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
泥塑(北京泥人张)
“泥人张”是一种深得百姓喜爱的民间美术品,自清代道光年间始创,至今已有近两百年历史,以鲜明的特色、独有的艺术价值享誉海内外。泥人张彩塑在艺术上继承了我国古代泥塑的优秀传统,并有所发展和创新。“泥人张”为中国泥塑作品从佛殿神堂步入寻常百姓家作出了重要贡献。传统“泥人张”创作的作品都是放在柜子或架子上的小型欣赏品,属于室内陈列性雕塑,也称架上雕塑。但是当代“泥人张”(北京支)的艺术作品扩大空间至公共空间,成为公共艺术的城市雕塑。“泥人张”(北京支)希望将架上的彩塑作品拓展进入城市雕塑的公共空间,使其进入百姓生活,走入社会各个角落,让得于民的“泥人张”(北京支)在多向空间中还于民。 在泥人张彩塑百年的发展历史上,北京支的繁荣与发展体现了传统艺术在当代文化背景下新的探索成果。形成了造型完整严谨、色彩鲜明淳朴、人物鲜明生动的艺术风格,并追求“以泥雕形、以手塑意、形意抵心”。
面人(北京面人郎)
面人也称“面塑”、“江米人”,是以食用面粉、糯米粉为主要原料的一种传统塑作艺术,它流行于全国各地,深受百姓喜爱。面人多以动物和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及地方戏曲中的人物为题材,基本形制分“签举式”和“案置式”两种。前者多为娱乐儿童的食玩品,造型简略,形态生动;后者则是雅化的陈设艺术品,做工考究,造型精致,还需在原料中混入添加剂作防裂、防虫、防霉处理。面人制作一般先采用捏、搓、揉、掀等手法塑造大体形制,再用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刻画手脚、头面、神情等局部细节,最后加上发饰、衣裙及相关插件,作品即告完成。面人艺术主要依靠走街串巷的游方艺人即兴创作,他们掌握了娴熟的塑造技艺,题材、造型、配色等工艺程式了然于心,顷刻间就能将面团变成神采飞扬的艺术形象。在民间传承发展的面人艺术寄托着广大民众的审美情怀和生活理想,为中国民间历史、习俗和艺术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北京面人郎是北京特有的一种民间面塑艺术,这一技艺系由郎绍安(1909—1992)所创,他曾跟从“面人大王”赵阔明学艺,后形成自己的面塑艺术风格。面人郎艺术题材面广,注重表现现实生活,对三百六十行的情形和各种老北京民俗都有生动的反映。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郎绍安练就了“眼明手快”、“看得准,拿得稳”的捏塑绝技,其作品手法简洁,造型准确,形态逼真,装饰洗练,在北京面塑艺术中独树一帜。1957年,郎绍安之女郎志丽开始随父学习面塑。从艺五十多年来,她继承父亲的技艺特点并加以创新,进一步发展了北京面人郎的面塑艺术。与此同时,她还注意总结父亲的艺术经验,整理出版了《我的面塑艺术生涯——郎绍安》一书。近几年,郎志丽创建了“面人郎艺术工作室”,致力于北京面塑艺术的传承、研究和发展。北京面人郎的面塑作品不仅具有较强的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而且还能为老北京民俗风情和民间手工技艺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面人(面人汤)
面塑是以面粉为材料,采用揉、搓、剪、挑、压、粘、贴等手法来造型的艺术,北京通州“面人汤”的面塑艺术便是其流派之一。 “面人汤”面塑艺术始于清末,其风格流派由近代著名面塑艺术家汤子博先生(1882—1971)创立。汤子博先生以其深厚的艺术功底博采众长,在长期实践活动中,广泛吸收各地雕塑艺术特色,将此前的民间面人由“签举式”面塑玩偶改塑为“托板式”案头面塑,从而使面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民间艺术品。此后,“面人汤”陆续创作出“核桃面人”(在半个核桃中陈列的精微的面塑)、浮雕面塑、悬塑面人和制钱面塑等多种样式。所用材料有面粉以及陶、木、泥等,并采用羊毛、羽毛、丝线、棉花等材料来制作人物及动物的胡须和毛发之类,以加强形似的效果。 “面人汤”的面塑形体完整饱满,造型略作夸张,色彩鲜艳醒目,制作手法多样,注重神气动态,有着鲜明的风格特征。如今,汤子博的次子汤夙国先生继承了“面人汤”的面塑艺术。由于其制作技艺的要求较高,目前仅有两位学生随汤夙国先生学习面塑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