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主题景区

根据您选择的标签主题,文化交互引擎通过AI分类推荐系统为您智能推荐您可能感兴趣的景区
天津古文化街旅游区(津门故里)

  天津市古文化街旅游商贸区位于天津市南开区东北部,北起通北路,南至水阁大街,西起东马路,东至张自忠路,总规划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是一处集民俗文化、旅游商贸、购物休闲、餐饮住宿、健身娱乐于一体的大型旅游商贸区,2005年古文化街荣获了“中国特色商业街”,又于2007年5月荣获了“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殊荣,年接待游客突破千万人次。   古文化街旅游商贸区古色古香,其主街仍然保持着600年前的建筑风貌和基本线型,其建筑风格为仿明清小式建筑;街区走向自然曲直,错落有韵。   街内主要景点包括:天后宫、玉皇阁、通庆里、古玩城、文化小城、美博城、风情水畔餐饮娱乐带等。其中天津天后宫为国家3a级景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元泰定三年敕建。是天津市现存最古老的一座建筑群,是中国北方妈祖文化的研究中心和最大的妈祖庙。天津市以妈祖文化为底蕴,已举办了四届中国 天津妈祖文化旅游节,在海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传承妈祖文化、密切两岸交流、宣传天津城市形象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古文化街旅游商贸区是各地游客感受天津民俗、感悟天津民风、体验天津民情的最佳旅游地区,是各地游客来津旅游的必到之地,已成为天津市的一张富有魅力的“城市名片”。

北京爨柏景区管理中心

爨柏景区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总面积46.6平方公里,2009年斋堂镇通过整合地区资源注册成立了北京爨柏景区管理中心并正式对外开放。景区涵盖了您非常熟悉的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爨底下,京西石头村——双石头,军户古乐——柏峪村,百姓人家——黄岭西村。 爨柏景区是以古村落文化为代表的旅游度假休闲胜地,它具有历史文物、建筑、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历史文化研究价值,是北方建筑艺术的瑰宝,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市政府分别授予: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最具有旅游价值古村落、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等称号。 爨柏景区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有明代的老村遗址、清代的壁画、甲午战争立功捷报、二战时期被日军烧毁房屋的废墟、抗日哨所遗址、五十年代的标语、六十年代的标语、七十年代的标语,有古道、古井、古庙、古戏台、使人们感悟历史,信步其中,如同品尝陈年老酒。 爨柏景区现有400余户原住民在此生活,有市级民俗旅游接待户100余户,当您饱览景区风貌之后,还可在明清古宅小住,体验浓郁的古宅风情和百年民俗文化,尝尝农家饭菜,品品清泉山茶,选购特色商品。入夜时分,仰望满天繁星,穿越心灵时空,清晨,在鸟儿欢唱中醒来的您,迎着晨曦,踏着晶莹的露珠,在山间小路走一走,可以忘却往日的浮躁,恢复心灵的宁静。 爨柏景区的四季都是美丽的,春季感受古宅春韵;夏季尽享怡人清凉;秋季陶醉山野秋实;冬季捕捉瑞雪琪景。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爨底下村 爨底下位于北京西部,距京城90公里。村子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是至今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古民居群。古村依山而建,在以龙头山为中心的南北中轴线控制下,将76套精巧玲珑的四合院民居,随山势高低变化,呈扇形向下延展,以放射形态,灵活布局在有限的地基上。村落整体布置严谨和谐,变化有序,俯瞰全貌形似元宝。 爨底下又叫川底下。1958年前叫爨底下,简化地名用字时,为了刻公章好刻,就将 “爨底下村”改成 “川底下村” ,这里的 “川” 无实际意思,只因与“爨”谐音,现在为了恢复原来的爨底下文化历史,将村名又改回叫 “爨底下村” 。 大片的四合院群落,坐落在山沟的北坡,依山就势,随坡起伏,房屋体量不讲划一,地宽则高敞,地狭则底窄,建筑用材,就地取用,宜石则石,宜瓦则瓦,再衬上青山翠谷,丽日薄云,远离喧嚣的市井,避却帝都的荣华,好一处偷闲静心之处。 “爨”字含义 1.据史书《说文解字》记载:“爨”解释为锅灶之下,篱火旺,意为点火做炊。 2.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现代汉语词典》216页记载:①〈书〉烧火煮饭:分爨、分居异爨。②〈书〉灶:执爨。 ③(cuàn)姓。 3.爨底下“爨”的解释为灶的意思。 爨字30笔,会写的写成个爨,不会写的写成一大片(意为笔画全连在一起),为了使这个字好写好记,村民编了个顺口溜:兴(繁体兴)字头,林字腰,大字下边架火烧,火大烧林,越烧越旺。 百姓人家——黄岭西村 黄岭西曾名黄龙西,全村整体布局成“人”字结构,山青、水绿、潭深。这里的山山水水养育了黄岭西几十代人,原以农耕为主的当地村民勤劳朴实、热情好客,保存了大量的旧式传统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在改革开放和新农村建设的今天,该村以百姓人家为主题搞起了旅游,开办了化石展馆、生产农具展馆、生活物品展馆,建起了农家大食堂,组建了红歌演出队,让您在游览的同时既能欣赏红歌表演又能品尝地道的农家美食。来黄岭西古山村百姓人家尽情体验民俗生活。 京西石头村——双石头村 双石头村坐落在京西古道旁,村子整体俯瞰形似凤凰双展翅,由沟内一对巨石而得名,这里处处体现石头文化,正像歌中唱到:“石碾、石臼、石头墙,石头顶上盖间房,石开山门迎远客,石头屋里娶新娘”。村内有鸳鸯石、姊妹石、双悬石、恋人石等多处奇石奇景。 军户古乐——柏峪村 这里是典型的军户村,村北一公里处设有“天津关”(又名天井关),历代王朝在此设关建隘,派兵驻守,旧可通行,今皆囚石垒壁,都指挥史司,拨军把守,天井关于明景泰二年(1451)建有正城、堡城、北过门守口官公廨,直到清末尚有“额外外委领梢人马住防此地。据《宛署札记》记载的柏榆村是由于长城内外,十里之内,不能有植物生长,因此,累年派兵烧山,好端端的一沟柏树、榆树自此消失,只留下书中记载的柏峪(柏榆)村之名。

五峰山李大钊革命活动旧址景区

  五峰山李大钊革命活动旧址位于昌黎县城北5公里五峰山上,五峰山松奇、石怪、境幽、景美,自西向东分别为挂月峰、飞来峰、平斗峰、锦绣峰、望海峰,其中飞来峰最高,海拔507米,这五座山峰峰峰异状,环列如屏,近观如五指插天,远望似五友挽臂。   昌黎五峰山李大钊革命活动旧址1997年被河北省委、省政府确定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0年被列为全国第二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是秦皇岛市珍贵的红色旅游资源。2010年10月被共青团河北省委、河北省少工委列为河北省少先队实践教育基地;2011年4月,被中共秦皇岛市委组织部列为党员“双育工程”教育示范基地;2011年11月被河北省委纪委、河北省委宣传部命名为第二批河北省廉政教育基地;同月,被河北省人民政府、河北省军区命名为“海军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天坛公园

  天坛位于北京市崇文区在永定门内大街路东。原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皇天上帝的场所,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 (1420 年 ), 以后经过不断的改扩建,至清乾隆年间最终建成。天坛占地达 273 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祈年殿、圜丘、 皇穹宇、斋宫、神乐署、牺牲所等。1918 年辟为公园。   天坛分为内、外两坛,内坛由圜丘、祈谷坛两部分组成,内坛北部是祈谷坛,内坛南部是圜丘坛,一条 360 米长的丹陛桥连缀两坛,两坛的主要建筑就集中在丹陛桥两端,丹陛桥南端有圜丘、皇穹宇,北端有祈年殿、皇乾殿。丹陛桥也称海攫大道 , 是一条巨大的砖砌高台商道,也是天坛建筑的主轴线。在丹陛桥的东侧建有与天坛祭祀功能相适应的附属建筑:宰牲亭、神厨、神库 等。丹陛桥西侧有斋宫 , 斋宫是举行祭天大典前皇帝进行斋戒的场所。外坛为林区 , 广植树木,外坛的西南部有神乐署,是明清时期演习祭祀礼乐及培训祭祀乐舞生的场所。从明永乐十八年 (1420 年 ) 北京天地坛初建成时开始,天坛作为皇帝祭祀皇天上帝的专用祭坛的历史一直延续了 490 余年,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也结束了贯穿中国历史达五千年的祭祀史,专用于为皇帝祭祀服务的天坛从此 " 任人游览 ",1918 年民国政府将天坛辟为公园,实行售票开放。1951 年北京市政府组建了天坛管理处,1957 年天坛被列入北京市第一批古建文物保护单位。1961 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津水上公园

  水上公园位于周邓纪念馆南侧,始建于1951年,占地面积125.55万平方米,其中陆地面积49.79万平方米,水面面积75.76万平方米,绿化面积达35万平米,园林花木近200个品种,是天津市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公园。建园近60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关怀下,经过几代园林建设者的辛勤耕耘,形成了风光秀丽、水波粼粼的风景名胜区。1991年被评为津门十景之一“龙潭浮翠”。2004年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09年,水上公园经过大规模景观提升改造,定位为“北方西湖,水上四季”。并于2009年7月6日对外免费开放。   水上公园由三湖五岛构成(东湖、西湖、南湖;春岛、夏岛、秋岛、冬岛、瀛岛)。环湖绿树成荫,湖面荷花吐艳,玉带碧水之间众岛与眺远亭遥相辉映;七座石拱桥与多处仿明清建筑争相媲美;三处明清式长廊镶嵌绿荫之中,姿态婀娜,引人入胜;“水景长堤”、“水晶广场”多姿水景,步移景异,诱人眼帘;盆景园、神户园、水生植物园风格独具,美不胜收;翠堤览胜、桃柳宜春、秋宇清霜、冬宜雪韵等景观区域季相突出,风貌宜人。胜似西湖美景珠落津门。   水上公园游乐区,以“津门小迪斯尼乐园”著称。其间,“过山车”、“激流勇进”、“摇摆锤”、“空中飞人”等大型游艺机惊险刺激、回味无穷。湖面上,仿古龙舟、高速快艇穿梭其中,近300余条各式游船尽享水上美景。   水上公园文化底蕴深厚。建国初,谢觉哉老人曾二次乘船夜游湖面;上世界60年代,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来津并在水上公园下榻;李鹏总理与朱镕基总理曾来公园游园赏菊。   今日之水上公园已经成为白天赏心悦目,夜晚五彩缤纷,让人留连忘返的津门游览胜地。

暖泉古镇

  暖泉古镇位于河北省蔚县最西端,东距蔚县城12公里,西与山西广灵县接壤,全镇辖16个行政村,占地57.3平方公里,是一个由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所交融衍生的北方古镇。   2003年8月,暖泉古镇被河北省文联、省民协授予“古居民俗之乡”,2005年11月,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选公布为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11年被评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现为国家AAA级景区。

山海关

山海关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中国万里长城的形象代表之一。 山海关景区位于秦皇岛市区东部15公里处,建于明洪武年间(1381年),是万里长城的最东端,是一座防御体系完整的城关,历史上曾是重要的军事要塞。 山海关是万里长城的起点,又有"天下第一关"之称,是中国名胜古迹荟萃、风光旖旎、气候宜人的历史文化古城和旅游避暑胜地。主要景区有长寿山景区、鳄鱼湖、角山长城、老龙头、孟姜女庙、孟姜女苑、悬阳洞、燕塞湖。  游览山海关主要是参观东门镇远楼,即“天下第一关”。该座城门高约13米,分为上下两层,造型美观大方,雄壮威严,登上城楼,一边是碧波荡漾的大海,一边是蜿蜒连绵的万里长城,令人豪气顿生。楼西面上层檐下,悬有“天下第一关”匾额,是明代书法家肖显所写,笔划遒劲雄厚,与城楼规制浑然一体。在山海关城楼附近,还建有长城博物馆,展出与山海关长城有关的人文历史、军事活动情况和文物等。 2007年5月8日,秦皇岛市山海关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历代帝王庙

  北京历代帝王庙始建于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它是明清两朝祭祀三皇五帝、历代帝王和文臣武将的皇家庙宇,1996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代帝王庙始终以三皇五帝为祭祀中心,体现了三皇五帝崇高的祖先地位;庙中入祀人物不断增多,到清乾隆时期,在景德崇圣大殿内供奉三皇五帝和历代开国帝王、守业帝王188人的牌位,在东、西配殿供奉历代文臣武将79人的牌位。清代建有关帝庙,单独供奉关羽。   历代帝王庙占地2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整体布局气势恢宏,显示了皇家庙宇的尊贵和气派,为中国古建筑精品。

社稷坛

社稷坛位于故宫西南,紧邻中轴线与太庙呈对称格局。建筑群平面呈南北稍长的长方形,由内外两重坛墙围合成环套式院落。内坛为礼仪祀空间,中心有一重方形内墙围绕,内坛墙与内墙四面各开一门,中央为祭坛。内坛西南角设神库与神厨,西墙外设宰牲亭建筑群。外坛种植古612棵,营造出幽静的皇家祭坛氛围。此外,外坛区域还营造出颇具中国传统意趣的园林景观,西部堆看假山两处,西南部为形态自由的池塘,围绕池塘建有水榭、唐花坞等建筑。社稷坛是保存最为完整的中国古代皇家祭祀太社和太稷的礼仪建筑群,通过外坛、内坛、内三重坛墙营造出富于层次变化的神圣祭祀氛围,内坛为祭祀空间的核心。自南向北,沿内坛居中轴线依次排列有南坛门、南星门、社稷坛祭坛、北棂星门、拜殿、戟门、北坛门等建筑。步入内坛后可见内墙,内的正中央为社稷坛祭坛。内墙以北为拜殿。戟门位于拜殿正北,形制较拜殿略低。北坛门在明清时期是礼仪祭祀路线的入口,因而较南门形制更高。社稷坛是明、清两代祭祀社(土地)与(五谷)的场所的。祀社、稷二神的意义不仅限于对于土地与五谷本身的崇拜,而是以此表现对国家疆土的重视,具有祈祷国家根基稳固、繁荣昌盛、疆土完整的延伸意义。祭祀社稷强调土地和五谷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影响,从而将国家和社会秩序与人地关系紧密联系起来。社坛于近现代成为公园,是北京最早转变为城市公园的皇家坛庙,至今仍作为公园对外开放。社稷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最初内坛中仅建有祭坛。明代先后增建了宰牲亭、神库神厨、拜殿与载门,形成的格局保存至今,清代仅对主要建筑进行过修缮。1914年10月10日,社稷坛作为中央公园对公众开放,是北京最早转变为城市公园的皇家坛庙,见证了北京中轴线公众化历程。1928年,中央公园改名为中山公园,至今依旧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