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庙祭祀

🎧  听介绍

明清时期,太庙祭祖有着严格的规制和礼法,内容繁杂而细致,主要包括祭祖祭享制度、功臣配享制度、加封名号制度、昭穆制度、祭祭品制度、后妃庙制等。

  祭祖祭享制度,主要有祫祭和时享两种形式,祫祭是集合皇帝远近祖先的神主牌位于太庙合祭,明清时期一般于每年岁末举行,也有春秋两祭。时享即四时之享,分别于春季的清明、夏季的端午、秋季的中元、冬季的冬至举行。

  祭祀的礼仪繁复隆重,以祫祭为例,正祭于午时开始,各宗庙帝后的神位将被迎接到太祖庙内,皇帝入殿就位,分献官及百官就位,礼乐官指挥敲钟奏乐,乐舞生高唱祭祀之曲并伴之以舞,仪仗整肃、钟鼓齐鸣、韶乐悠扬,皇帝率百官行三跪九拜大礼,代表天下百姓表达对先祖神灵的敬意,为国之未来、天下苍生祈福许愿。功臣配享制度,是宗庙祭祀的一种礼制,天子为劝勉臣下效忠,按照功臣生前职位高低、功绩大小分别设立神主。太庙配享主要在享殿的东西配殿,东配殿供奉满清有功亲王的牌位,包括代善、多尔衮、奕诉等十三人;西配殿供奉满蒙汉文武功臣牌位,包括张廷玉、僧格林沁等十三人。

  加封名号制度,一般包括尊号、谥号、庙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