文化,外来文化与梵净山区苗、仡佬族人民的大山龙崇拜习俗相结合,使寨英一带的“龙”的形制趋于稳定、精致,整体上变得富丽堂皇,并有固定节拍的打击乐伴奏。清光绪年间,寨英人张文龙(绰号“滚龙”,意为“浪荡仔”、油子)混迹江湖而发迹,先后在湖南、四川等地军中任职,他认为辰河戏、川剧好看,决心将这些剧种的一些曲艺、技巧移植到寨英“龙”中去,并出资派人前往湖南、四川一带学习,从而大大地丰富了寨英“龙”的表演技艺,寨英“龙”由此被称作“滚龙”。改进后的寨英滚龙,规模更加宏大,民国中后期梵净山区多次滚龙比赛活动,寨英滚龙因富丽堂皇而名声大振,而舞滚龙的活动所需人力财力也更多,故除寨英因是商埠具有经济实力而外,梵净山区其它地方因无力举办而失传,寨英滚龙在解放后也曾长期销声匿迹。
寨英一带的民众在春节、苗年等节日期间,自发捐资献物举行祭祀龙神、舞滚龙活动。整个活动包括:选砍楠竹制滚龙,先要祭祀山神,杀猪宰羊延请祭师举行一系列祭祀活动,由身强力壮者32人舞动滚龙,在打击乐伴奏下穿街走巷,并登堂入室为住户驱邪纳吉,表演动作多达近百套,“洞洞龙”、仙人灯等配灯则随同滚龙起舞。舞龙者、祭师、观众、住户一同唱歌跳舞,互致祝贺。在滚龙来到门前时,人们会因缺少子嗣、久病难愈、六畜不旺、争讼难平等事向龙神许愿,消灾祈福。若认为上次许下的愿已兑现,则要备办酒肉纸烛等供品,在滚龙到来时虔诚地酬祭龙神,并将一条红布系在滚龙的肚子上,祭师、主家、舞龙者一同唱颂感谢龙神的歌谣,在这过程中,场内人员可以说笑话、经济条件好的人家,要演出愿戏以娱乐酬谢龙神。舞滚龙活动一般持续五、六个晚上,活动结束时,要举行“送龙神”仪式,人们将滚龙送到河边,祭师举行祭祀,请龙神保佑世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然后焚化。相关制品有龙灯(主要包括滚龙、栋栋龙、排灯、散灯等)、戏曲(包括龙歌、花调、愿戏等形式)、法器(祭祀活动中使用的器具)、乐器(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舞蹈、音乐。
寨英滚龙是一种独特的龙崇拜民俗文化,是梵净山区的苗族、仡佬族人民在深受毒蛇猛兽之害而制作了一种比自然界中任何一种禽兽都要威猛的文化符号――龙图腾,在融入了汉民族龙文化后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山地文化形式。制作工艺多样,滚龙及散灯的制作涉及竹编、纺织、刺绣、绘画、雕刻、蓝靛及矿物颜料制取约等十多种传统工艺。祭祀滚龙、舞滚龙等环节包括了民族史诗、神话传说、歌谣、故事、戏曲、民间小调等形式。歌(包括叙咏歌、叙事歌)、舞(祭祀舞蹈;群众性自娱舞;单、双人或集体表演舞)、乐(器乐独奏、重奏、齐奏及器乐组合)呈现纷繁复杂、多姿多彩的状态。舞滚龙体现了梵净山区苗、仡佬等民族古老图腾崇拜和农耕文化的和谐共生,承载着苗、仡佬族许多重大历史文化信息和原始记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寨英滚龙的能工巧匠现大多年事已高,而且当地的年轻人尤其是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他们没有时间学习滚龙制作、舞蹈知识,以及与寨英滚龙相关的舞蹈套路、小调、戏曲及其它技艺,而使寨英滚龙面临自然消亡的危险。信息来源:省非遗中心
信息来源:省非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