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民族传统乐器制作技艺已有二千年的悠久历史,19世纪末20世纪初,朝鲜族乐器的演奏和制作方法随着朝鲜民族的迁入传入我国,新中国成立后得到继承和发展,是研究中国传统民族乐器的珍贵历史资料。2008年,朝鲜族民族乐器制作技艺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朝鲜族民族乐器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构造独特,音色柔和,奏出的音乐以旋律清新、流畅、婉转、轻快以及长短节奏丰富而著称,常用于歌舞伴奏和器乐合奏。目前,常用的朝鲜族传统乐器有30多种,均以竹木管乐器和打击乐器为主,以弦乐器为辅。流传至今的竹木乐器有横笛、筒箫、短箫等,打击乐器有长鼓、圆鼓、龙鼓、手鼓等,弦乐器有伽��琴、玄琴、牙筝、奚琴等。
长鼓,亦称“�E鼓”,长约70厘米,鼓身木质呈圆筒形,鼓的两端粗空,鼓面蒙皮,鼓腰细小而中实。以铁圈为框,系皮条或绳索,可以调整鼓的音高。演奏时,右手执细竹条敲击,左手敲击鼓的另一面。两手节奏交错,技法丰富。在乐队中,将鼓放在演奏者前面的鼓架上,在歌舞中一般将鼓挂在身前。常用于声乐和舞蹈的演奏。
细筚篥(xìbìlì),用细竹管制成,长约25厘米,开有8个按音孔(前7后1),哨长4厘米,双簧。用于独奏和民间歌舞的伴奏。它的装饰性颤音很具有朝鲜族音乐的特色。
伽��琴是朝鲜族传统弦乐器之首,是民族色彩很浓的弹拔乐器,形状近似于汉族民乐器古筝。伽��琴由共鸣箱、琴弦、琴码三部分组成。共鸣箱长150厘米,宽25厘米、中间厚5厘米。质料分别用梧桐树板和桦木板制作。琴线用蚕丝制作。共13根弦,琴弦的两头各固定在琴头和琴尾,在琴头有弦枕。13根琴弦用码子支柱,琴头可以左右移动,调节音阶。伽��琴富有表演力,是善于表达民族柔和情感的民间乐器。因此,伽��琴弹唱是各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表演形式。
短萧,朝鲜语称“单扫”,形制如汉族洞箫,短细,长约35厘米,传统短萧,上端开一吹孔,管身开五个按音孔,可吹奏五声音阶的曲调。解放后改革的短萧,开七个按音孔,有的加键,并在吹孔与按音孔间加镶铜插口,可演奏七声音阶的乐曲。音色柔和高亮。
朝鲜族传统民族虽然保留下来的为数不多,但富有民族民间特色,古色古香,外型大部分保留着传统形态,古朴典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