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您选择的标签主题,文化交互引擎通过AI分类推荐系统为您智能推荐您可能感兴趣的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
料器(北京料器)

北京料器是流传于北京的一种琉璃艺术。清代康熙年间,皇帝命工部在北京琉璃厂设置御厂,制造料器供奉内廷,时称“官料”、“御琉璃”。清王朝衰落后,料器制造由宫廷转入民间,形成浓郁的北京特色。北京料器制作对艺人的要求很高,它以低熔点的琉璃为原料,不用模具,也没有图稿,全凭镊子、剪刀进行手工操作,一次成形。料器制品质地莹润,做工精细,色彩斑斓,玲珑剔透。北京料器有几千种产品,从首饰等日用装饰品到鸟兽、花果、人物雕刻等观赏性工艺品,应有尽有。其中仿玉料器制品几可乱真,令人叹为观止。目前北京料器从业者人数极少,只有一位工艺大师。由于技术难度大,学艺时间长,从艺者寥寥,这门传统民间工艺有失传之虞,亟待保护振兴。

中医诊法(王氏脊椎疗法)

王氏脊椎疗法是清代皇宫御医治疗脊椎、脑疾的一种传统中医保健疗法。它综合了传统中医内病外治、祛邪扶正的方法,调动人体自身修复机能的作用,是防、治一体化的中医保健疗法。   王氏脊椎疗法起源于清代顺治(1644—1661)年间。当时民间中医王汝清从军医治箭伤,由于其疗效高而留在宫中成为御医。乾隆年间,王汝清的后代王昭恩又被召入宫中成为御医。清末时该疗法散落民间。民国后,王氏传人继续行医,其疗法始终未断传承,目前王兴治已是第十三代传人了。   王氏脊椎疗法的治疗原理主要是循经取穴、药物渗透和推拿按摩。根据中医“经脉所通,主治所及”原理,以人体阳经为主,阴经为辅,辨证施治。通过穴位弹刺,达到“药入邪出”的目的。该疗法将竹子制成竹罐作为给药工具,利用竹子本身清热解毒、散风除湿的功效,与配方药物合力以达到最佳疗效。并通过高温、高压使药液充分注入、贮于竹罐体;利用拔罐时产生的负压,使药液有效渗入人体。   王氏脊椎疗法历经三百多年的传承与发展,其文化内涵、制作工艺与治疗技术积淀深厚,亟待得到更好地保护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