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琴戏
文琴,原名扬琴,因以扬琴为主要伴奏乐器而得名,亦称贵州琴书、贵州弹词,现主要流传于贵州黔西县和贵阳市乌当区。1952年秋,玩友尝试着把坐唱形式的贵州琴书搬上舞台获得成功,为纪念清末“文音俱乐社”为贵州琴书的发展所作的贡献,就定名为“文琴戏”。
据《贵州戏曲初步探讨》文载:扬琴来自扬州,扬琴传入黔西与于清乾隆五十五年告老还乡的兵部尚书黔西人李世杰有关。又据《黔剧史话》载:扬琴约在十八世纪末的清乾、嘉年间传入贵州,最初只在士大夫文人之间流行,称为“文人雅士之乐”。到了光绪九年,贵阳出现“三友社”,十一年,黔西创建“文音俱乐社”,从此扬琴逐渐成为“市井之乐”。扬琴传入贵州后,吸收了地方戏中的音乐和唱腔,形成了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地方戏种,具备了黔剧的雏形。1956年,贵州首个文琴剧团在黔西成立。
文琴戏是具有贵州地方特色的曲艺和戏曲形式,形式为室内曲艺坐唱,传承的是明清时期的鼓词、弹词、宝卷,沿用元、明词话七字和十字相排偶句的文学形式,文乐,武乐兼备,区别于一般曲艺中用第三人称叙述体来描写人物和故事的方法,是丑角唱词,以第一人称代言体为主。琴书唱本体例,是由韵文、散文两种文体交织组合而成的一种说唱文学,每出曲文的结尾,多用第三人称或演唱者以叙述的口气来歌唱“四句”,或解说一番作为结束。唱腔中有传统调子中的“扬调”、“二板”、“三板”,联曲体和板腔体共同运用的音乐形式。伴奏时“让字跟腔”,以文琴细声合伴,让演唱者“亮词”。文琴戏这一曲艺形式始入贵州时,曲调只有“扬调(越调)”、“二板”、“三板”,称为老三腔,伴奏乐器也只有扬琴。经过文琴玩友几代人的发展,吸收了贵州本地戏以及其他戏曲和民间音乐,糅合变化,创造了二黄一字、二流等板腔,为板腔音乐提供无限丰富的曲调来源,同时又兼用满江红、锁南枝、四平腔、青平调、灯调、半边月、道情等三十多个曲调,形成板腔体与联曲体共同运用的特殊音乐唱腔形式,而且伴奏乐器也不只限于扬琴,加入了月琴、二胡、琵琶、箫、笛、笙、鼓等。将单一的琴书艺术推进,为文琴戏搬上舞台和黔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文琴戏文乐、武乐兼而有之,不仅有琴(扬琴),同时也有围鼓。黔西文琴戏的活动形式为:相聚玩唱,自娱自乐。恭贺喜庆,娱人娱己。节日庙会,结队- 。家庭玩唱,合家娱乐。公开弹唱,自娱娱人。走向社会,面向群众。文琴戏题材广泛,故事内容丰富,既有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又有民间生活写照。有悲剧、喜剧、正剧、闹剧、悲喜剧。琴书唱本的体例,可说是由韵文、散文两种文体交织组合而成的一种说唱文学,以散文说白,韵文歌唱,大多由丑角唱词。一般以第一人称代言体为主,夹杂第三人称叙述表现人物和故事,每出曲文的结尾,多用第三人称或演唱者以叙述的口气来唱,或解说作结束。
伴奏乐器有主要有扬琴、二胡、高胡、京胡、琵琶、三弦、唢呐、排箫、中阮、月琴、笙、笛、碰铃、围鼓、锣、镲等。
主要代表作品有《风亭赶子》、《牛郎织女》、《搬窑》、《借亲配》、《秦娘美》、《黛玉葬花》、《花区赞》、《花山行》、《十里长街送总理》、《窦娥冤》《红楼梦》、《人面桃花》、《西厢记》等。代表性传承人有刘兴国、周光监、王志举、陈�⒒莸取�
文琴戏是黔剧的前身,而文琴戏的前身又是曲艺形式的坐唱琴书,是贵州唯一的地方剧种,其植根于黔西的历史文化中,起到了确认文化身份的作用,填补了贵州无地方戏的空白。它区别于其他的曲艺形式,与北京琴书、山东琴书、四川扬琴、云南扬琴、恩施琴书、武乡琴书、徐州琴书、翼城琴书都有不同,独具贵州特色。
因文琴戏唱腔抒情细致,旋律典雅优美。从2001年以来,文琴戏又在黔西境内的城关地区、林泉、素朴等乡镇再度兴起,但仍然处于濒危的边缘。在现代化进程中,由于受到强势文化的冲击,文琴戏所拥有的一席之地日渐衰微,现在精通基本的曲调以及常用小调、曲牌及传统伴奏方式的艺人屈指可数,且年事已高,而有兴趣学戏的年轻人少之又少,一旦几位老人谢世,就会人绝艺亡,面临失传的危险。(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