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漫泗州城传说
历史的真实
清澈温驯的淮河,蜿蜒千里来到江苏。淮河之畔,洪泽湖之首,有一座周长九里三十步(约4245米)、城墙高二丈五尺(8米多)、有5座城门的古老静谧的城池――泗州城。隋炀帝开通济渠修筑大运河,渠从泗州城中过,它又成了“水陆都会”,平添了三分喧闹七分富裕。民谣云:“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便是这座古城的写照。
然而淮河在公元1128年却遭到了黄河的洗劫,也连累到泗州古城。
黄河在历史上大致有三个变迁的时期。公元前2000年至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黄河从河北、山东入渤海。公元1128年,南宋任命杜充为东京留守。这时金兵来犯。面对金兵的金戈铁骑,杜充想到一个“水淹三军”的办法。他在滑州(今河南滑县)挖开了黄河之堤。滚滚黄河水,从滑州李固渡喷涌而出。这黄河水,非旦没有阻止住金兵进攻的步伐,反而一改由北入渤海的水道,转而向南,抢夺淮河水道,由江苏入了黄海。由此,历时728年的“黄河夺淮”的灾难史开始,人民吃尽了黄河泛滥的苦头。此时期水利史称黄河南流期。最后,清咸丰五年(1855年)至今,黄河再回到北边,从今天的河道入渤海,是为再北流期。
黄河,每年带着16亿吨泥沙而来,以4亿吨泥沙沉积于淮河,堵塞了大运河这条朝廷的经济生命线。于是,明代总理河漕的潘季驯提出了“蓄清刷黄济运”的方略,即在与淮河相接的洪泽湖东岸的高家埝筑起大堤(即现在的洪泽湖大堤),提高淮河水位;使淮河的清水从清口处倒灌黄河,冲刷黄河带给大运河等的泥沙。这样,便可达到“济运”――保证朝廷经济大动脉大运河畅通无阻的目的。但在洪泽湖东岸筑堤,提高淮河水位,就决定了洪泽湖西岸的泗州古城被淹没的命运。
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靳辅出任河督,再行“蓄清刷黄”之策,不断提高洪泽湖大堤,最终,洪泽湖成了悬湖。泗州城处在了洪泽湖正常水位之下。
1417年,当时的泗州太守王升带领军民运土填城,所填土方达45920方。他们垫高大街小巷21条及军署民房院基,并助盖民房2000余间。这是在泗州城被淹前人们最后一次大规模地与老天抗争。
清朝康熙十八年(1679年)冬十月,大水先冲开了泗州城外东北处的石堤,决口七十余丈。接着,泗州城城墙西北角忽然崩塌,开口数十丈,大水冲入城中。顿时,泗州城沉没了,遥遥望去,只有普照王寺的僧伽塔和明元大师塔的塔顶还露在水面上。人民或为鱼虾,或四处逃荒。面对着无法抗争的命运,民间开始流传起《水漫泗州》的传说。
传说的经典版本
水漫泗州的传说有几十个版本,其中流传最广的一个被编成了淮剧《水漫泗州》。它后来还被改编成京剧、粤剧、昆曲等,名字叫《虹桥遗珠》。故事是这样的:
洪泽湖里有一位年轻的水母娘娘,她掌管着淮河和洪泽湖水。她美丽善良,给泗州城地区带来了十多年的风调雨顺。泗州城的时太守也是个清官,爱民如子。这样天上地下和谐,百姓生活安康。
这年又是丰收年,泗州城的百姓在元宵节挂起了花灯。水母与侍女珠儿偷偷来到泗州城里观灯,与民同乐。这时,泗州城时太守的儿子时廷芳正要赴京赶考,但经不住僮儿劝说,将船开往洪泽湖边停泊,也到城中看花灯。
花灯盏盏,激起才子无限感叹,时廷芳不禁吟道:“十年风调十年春,全赖水母爱民情。湖波安澜月明日,万民口碑高香心。”忽听得有人如此夸赞自己,水母娘娘不禁偷眼望去,顿时被时廷芳的英俊所吸引。再到湖边,看到湖上漂着的小鹅灯,时廷芳又借景言志:“春好在新绿,鹅雏不惧凉。日上中天时,凌云少年郎。”由此,水母娘娘知道时廷芳是一个有志青年,顿起爱慕之心。她偷偷将一方丝帕扔在时廷芳的眼前,飘然而去。时廷芳拾到丝帕,想到一定是刚才那位小姐所丢,便去寻找。不一会儿,他看到了那位小姐,而此时,有一位道士正在纠缠着她。
这位道士就是泗州城里洪真道观的洪真道人。他行骗江湖,自称无所不能。但某次求雨,违背天规,水母娘娘不肯发雨,让他无地自容。他便对水母恨之入骨。他掐算到水母娘娘元宵节要到城里来,便在半路拦截,要加害水母。
见有人欺负女子,时廷芳挺身而出,亮出太守之子身份,喝退洪真道人。他将丝帕还与水母娘娘。水母娘娘对他更加倾心,便将一颗夜明珠相赠,并嘱他应试后回乡,一定要到虹桥西边岩石旁,敲石边那棵红石榴树,到她家做客。时廷芳一口应承。
时廷芳见过水母后,水母的音容笑貌无时不在眼前浮现,他顿无外出做官之心,所以考试也名落孙山。但十年苦读没有收获,他毕竟也十分惆怅。一路回来,到五月端阳节时,已近泗州,他想起了自己的承诺。虽觉无脸见水母,但还是信守承诺,来到虹桥西的岩石旁。他果然见到一棵红石榴树。他一拍树杆,洪泽湖水顿时向两边分开,珠儿踏水而来,迎接时廷芳和僮儿到了水府。水母在水府的珊瑚阁盛情地接待他。
这时他才知道姑娘原来是水母。他更无地自容。水母并没有看轻他的意思,而是十分理解他的重情重意的心情。她说,我俩何不将现在真实的心意各自写在扇子上呢?于是两人各执笔题字,再展开扇子一看,两人都写的是:“愿为比翼鸟,美煞并蒂莲。”两情一拍即合,当晚水宫中歌舞升平,二人结为夫妻。第二天是时太守六十寿诞,时廷芳必须赶回家去为父祝寿。临别时,他对水母说,到家就禀明父母,三媒六证地来迎娶水母。
不料此时洪真道人又早早到了时府,对时太守夫妇说,这次你儿子并没有高中,原因是因为迷上了一个水妖――洪泽湖的水母。听了洪真道人的话,时太守大为惊讶,将信将疑。时廷芳回来,向父母实情禀告,说没有考中的原因正是爱上了水母,请求父母同意他们的婚事。时太守听罢大怒,责骂他既无大志,又私订终身不守礼数。他让衙役看住公子,又命人马上去大户人家刘家提亲,马上迎娶刘家小姐。这时僮儿见时廷芳没法脱身,自告奋勇,拿了明珠,偷偷跑出时府,前去水府求救。
不料洪真道人早在半道上拦截。他不但抢去了明珠,还打昏了僮儿。僮儿醒来时,天色已黑,而且迷了路。他为救主人,拼死一跃跳入洪泽湖中。听到湖中有好大响声,一直坐立不安的水母马上命珠儿去查看。结果珠儿扶进来湿漉漉的僮儿。
听了僮儿的讲述,珠儿大怒,要发兵泗州。但水母决心用真心去面对公婆。她只让虾兵发一些水阻住刘家小姐的花轿即可,自己带着珠儿赶往时府。
听说水母到了,要见老爷夫人,时太守夫妇心想见到还不知是一个什么样的妖怪,连看都不敢看。待到水母施礼问安,太守夫人偷眼望去,才发现水母是那么一个端庄的大家闺秀。二人才敢回过身来讲话。这时水母提出,夫君时郎病了,她带了灵丹来,想见见时郎。但时太守以“人仙不同道,如何结得婚”为由,不同意相见。水母却婉言解释说:“牛郎织女人与仙,他们情义高于天。凡人向往神仙境,为何神仙不能嫁凡人?”时太守又以水母为妖精,时家为清官,人妖结亲会坏了时家世代清誉作责难。水母则坦然举例:“洪泽湖水三万顷,风调雨顺十年情。你在城中民拥戴,我与公爹同爱民。如果水母是妖精,哪得年年百姓花灯敬。”水母的话,打动了太守夫人,她认为水母是个好女孩,拉住太守耳语说,不如就让儿子与她见一面,我们躲在屏风后面,看看情景再定夺。于是时太守让人带来时廷芳,自己与夫人躲在暗处偷听偷看。看到儿子与水母一片深情,他们认清水母是一位好姑娘。
就在他们走出来要同意儿子与水母的婚事时,洪真道人手提金钹来收水母。水母化作一道金光逃去。
随后,水母率领水族众兵将,来战洪真道人。洪真道人做起法,假传玉帝圣旨,召来二郎神、哪吒、四大天王等天兵天将。水母为爱擂起战鼓,当即水漫泗州。天兵天将杀入阵中,双方打成一团。水母、珠儿虽奋力拼战,但因为没有了明珠,刀枪剑戟中险象环生。这时,时廷芳趁双方混战潜入道观,盗回明珠。他不顾自己不会武功,冒死硬闯战阵。几经周折,最后冲入战阵中心,将明珠递到水母手中。水母当即托起明珠,照耀四方。假圣旨即现原形,天兵天将纷纷撤阵收兵,洪真道人被珠儿擒住,正义昭显。
时太守及全泗州城人民,为儿子时廷芳和水母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在婚礼中,洪泽湖大水渐渐上升,漫过泗州城。泗州城渐渐下沉,成了一个水国。泗州太守及人民,脱离红尘苦海,在洪泽湖下享受着世代安乐的生活。
传说的另外几个重要版本
水漫泗州城的传说还有另外几个重要版本,流传于盱眙一带。
版本一:神妖误,百姓苦。八仙之一张果老,一天骑毛驴经过泗州城。天气干热,毛驴干渴。张果老向水母娘娘要水饮驴。水母娘娘拎来一桶水给他,水母的水桶是连着整个洪泽湖的,本应当有喝不完的水。谁知张果老的小毛驴也是头神驴,它一口气几乎要把水喝光了。水母娘娘怕水被喝光,鱼、鳖、虾、蟹无处存身,急忙去抢水桶,慌乱中碰翻了水桶,水桶里的剩水造成洪水泛滥,淹没了古泗州城。玉皇大帝得知此事,非常气愤,派天神捉住了水母娘娘,将她镇压在了盱眙县宝积山中的琉璃井里。
版本二:贪官黑,水母怒。水母巫支祁爱上赶考举子刘公子,劝其留住水宫。但刘公子有志为民造福,且志在必得,水母挽留不住,只得与之虹桥分别。她临别赠宝珠一颗,称遇难时可向水母呼救。刘公子进入泗州城,连考三场,结果他的试卷竟被受了贿的考官偷换与他人,因而名落孙山。刘公子出城后,无颜回家,遂投淮河自尽,变成“苦娃”鸟,鸣叫不已(淮河、洪泽湖周边有种水鸟整日“苦哇”“苦哇”鸣叫不停,人们称此鸟为苦娃鸟)。水母闻讯,愤恨泗州城贪官,当即挑来一桶天水,要水漫泗州以示报复。上天急派张果老骑小黑驴前来阻止,未等张果老赶到,水母已将一担水泼出,结果酿成特大洪灾,使泗州沉没,十万生灵葬身水底。观音怪水母因个人爱情伤及无辜,擒住水母,将其锁押在盱眙境内的龟山山洞里,至今未予释放。
版本三:母子情,深似海。水母娘娘原是小白龙的母亲,因触犯天条被打入淮河冷宫。小白龙长大后,历经万难,得知母亲被囚在淮河。他当即携来东海石欲填平淮河而救母。此举当然违反天规。但他不畏天威,与天兵天将争战,鳞甲俱损,只是未能救出母亲。败阵的小白龙无奈,只好每年农历六月初三前来探母一次。每次来时,他都满怀悲愤,携风带雨,以致每年六月初三淮河都要泛滥成灾……(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