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阳盘瓠祭
麻阳盘瓠祭以麻阳苗族自治县高村镇漫水村为核心区域,以锦江河沿岸高村镇、兰里镇、和平溪乡等10个乡镇村寨为中心区域,辐射至麻阳境内所有的村寨。盘瓠祭起源于远古的盘瓠图腾崇拜和盘瓠神话。2006年,麻阳盘瓠祭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盘瓠神话传说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东晋史学家、文学家干宝的《搜神记》和范蔚宗的《后汉书•南蛮传》等都有类似的记载。至今麻阳民间流传的盘瓠神话与古籍记载的大体相同。《后汉书•南蛮传》载:“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克,乃访募天下有能得犬戎之将吴将军头者,赐黄金千镒、邑万家,又妻以少女。时帝有畜狗,其毛五色,名曰盘瓠。下令之后,盘瓠遂衔头造阙下,群臣怪而诊之,乃吴将军首也……帝不得已乃以女配盘瓠。盘瓠得女负而走入南山,止石室中,所处险绝,人迹不至。”“经三年,生子一十二人,六男六女,盘瓠死后因自相夫妻……其后滋蔓,号曰蛮夷。”“今长沙、武陵蛮是也。”《风俗通义》又载:“计盘瓠不可妻之以女,人曰:‘可将犬覆缸内七天可变人也。’帝依之以行。期间,公主怜夫饥渴提时开缸,龙犬果是人肤。但颅欠之。帝仍以女配盘瓠。”这些记载是荒诞不经的,但与麻阳民间“龙犬娶公主”、“龙犬化人形”等传说惊人的相似,实际上却是湘西五溪地区信奉犬图腾的反映。
麻阳盘瓠祭多以盘瓠庙为文化活动依托。目前,已经查明的盘瓠庙(民间多称龙王庙、三座大王庙等,一般不直接称盘瓠庙)及其遗址18处,分布于麻阳境内锦江河沿岸11个乡镇。其中,高村乡漫水、兰里镇新营、郭公坪乡陈家坡保留完整,庙中供奉石碑刻“本祭盘瓠大王位”、“盘瓠大王位”、“敕封三座盘瓠大王位”。
麻阳盘瓠祭历经数百年的流传,祭祀和民间民俗活动融为一体,形成了麻阳苗族独特的大端午习俗,成为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现象。每年举行的五月盘瓠龙舟节,是麻阳盘瓠祭的核心文化活动。整个活动分开神门、唱大戏、龙下水、参神期、竞渡期、回神日六个阶段。从农历五月初一开始,到五月十七结束,共历时17天。仪式古朴,声势浩大,场面宏大,观众如潮。其具体流程包括:
唱大戏(农历五月初二至初十)。方圆百里苗民及远道游人,不辞路途辛苦,纷纷赶赴盘瓠龙舟节会。为酬谢来客,盘瓠庙临近村寨多组织各类戏班,搭台演出娱乐。演出剧种有地方传统傩堂戏、辰河高腔、阳戏及麻阳地方自创剧种――麻阳花灯戏。
龙下水(五月十一)。恭请盘瓠庙中龙头及龙船寮龙船下水。首司“五老”,四更起床,家生旺火,三杯清茶饮后,穿起青衣长衫,头包笋壳丝帕;到五更天,鸣第一遍锣,召集所有族人。卯时,开盘瓠庙门,燃火把照亮庙堂,禁声,首司掐诀讨�l(卦),男子合力就庙中石槽盆、石凳杀猪两头。接着举行三项仪式:
1、拜神(拜寿)(8:00―10:00)。鸣第二遍锣,将解剖后的两头全猪摆上贡桌,上五供,敬36盅酒,参拜祖神数遍后,歌手成二纵队排列两边。继而大鼓大锣,大号齐鸣,炮竹声中敞开大门,首司五老同唱《敬寿歌》:“大王诞生高辛时,来到漫水永乐春。永乐二年来到此,代代相传到如今……”
2、游神(10:00―12:00)。拜神后,鼓锣号鸣,五老端着三大王牌位,手拿香把,领队前行;4人抬盘瓠图腾,8支大号、120人划旱龙舟、24人舞龙灯、12人舞草龙灯、30面大旗随后。4面大鼓齐擂,鞭炮不停,请盘瓠大王游观后代子孙的村庄,乞求祖神保佑。游毕,回庙侧龙舟寮集合,在两只龙舟前头共同中餐,呷泡汤稀饭。
3、请神(14:00―16:00)。在龙舟寮前设贡桌,五老叩拜两只龙舟,掐诀请神(请龙舟下水),胜�l(阴阳卦)到手,扬头、掌艄、锣手。
麻阳盘瓠祭是苗族盘瓠文化的原始积累,是古老的历史文化遗存。它体现了苗族的精神生活、心理素质、思维方式等民族文化特质,传承了民族血脉,强化了民族认同意识,对增进民族团结和研究苗族历史、宗教、文化艺术、民俗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价值。(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