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主题景区

根据您选择的标签主题,文化交互引擎通过AI分类推荐系统为您智能推荐您可能感兴趣的景区
拉贝河畔克拉德鲁比礼仪马车养殖与训练景观

该遗产位于易北河(拉贝)河泛滥平原,土壤为沙质,有牛轭湖和河岸森林遗迹。土地结构和功能用途(牧场、草地、森林、田野、公园)、道路网络、林荫道、成排的树木以及孤树、水道网络、农庄建筑群以及包括这些组成部分之间的功能关系和联系在内的整体构成——所有这些都充分满足了巴洛克式克拉德鲁伯挽马的繁殖和训练需求,这些挽马曾在哈布斯堡皇室的仪式上使用。景观的构图是景观艺术刻意处理的证据。该遗产是两种文化景观的结合的罕见典范 - 活生生的有机景观,其主要功能占主导地位,而人造景观则采用法国和英国景观建筑的原则精心设计和创造,是专业装饰农场 - ferme ornée 的杰出典范。皇家种马场成立于 1579 年,其景观自那时起就一直用于此目的。

加勒古城及其防御工事

加勒由葡萄牙人在 16 世纪建立,在英国人到来之前,加勒在 18 世纪发展达到顶峰。加勒是欧洲人在南亚和东南亚建造的防御城市的最佳典范,体现了欧洲建筑风格与南亚传统的交融。

张自忠故居

张自忠旧居这是一座砖木结构的两层西式楼房(局部三层),楼前面用立柱支撑上下两层内廊,楼两侧有对称的外凸多边形房间。1936年张自忠以“庆安堂”名义买下这块空地建成此楼。房子立面处理遵循现代简约风格,采用天津地方材料,造型朴实无华。张自忠是抗日战争中牺牲在前线的官阶最高的中国将领,身后被追授为陆军上将。周恩来为张自忠题写的悼词说:“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中国抗战军人之魂”。

天津邮政博物馆

  天津邮政博物馆展览面积约为1500平方米,分“序厅”、“邮驿与其他通信组织厅”、“邮政厅”、“集邮厅”四大展厅。展示内容从时间跨度上分为5个阶段,即古邮驿时期、近代邮政创办时期、大清邮政时期、中华邮政时期、人民邮政时期。展厅通过文字、实物、照片、塑像等展示方式,介绍了天津邮政百余年的历史变迁,展示了邮政行业独特的文化魅力。   天津邮政博物馆是在大清邮政津局旧址上(今天津市和平区解放路111号)上辟建而成的。这座欧式风格建筑,历史上曾是清代海关试办邮政时海关邮局及“大清邮政津局”的所在地,旧称“津海关拨驷达局”,是当时海关邮政的总部。“大清邮政津局”大楼是近代中国邮政史上珍贵的建筑文物,是中国近代邮政创建和发展的历史见证。   天津邮政博物馆的馆藏包括了秦汉时期的“车辙石”、唐代的“砖画”、近代邮政创办初期的“总理衙门”实寄封、中华邮政时期的“运邮马车”等珍贵文物,以及大量邮票和集邮品,其中不乏中国首套邮票大龙邮票等历史珍邮。这些文物的展出将使天津邮政博物馆在展品内容上、展出规模上位于全国前列。天津邮政博物馆也是天津地区唯一一座行业性质的博物馆,对宣传和塑造邮政文化,提升邮政品牌形象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010年10月9日,天津邮政博物馆将正式落成、开放。邮政博物馆的建成,可以为集邮爱好者提供一个参观学习的场所,成为天津一处新的旅游景点。在塑造近代中国邮政发源地天津形象的同时,也将以邮政独有的方式进一步扩大中国邮政在海内外的美誉度和影响力,提升邮政的整体品牌形象。

天津瓷房子

  瓷房子天津市和平区赤峰道72号,是天津有一幢举世无双的建筑,它的前身是历经百年的法式老洋楼,它的今生是极尽奢华的“瓷美楼奇”。   该建筑被人们称为:一座价值连城的“中国古瓷博物馆”。这座“瓷房子”是天津市赤峰道一座用多件古董装修而成的法式洋楼,由瓷房主人张连志亲自设计。   瓷房子的前身是栋法式小洋楼,有100多年的历史,原来的主人是位中央财政大臣,大臣走后,它成了银号,解放后,它又成了天津市和平区工商局。它是赤峰道72号,左边的70号是“晋商”乔铁汉故居,右边的78号是张学良故居。后来工商局迁新址,就把它闲置了十多年。直到2000年张连志把它买下来,它才又开始了成为瓷房子的历史。   2002年9月,张连志斥资3000万元将一座百年小洋楼买下,决定将它改建成一座瓷楼,弘扬中华民族的瓷文化,建一座瓷文化的纪念碑。   最初,张连志只是想着把屋檐贴上瓷片就够了。2005年,张连志出席天津出席亚欧财长会议的的时候,到华蕴博物馆吃饭,被一面镶嵌了古瓷碎片的墙给震慑住了,受此启发,张连志于是想,如果把房子全部贴上古瓷,效果可能会更惊人。于是他把收藏多年的唐三彩、宋元官窑、明清珍品全拿了出来,变成了举世无双的建筑材料。   2007年9月,瓷房子正式对外开放,马上成为天津市的地标建筑。2007年9月,瓷房子正式对外开放到2014年,张连志一直在对瓷房子做不停的补充,最近的一次是在2009年1月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