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
围棋
围棋起源于中国,“琴棋书画”之“棋”,指的就是围棋。晋朝人张华在《博物志》中说:“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以闲其情。”就是说围棋是尧发明的,用来教育儿子。《论语》中也提到了围棋游戏,称之为“博弈”,《孟子》中有对于围棋高手奕秋的记载。作为一种传统智力竞技游戏,围棋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围棋棋盘由纵横各19条等距离、垂直交叉的平行线构成,形成361个交叉点,简称为“点”。棋盘上还标有9个小圆点,称作“星”,中央的星又称“天元”。棋子分黑白两色,形状为扁圆形体。正式比赛棋子的数量为黑、白各180枚。对局双方各执一色棋子,空枰开局,黑先白后,交替着一子于棋盘的点上。棋子下定后,不再向其他点移动。轮流下子是双方的权利,但允许任何一方放弃下子权而使用虚着。一个棋子在棋盘上,与它直线紧邻的空点是这个棋子的“气”。直线紧邻的点上如果有同色棋子存在,这些棋子就相互连接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直线紧邻的点上如果有异色棋子存在,此处的气便不存在。棋子如失去所有的气,就不能在棋盘上存在。围棋结构简单,内容却极其复杂,棋理博大精深,文化内涵深邃,充满辩证思维。 围棋空枰开局,对弈进程自简至繁,由浅入深,千变万化,终局后复又空枰,重待来者。这种由无至有、由空至实、周而复始、变化无穷的生存功能推演出无数战略与战术组合,并赢得“千古无同局”的美誉。围棋不仅是一种有趣的竞技运动,而且是一种高级的思维活动,其广阔、深邃的内涵已经构成独特的文化形态。围棋文化以技艺学为主干,以方法学为灵魂,在对弈、心理、棋手道德、文学表现和政治、经济等多方面显示出丰富深厚的底蕴,体现了东方文化的博大精深。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国家的大力扶植下,中国围棋文化研究事业曾达到高潮。当前,面对现代经济与外来文化的冲击,源自民间的传统围棋文化研究环境急遽恶化,急需国家采取有效措施挽救和保护。
象棋
象棋历史悠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和亚洲乃至世界很多地区都有象棋爱好者,是一项普及性比较高的传统智力竞技游戏。棋盘中的九宫象征皇宫,代表皇帝的帅(将)及代表皇帝身边近卫的士只能在九宫中活动,代表大臣的象(相)则只能围绕九宫行走,代表战士的兵(卒)只能前进不能后退。这种布局是中国封建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其对弈过程有教导、学习古代战争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前进,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的象棋以其独特的思维方式、鲜明的竞技特点在世界文化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象棋简单易学,又因变化无穷而易学难精,具有文化、教育、竞技和娱乐等多方面的价值,从古至今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当代国际交往的增加,象棋已经在世界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世界象棋联合会和亚洲象棋联合会的成立将中国象棋的影响扩展到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 尽管象棋具有多种重要功能,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有爱好者,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对传统文化体育项目造成了很大的冲击,象棋这一古老国粹也面临着新的危机,同样有待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