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
天坛神乐署中和韶乐
中和韶乐源于中国古代雅乐,又名郊庙乐,是一种将礼、乐、歌、舞融为一体的典礼音乐。它是明清两朝举行祭祀、朝会及宴飨活动时所使用的音乐,也是中国古代最具典型意义的宫廷音乐,历史源远流长。因中国古人信奉“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尊雅乐为“华夏正声”,故历朝历代的中央政府均设立专职官员和职能部门负责有关音乐事宜。明初,太祖朱元璋将雅乐更名为中和韶乐,清朝沿用至今。中和韶乐的主要特点是:五声音阶的运用;一字一音,保存和延续了先秦雅乐的特征;八音具备;有乐必有歌;突出钟声磬韵,体现“金声玉振”的特色。 天坛神乐署位于天坛外坛西部。创立于明初,它是明清两朝的礼乐学府,是培养乐舞生和演陈礼乐的场所。初名神乐观,清乾隆十九年改为神乐署。 中和韶乐在中国古代的发生、发展经历了历代传承,直到清朝灭亡,中和韶乐才归于沉寂。20世纪80年代,随着对中国传统文化重新认识,中和韶乐逐渐复苏。2004年9月天坛神乐署修复完成,天坛成立专门机构负责神乐署的管理和保护。
口技
口技属乔装类杂技项目。口技是演者巧妙运用唇、齿、喉、舌四个部位的运动发声,以及鼻腔和胸腔的共鸣,来模拟鸟鸣兽啸乃至世间万物声响的艺术。 口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述:孟尝君从秦难中逃脱,得益于鸡鸣狗盗的帮助,说明早在两千三百多年前已有口技艺人模仿鸡鸣报晓的技能,并已达到以假乱真的水平。明清以来北京口技大为发展,无论是“明春”当众表演的“学禽鸣”,还是“暗春”在屏帐里模拟世间生活场景的“隔壁戏”都有精彩段子传世。清光绪年间,被人们称为“(北京)天桥一绝”的“百鸟张”学禽鸣丰富多彩,小者有黄鸟、红子、珍珠鸟、凤头额以及麻雀等;大者有百灵、画眉、布谷鸟、啄木鸟、山喜鹊、黑枕黄鹂、白鹳、鹭鸶、丹顶鹤等,能以假乱真,引来真鸟交鸣。还能模仿金鸡报晓、草鸡孵雏、鸽子喷窝、寒鸭戏水等音响,无不惟妙惟肖,具有很高的技艺功力。 近百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变,尹士林(艺名“开口笑”)及其传人周志良(艺名“孙泰”)、周志成等对口技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将明春、暗春、隔壁戏综合运用,从传统的八尺屏障中走出来,登上舞台直面观众表演。在惟妙惟肖模拟其声音的同时,加入了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使口技成为“声情并茂”的表演艺术。孙泰表演的捉蝉、伐木、推小车等表演细腻逼真,幽默动人。他1957年在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获得金奖,从而在北京再度引发演练口技的热潮。牛玉亮、牛玉明等在继承北京口技优良传统的同时拜周氏兄弟为师,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摸索口技发声和运气的科学规律,总结出“循环运气法”和“循环发声法”,为口技的运气和发声开拓了更广阔的气源和声域,进一步丰富了口技表演技法,给观众视听俱佳的艺术享受。 如今电子音响日新月异,传统口技备受冲击,传人稀少,技艺流失,对于原生态口技的保护尤为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