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一代武冈人嘴里,傩戏被称作鬼戏,是最古老的一种祭神跳鬼、驱瘟避疫、表示安庆的娱神舞蹈。清代被称为“湘中五子”的武冈人邓绎有过这样绘声绘色的描述:“里门咚咚喧大鼓,诸巫齐作胡旋舞,大巫喃喃如唱歌,小巫屡舞还婆娑。巫歌巫舞令神喜,神君欲来满堂起。主人敬神百不扰,如天之福姿汝求。黄羊为牲白犬血,一一神前遍罗列。东方响明灯烛辉,纸钱悉悉随风飞。诸神醉饱出门去,明日迎神向他飞。”由此可见,武冈傩戏约在清代中叶已盛行境内。
武冈傩戏的起源始自唐代。相传一位侯王闻知民间有两位法术高明的巫师,便想对其功力进行一番试探,于是在王宫修建了地下宫殿,将东宫、西宫娘娘及十八美女和七十二侯请至宫殿内吹拉弹唱、载歌载舞。一日,候王对被邀进宫内的两名巫师说,近些日子这里吵闹不休,两位大师有何本领将这些妖声妖气灭绝?巫师凝神片刻,听见曼歌曼舞之声不绝于耳,于是摸出法具,口念咒语,划出一碗名“雪砂水”的巫水,再喷洒而出,顿时,整个宫殿万籁俱寂。侯王大惊,一边差人送走巫师,一边亲自下到地下宫殿探个究竟,结果发现地下宫殿形同冰窖,寒气逼人,所有吹拉弹唱、载歌载舞者已被冰冻得不能自已……翌日,侯王吩咐将地下宫殿内以炭火烧旺,再次将巫师请来。两位巫师掐指一算,恳请侯王,如果灭绝了这些“妖声”,决不能珠连自己九族。得到侯王应允后,便一剑刺入地层,结果地下宫殿内所有人头全部分离落地。侯王无意制造的这起“冤案”,使得所有死者冤魂不散,冤屈之声长久不绝于耳。侯王愧意深重,之后,不得不再请来这两位巫师,在宫廷内进行七天七夜的祭祀,以慰藉所有的冤魂。这样,当年的巫歌巫舞,像山间的溪水,渐渐漫延下来,自宫廷渗透到民间……
遗憾的是,历经数朝数代的傩戏,到了今天,这股山间的溪水,有了干涸的迹象,当年演傩戏的,如今老的老了,死的死了,年轻的宁肯出去打工,也不再稀罕赚这每场二十来元的演出费,更无心留恋这一古老的传统文化,致使武冈的傩戏,正面临着断代的危机。
武冈傩戏表演分外戏和正戏两种。有些剧目在历史上,剧情和人物较简单,虽然曾经戴面具演唱,但清末以后受地方戏曲影响,部分剧中人逐渐改面具为涂面,节目也逐渐发展为戏曲形式,多用锣鼓伴奏,也增加些许弦乐和高腔曲调。这些节目以娱人为主,减少了娱神的法事,被称作武冈傩戏中的外戏,也叫阳戏。阳戏和正戏截然相反,它形式活泼、轻松,语言诙谐、朴实。题材基本上以人们身边事为主,反映了劳动群众的聪明和智慧。
正戏则是以娱神为主的祭祀活动。演员必须戴傩面具,脚踏罡步,口作傩傩之声以驱鬼逐疫,场面宏阔森严。所有傩面具古朴原始,富有特殊的艺术魅力,加上神意识的宗教魅力,从而为历代人们所喜爱。傩面具着意刻画神�o特征,凝聚着世世代代民间雕塑家的心血,集成丰富多彩的傩面具大家族。这些木头雕塑之作,工艺精细、手法夸张、神气活现,其中忠奸优劣、老少妍陋无不神似。旧时乡民把傩面具奉为“神灵”,开橱和封存傩面具均有一套尊祀仪式,马虎了事不得。
在武冈龙溪镇一个叫龙头桥的地方,就有这种被称之为“活化石”的傩戏流传。
龙头桥座落在离城区7公里处的云山脚下。这里山清水秀,风光明媚,民情淳朴。相传400年前就有傩戏班在村里出现,年年祭祀时演唱,近在本乡,远到跨县。傩戏表演有一定程式,其特点有些类似道教的“踏罡”、“踩灵”等步伐,表演非常古朴、粗犷、夸张、热烈、火暴,剧中人物多系傩神,内容以驱鬼祈福为宗旨,剧情发展按傩仪程序展开。法具有牛角、师刀、牌带、师杖等。剧本的道白、唱词、作功多半来自现实,常托“神�o”之口,教诲、规劝世人。而服装基本上只有两种,一种火红,代表男性;一种深绿,代表女性。服装前后有特殊图案和道教符录等标志,头上用一块一面红一面黑的头巾包扎。
完整的一场傩戏时间必须三天三夜,有始有终。这三天三夜里,武冈傩戏的七种唱腔都要轮流进行演唱。唱,放在白天,音乐极为简单,主要以锣鼓伴奏,人声附和;演,定为夜晚,这时候劳作了一天的人们可以通过观看演出轻松筋骨,驱除劳顿。
至今在山野乡间比较活跃的一支傩戏班子是龙头桥一户姓陈的人家。他的傩面具是他妻子的两位堂兄的爷爷流传下来的。那是一套比较完整又历时久远的文物了,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被省文管部门予以收藏。事后,省文管部门复制了一套完完整整的重新给了它的主人,并给了它的主人三千三百元奖金。从这个时候开始,这个陈姓男人开始跟着主人学习傩戏表演,风里来雨里去,至今二十又二个年头。陈姓男人是龙头桥会傩戏表演不多见的几个人之一了,但是那套有三十六副面具组成的傩面具并不属他所有,每次进行表演,他必须征得它当初的主人的两个后代同意。这是武冈收藏傩面具者中最完整、做工最精致的一套了。
陈姓男人最好的搭档是他的妻子。这些年跟着丈夫四处奔波,技艺进步很快,连老武冈人家喻户晓的剧本《桃源洞》、《打梅山》、《冲傩》、《降仙风》、《迎神曲》等都能与丈夫配合默契登堂表演。用她的话说,要是自家有一套就好了。话里的意思看来还是舍不得那些傩面具的租金。
在过去一些老人的精神世界里,傩戏是占据了比较重要的位置的。这种带有原始宗教色彩和图腾崇拜意识的舞仪,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成了历史悠久的武冈文化中的一种跨时代文化现象,即傩文化。在日常交谈和文学作品中,常有“鬼脑壳”、“鬼崽崽”、“鬼捉起”这样的傩语出现;在很多的风俗习惯中,这种傩文化的痕迹更浓。稍作留意,就会发现新人结婚时,礼物上分别都要摆放“猪头”剪纸花;老人百年去世时,灵柩上都要站立一只纸扎的“仙鹤”;端午节时,各家各户都要洒-酒驱邪;七月半时,家家户户都要举行隆重的“接老客”仪式……统统这些,实质上就是被傩化了的一种社会现象,其生命的渗透力之强不能不叫人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