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宁八峒瑶族跳鼓坛
新宁八峒瑶族“跳鼓坛”主要流传在湖南省新宁县麻林、黄金瑶族乡及周边乡的八峒地区。2006年,八峒瑶族跳鼓坛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每年的农历十月十六,相传是瑶族祖先盘王的生日,时值丰收季节,为纪念盘王“伐木见山,垦地造田”的业绩,八峒瑶人饮水思源,杀猪宰羊,隆重庆祝。有三年一小庆,七年一大庆之习俗,小庆为3天,大庆为7天。
跳鼓坛先要选好祭祀场地,结竹为寮立神坛,再在坛中央立盘王像。仪式由设圣、净坛、立五楼四寨、朝幡、朝榜、打五猖、接姑娘、上刀山、下火海、开天煞、五祭盘王、庆五大王、跳鼓堂舞、游山打猎、走长风、唱谢情歌、打清醮、收五猖、扎三殃、纸船收瘟、做辞送、鼓堂会等部分组成。
其中跳鼓坛舞分“东庆、南走、中盘、北挂、西拐”五个阶段进行,表现了瑶胞从生产生活、男女相爱、交合生育、儿女成群到老年西逝的整个人生旅程。
新宁八峒瑶族跳鼓坛七天的祭祀仪程如下:
第一天,上午备坛请圣,清扫鼓堂地,立盘王像,备祭品及设坛的各项材料。下午,准备“启圣”、“飞报”法事,恭请诸神。
第二天,立神坛,在祭祀场地鼓堂地,结竹为寮,以128�d草绳、36个竹桩将鼓堂地围成两圈,立四门五楼。接着宰杀猪羊,血祭众神,行“庆盘王”、“庆傩公傩母”法事,演傩戏,内容为东山老爷与南山小妹在洪水之后,兄妹成婚,繁衍人类的故事。
第三天,法事后“起桥”,法师率傩公和三男三女“走娘家”,请圣母驱瘟祛灾。请“和神”化解人间纠纷、恩怨。“走娘家”人马行至各寨各户,直至傍晚,才返回鼓堂。
第四天,做“三朝庆贺”法事,意在请娘娘回峒保佑瑶家平安、五谷丰登;对歌,歌的内容多为“风流歌”。
第五天,行“降龙伏虎”法事,其中有“立梅山”、“跳梅山”等全套法事。这里的梅山同样分为三峒,分别为上峒“红骑大坛”、中峒“骑虎大坛”、下峒“磊石大坛”。
第六天,“祭盘王”、“跳鼓堂”、“造船”、“游五海”。
第七天,“收瘟送圣”。先举行“开天煞”法事:登上刀梯最高一级后,法师持“月斧”砍自己的前额,血洒置于地面的酒碗之内,供消灾之用。接着,由两男童抬“瘟船”游乡,至各家贴符咒,收瘟殓殃。然后回鼓堂地,行“走长风”法事,载歌载舞辞圣送神。
新宁八峒瑶族跳鼓坛是一首记述瑶族先人跋山涉水、举族迁徙后在八峒瑶山“伐木见山,垦地造田”的民族史诗,是中华民族现存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具有较高的人类学、民族学价值。(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