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堰传说
高家堰传说,淮安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文学类项目。
传说渊源
高家堰,古称捍淮堰、唐堰,现通称洪泽湖大堤,是捍卫淮扬地区数千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一道重要屏障,有“水上长城”之誉。
东汉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典农校尉陈登在破釜涧上筑高家堰(又称捍淮堰)成破釜塘,蓄水灌田。陈登所筑的高家堰是当时著名的水利建筑。唐代宗大历年间(公元766~公元779年)在洪泽湖一带置官屯垦,于今周桥一带修筑唐堰。宋高宗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金兵南侵,宋将杜充决开黄河,以水代兵,河水部分南流,由泗入淮。南宋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黄河于河南阳武(今河南省原阳县)决口,分为南北二支,南支冲入泗水,经淮阴注入淮河入海。
明代黄河全流入淮,水量大增,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循捍淮堰、唐堰旧址,在平江伯陈�u主持下,大修高家堰,形成今高家堰之雏形。明嘉靖后期,黄河由开封、徐州一线入泗水,在清口会淮河,致使泥沙增加,淤塞逐渐加重,清口以上淮河两岸的浅宽地形内的自然水域便逐渐扩大,高家堰土堤成为山阳、高宝一带的防洪屏障。明弘治七年(公元1194年),刘大夏筑太行堤阻断黄河北支,后有陆续筑断其他旁流支路,固定由泗入淮。黄河带来的大量泥沙使清口上下黄河河底淤高,淮河失去排水之路,洪泽湖随之扩大。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二月,潘季驯任总理河漕提督军务,他亲赴海口观察,又沿黄、淮、运沿线调查。他认为高家堰是两河关键,提出了“筑堤障河,束水攻沙,筑堰障淮,逼淮注黄,以清刷浊,沙随水去”的主张,把修筑高家堰作为治理黄、淮河的首要任务,筑起了北起武家墩南至越城总长约34.80公里的长堰,切断淮河汊口,抬高水位,强迫淮河专出清口,过门限沙。从此,淮河以高家堰为屏障,全力敌黄,同出清口入海,洪泽湖亦随着高家堰的修筑而成为黄淮下游的特大型水库,为周边地区的灌溉和屯垦提供了便利。
明末清初,高家堰石工长期失修,加上湖面扩大,波浪增强,石工险情不断,损坏十分严重。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三月,靳辅任河道总督,上任后立即对高家堰残破堤岸进行培修,堵塞石工、板工决口34处,并创筑副坝,堵塞流水。雍正七年至九年(公元1729年~公元1731年),朝廷认为高家堰至关重要,连年拨巨款,大筑石工墙,兴修通身石工。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周桥以南,滚石坝南北及蒋坝以北,全用石基砖墙。同治年间,大堤加筑子堰,堰顶高程19米。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黄河北徙,此后大堤停止加高。其后200年间,洪泽湖大堤未发生大的损坏。
高家堰的修筑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与自然斗争的结果,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的祖先留下来的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高家堰的修筑与黄、淮、运的变迁,洪泽湖的形成以及淮河中下游地区乃至全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劳动人民与自然斗争的过程中,催生了众多与之相关的民间传说,在高家堰所在地淮阴地区广为流传。
主要内容
在众多的有关高家堰的传说中,以下几个传说流传甚广:
其一:《侯二门传说》
在高家堰长堤上的十堡和十一堡之间,有个妇孺皆知的“侯二门”。过去这里经常决口,官家也将之作为“慎防”之地,严加防范。明时,为了进一步加强防范,官府给当地百姓划定看管堤段,这段险地就近分给了侯二夫妇。分工后,侯二夫妇深感责任重大,日夜不停的轮流看守。这年秋汛时节,险情频现。这天,侯二的老婆给侯二送来了饭菜。侯二正在岸边吃饭的时候,突然发现水中有处正在翻泡打漩,知道漩涡下的堤坝肯定出现了缺口。侯二连忙撂下手里的饭碗,让老婆赶紧鸣锣报警,自己则跳入水中挖泥缺口。侯二的老婆一边鸣锣报警,一边挖泥饼递给侯二。尽管他们尽了最大努力,挖下的泥饼仍然不够堵住缺口使用。眼见缺口越来越大,侯二情急之下立即用身体堵住缺口,可是一个人的身体怎么也挡不住凶猛的洪水。侯二大急,高喊了一声“快叫人来”,就被卷进了滚滚洪水。侯二的老婆林氏一看,也奋不顾身的跳入缺口……。当官吏和周围的群众闻讯赶来时,侯二夫妇已被洪水卷走。人们感激侯二夫妇的大义献身之举,心怀悲痛,一边喊着“侯二,你回来吧”,一边抢堵缺口。这喊声震撼着天地,回旋在滚滚的淮水浪涛中。
其二:《九牛二虎一只鸡的传说》
传说洪泽湖大堤周围有九只牛、二只虎、一只鸡。在洪泽湖大堤没有筑成之前,这里年年洪水泛滥,给下游的人民带来了极大灾难。明朝开国军师刘基,为了消除水患,给人民造福,便在洪泽湖东岸,建造了一条长达四十华里的洪泽湖大堤。大堤的北头,在现在淮安市淮阴区码头镇的石工头。大堤南头在淮安市洪泽县的蒋坝镇,叫老堆头,又叫螃蟹坝。
洪泽湖大堤工程十分浩大,全部用条石砌成,堤高两丈多,底宽四十多丈,顶宽十丈,大堤里面全以三合土夯建(即石灰、糯米汁与粘土混合而成)。大堤建成后,附近五个县的百姓从此过上了安稳的生活,再也不受洪水的危害了。
九牛二虎一只鸡,是在洪泽湖大堤建成后才安置的。它的位置是在洪泽湖四周的险工地带。第一头牛放在淮安市区东边的大口子附近,至今仍有人把那儿叫做铁水牛;第二头被安放在码头镇的街口;第三头放在淮阴区赵集镇的大堤上;第四头和第五头放在洪泽县高良涧船闸旁边;第六头放在洪泽县城南边的周桥;第七头放在距离洪泽县蒋坝镇五里路的地方,叫五里碑;第八头和第九头牛在洪泽县三河镇附近。
二只虎被安放在淮安市的西边,向码头镇去的方向,有个叫奶奶庙的地方。一进庙门,南北有两个亭子,两只虎就分别被放在亭子里。虎头朝西,尾巴上翘,虎背上压着高达一米多的石碑。相传,在清代,这个碑还受过乾隆皇帝的册封呢。
一只鸡,被安放在淮安市区东边老洋桥口附近,有个叫山西会馆的地方,这只鸡就被安放在山西会馆的正中屋顶上。
这九只牛、二只虎和一只鸡,全用生铁铸造,传说内有金心银胆。其中尤以铁水牛造得最好,每只四千多斤,昂首屈膝伏卧在铁板上,其肩部铸有文字:“维金克木蛟龙藏,维土制水龟蛇降,铸犀作镇奠淮扬,永除昏垫报我皇。”
其三:《铁水牛吃麦子传说》
清朝康熙年间,洪泽湖老堆年久失修,经常倒口,淹了五个州县。康熙皇帝为了保住大堤,消除水患,征集能工巧匠在沿湖老堆铸造了九牛二虎一只鸡来镇水。这些牛、虎和鸡全是金心银胆铁身子,神形逼真,同活的一样。
话说有一年春末,麦子正抽穗的当儿,高堰六堡老堆的麦子大片被牲畜吃掉。一查看,遍地都是牛蹄印子,是谁家牛糟蹋的呢?大家你问我,我问你,问来问去,都说不知道。当地有个叫陈三的庄稼汉,见自家田里麦子被牛吃得最多,心急火燎,当晚他就带着铁叉,藏在麦田边准备捉牛。
半夜时分,只见从老堆上跑下来一头牛,呼哧呼哧奔到麦田,就大口大口地吃起麦来。陈三立刻跳出来追了上去,快要接近牛时,这牛也发现了他,便慌忙地朝老堆上跑。陈三紧追不舍,追到铁水牛旁,吃麦的牛忽然不见了。陈三感到非常奇怪:周围一无树木,二无高秆庄稼,它能躲到哪里呢?莫非见到鬼了?他连忙点着火一照,看见铁水牛嘴里还有半截麦子露在外面,牛蹄上也沾满了鲜土。陈三一下子明白了,原来是这铁水牛干的好事,皇帝指望你镇水保堆,如今你不但不能好好守着大堆,反而糟蹋老百姓的庄稼。我把你的金心银胆挖了,看你还神不神。
于是,陈三回家拿来大锤和钢钻,在铁水牛的背上凿了个洞,取出铁水牛的金心银胆,又砸断了它的两只角。从此以后,铁水牛再也没有吃过庄稼。到现在高家堰六堡堆上铁水牛的牛背上还留有一个四寸见方的洞哩。
其四:《石工头的碣帖碑传说》
传说清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秋,清河知县吴棠要修建淮阴城,可淮阴当地无山,缺石少砖,城墙难建。有人就献计说:附近的高家堰上有的是砖石,干脆把它拆来建城。吴知县一听心中大喜,就派数万人来大堤上拆运砖石。俗话说:拆得容易,造起来难。眼看要拆到石工头了,引起了当地老百姓的恐慌:因为大堤的修造是为防患洪水,而石工头这地方是通往高家堰的拐弯处,地势险要,刘基还曾在此地挥笔写下“慎防”二字命人悬挂示警。如果此处大堤被毁,湖水有可能从缺口漫向堤下五州县,堤下五州县老百姓就要遭殃。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倒了高家堰,清河山阳不见面。”高家堰的砖石不能拆,可是,拆堤是知县旨意,哪个又敢违抗呢?老百姓暗地里都骂吴棠是个不顾百姓生死的昏官。
正当百姓心中恐慌时,来了一位白发苍苍的百岁老人,他银须垂胸,红光满面,手拄一根紫金藤拐棍,肩披一床蓝花被,怀抱一只白公鸡。他看到当地百姓个个愁眉苦脸,心事重重,就问道:“什么事惹得你们如此犯愁?”一位民工就把原委说了一遍。那老汉听后,长叹一声,说道:“大堤本是保民之堤,拆得吗?大家先别急,我自有保堤的办法。”说着,他凑近那位民工的耳朵悄悄说了几句话就走了。那民工依了老人的话,偷偷凿了块石碑,当夜埋进了石工头的大堤里。
第二天,拆堤的民工们挖到了一块刻着“刘基造,吴棠拆,拆到此处拆不得”字样的石碑,便立刻禀报知县吴棠。吴棠看到石碑后惊慌失措,认为这是天意,不可违抗,于是立即传令停止拆堤。石工头到高家堰的大堤就被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后来据那位刻碑的民工说,那位披被抱鸡的老人就是刘基,因体恤百姓而特地来点化百姓保堤的。
除此以外,还有“鱼王撞簖传说”、“老鼋赠黑豆传说”等多篇与高家堰有关且情节完整的传说,并且尚有许多相关传说亟待挖掘整理。(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