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您选择的标签主题,文化交互引擎通过AI分类推荐系统为您智能推荐您可能感兴趣的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关主题景区

根据您选择的标签主题,文化交互引擎通过AI分类推荐系统为您智能推荐您可能感兴趣的景区
赫德比和丹尼维尔克边境考古建筑群

海德比考古遗址由一座商业中心(或贸易城镇)的遗迹组成,其中有道路、建筑物、墓地和可追溯到公元 1 世纪和 2 世纪初的港口的痕迹。它被丹尼维尔克的一部分包围,丹尼维尔克是一条穿过石勒苏益格地峡的防御线,石勒苏益格地峡将日德兰半岛与欧洲大陆的其余部分分隔开来。由于海德比位于南部法兰克帝国和北部丹麦王国之间的独特位置,它成为欧洲大陆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之间以及北海和波罗的海之间的贸易枢纽。由于其丰富的、保存完好的考古材料,它已成为解读维京时代欧洲经济、社会和历史发展的重要遗址。

卡霍基亚土丘州立历史遗址

卡霍基亚土丘位于密苏里州圣路易斯东北约 13 公里处,是墨西哥以北最大的前哥伦布时期定居点。它主要在密西西比时期(800-1400 年)有人居住,当时占地近 1,600 公顷,包括约 120 个土丘。它是一个复杂的酋长国社会的典型例子,有许多卫星土丘中心和众多偏远的小村庄和村庄。这个农业社会在 1050 年至 1150 年之间的顶峰时期可能有 10-20,000 人。该遗址的主要特征包括僧侣土丘,这是美洲最大的史前土方工程,占地超过 5 公顷,高 30 米。

乔伊鲁科蒂亚

乔伊罗科蒂亚新石器时代遗址是公元前七千年至四千年的遗址,是东地中海最重要的史前遗址之一。遗址的遗迹和发掘出的文物为了解这一关键地区人类社会的演变提供了许多线索。由于遗址仅部分被发掘,因此它成为了未来研究的绝佳考古储备地。

布鲁塞尔大广场

布鲁塞尔大广场是一座风格极为统一的公共和私人建筑群,主要建于 17 世纪末。该建筑生动地展现了当时这个重要政治和商业中心的社会和文化生活水平。

苏库尔文化景观

苏库尔文化景观包括山上的希迪(酋长)宫殿、俯瞰下方村庄的梯田、神圣的象征以及昔日繁荣的钢铁工业的大量遗迹,这些都十分完整地体现了一个社会及其精神和物质文化。

中国地质博物馆

中国地质博物馆,以历史悠久、典藏量大、珍品率高、陈列精美、科研成果丰硕称雄于亚洲地学博物馆。不仅具备典藏、科学研究、社会教育三大传统功能,而且富有时代特色,融科普、教学、学术交流、观赏、休闲于一体,社会影响日益广泛。 中国地质博物馆创建于1916年,在与中国现代科学同步发端、发展的历程中,积淀了丰厚的自然精华和文化遗存,以典藏系统、成果丰硕、陈列精美称雄于亚洲同类博物馆,并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中国地质博物馆收藏地质标本20余万件,涵盖地学各个领域。其中有蜚声海内外的巨型山东龙、中华龙鸟等恐龙系列化石,北京人、元谋人、山顶洞人等著名古人类化石,以及大量集科学价值与观赏价值于一身的鱼类、鸟类、昆虫等珍贵史前生物化石;有世界最大的“水晶王”、巨型萤石方解石晶簇标本,精美的蓝铜矿、辰砂、雄黄、雌黄、白钨矿、辉锑矿等中国特色矿物标本,以及种类繁多的宝石、玉石等一大批国宝级珍品。 中国地质博物馆在开展藏品科学研究的同时,长期从事地层古生物学、矿物岩石学、宝石学和博物馆学研究并取得累累硕果,特别是在早期脊椎动物学、昆虫学以及辽西热河生物群等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果受到国内外科学界的广泛关注;以系统精美的宝石陈列,独到的宝石研究成果,持续的社会推广活动,带动和引导了当代中国宝石科学研究、知识普及和市场消费。 中国地质博物馆长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教育活动。创刊于1981年的《地球》是中国唯一的地学科普杂志,一年一度的全国青少年地学夏令营已成为社会教育活动的重要品牌,科普讲座、科普巡展、科普咨询等各种地学科普活动连绵不绝,使中国地质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先后被评为“北京市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青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和“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 该馆前身为原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地质矿产博物馆,现馆大楼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四羊肉胡同15号,1958年竣工,为这一地区的标志性建筑。大楼6层,总高约36米,东西长40米,南北长70米,建筑面积近11000平方米,建筑风格稳重大方。 2001年启动馆史上规模最大的修缮改造工程,历时三年,以建设“国内一流,国际著名”的现代化博物馆为目标,贯彻落实“以人为本、观众至上”建馆理念,耗巨资、精设计、善管理,硬件设施整体升级,陈列展览全面创新,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建成名副其实的国土资源事业的窗口和青少年素质教育地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