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扇鼓腔”

河北
🎧  听景点介绍

邢台市信都区西黄村镇徘徊“扇鼓腔”是徘徊村特有的一种将扇鼓舞和戏曲元素完美融合的民间曲艺,已评为邢台市历史文化遗产。

因其表演时主要以乐器扇鼓为唱腔伴奏,边击鼓边舞边发唱腔,故名“扇鼓腔”。相传由古代的巫舞衍变而来,兴起于何年,尚难考证,初步推测至少二三百年历史。

其原始意义可能为求医祈神、问天祭祖,原本主要活跃于春节、庙会、祭祀等重大节庆活动,随着岁月变迁、几经演化,现已变成徘徊村群众重要的文化娱乐活动之一。

徘徊村“扇鼓腔”特色鲜明、特点突出、形式独特,具有地方文化特征和浓郁的农民生活气息,兼具民间性、艺术性、喜剧性,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具体来讲,其艺术表现形式含有“京剧”、“梆子”等戏剧元素,演员表演全部身着戏装,分饰生、旦、净、末、丑等角色,个性张扬、庄谐并重,插科打诨、妙趣横生。

其演唱使用方言,唱腔节奏缓慢拖沓、拖腔明快悦耳,多四句一拖腔,既善叙事,又宜抒情;其唱词为通俗易懂的民间小故事,语言通俗、诙谐、口语化;其伴奏乐器为牛皮扇鼓、锣、鼓、铙、镲、马鞭、大马锣等,交相配合、相得益彰;其舞蹈动作不拘一格、丰富多彩,时而夸张、时而内敛,或滑稽可笑、或潇洒大方、或柔婉动人,极具观赏性和娱乐性;其表演组合形式灵活多变,一般开场为16-32人,可分为2人场、3人场、4人场、5人场、8人场……,既能演绎小情景,又可制造大场面。

其表演对时间和空间要求不高,能够较好适应各种客观环境,不限于一时、不囿于一域,台上台下、田间街头,时时可是表演之时,处处皆是演出之地。

可以说,徘徊村的“扇鼓腔”是流落在民间,具有较高文化和艺术价值的民间艺术“瑰宝”。

徘徊村“扇鼓腔”带有浓重的时代特征和清晰的历史印迹,值得社会各界学习研究。旧社会受封建礼制禁锢,女子多裹脚,也不允许在外抛头露面,所以“扇鼓腔”无论扮演角色是男是女,表演者一律为男子。

文革 这一历史浩劫,让薪火相传的“扇鼓腔”艺术活动一度中断近15年、濒临失传。上世纪80年代初期,社会环境逐渐宽松,“扇鼓腔”艺术重回群众视野。

但人民公社解散后,社会生产模式发生剧变,以家庭为单位的群众开始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了自家脱贫奔小康上,且社会文化娱乐活动开始多元化,“扇鼓腔”开始受到冷遇,几近遗弃、无人问津。由于它“传男不传女”的传统,加上社会环境变迁,这一民间艺术逐渐开始面临失传绝迹的危险。目前,徘徊村原来的“扇鼓腔”男传人仅有5人,其中3人已年过花甲。

直到2008年,为了唤醒“扇鼓腔”这一沉睡的文化艺术,村民赵先书、赵风雷积极奔走,与老传人沟通,破除了“传男不传女”的传统,开始大力培养女演员,为“扇鼓腔”重获新生注入了新鲜“血液”。

目前,徘徊村“扇鼓腔”演员队伍已达到了30人,先后到县、镇及周边村演出85场次,使这一艺术形式为越来越多的人熟识,越来越多的喜爱者加入了学习队伍。

为更好地保护与继承“扇鼓腔”,组织者赵先书先后对前辈遗留下来的旧物进行搜集和妥善保存,又对有关剧本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共整理出《十三月闹四分》、《十四月白马银枪小罗成》、《十二月闹元宵》、《浇花》、《四月八》、《莺鸽对诗》、《二十四孝》、《李三娘研磨》、《李花苦更》、《二十八宿归位》等剧本10余本。同时,聘请村中两名“扇鼓腔”老者为指导老师,分角色对演员进行面对面、手把手传授,精心指导舞蹈动作、确保演员真正学到个中精髓。

关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联的京津冀景区

关联的世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