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门与礼制

🎧  听介绍

宋代诗人郭祥正在《端门肆赦》一诗中写道:“蔼蔼端门紫气浓,卷帘兰麝散和风。星环帝座天澄碧,伞映龙颜日透红。”由此可见,端门是帝王宫殿的标志性意象,同时象征着区分宫城内外的重要分界线。于百姓眼中,端门是皇宫禁地的外在标志,这也暗示了其作为皇城外朝建筑的内在礼制属性。

端门位于天安门与故宫午门之间,其与午门、天安门及两侧内千步廊共同围合成两个纵深感极强的院落,成为进入宫城的前导礼仪序列。以重门高墙形成的压抑、收缩的空间氛围,与午门后豁然开朗的太和门广场形成鲜明对比,烘托天子威仪。

除了皇宫标志的作用外,在“三朝五门”的建筑构想中,端门因位于宗庙、社稷南侧,与“库门”之位相对应,故还承担着存放皇帝仪仗的礼制功能。这一职能发展到清朝,也演化为部分皇宫武库的职能。端门所具备的礼制属性,标志了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皇城内森严的等级制度,是儒家礼制思想的物质体现。端门因此成为皇城外朝中极具象征意味的礼制建筑之一,故又可称之为“仪门”。

明清时期,端门以内布满了房屋,共计100间。据记载,这些房屋分别是六科舍,即史、户、礼、兵、刑、工六部的办事机构所在地,也称之为“六科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