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您选择的标签主题,文化交互引擎通过AI分类推荐系统为您智能推荐您可能感兴趣的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
...
木雕(紫檀雕刻)

传统的紫檀雕刻技艺主要用于传统的明清宫廷家具制作,代表了当时木作工艺技术的最高水平,有着特殊的风格特征。   紫檀雕刻讲究的是手工制作,其雕刻手法多样,融合了线雕(阳刻、阴刻)、浅浮雕、深浮雕、平雕、圆雕、毛雕、透雕等各种技法。作品以木为地,以雕代笔、以刀作画,构图繁茂饱满,刀法刚健豪放,画面深邃幽远。作品的题材广泛,以山水、花卉、鸟兽、博古为主,其图案纹样蕴含着吉祥如意、多子多福、延年益寿、官运亨通等的美好愿望。   紫檀家具使用的榫卯结构雕更是精密巧妙,通体不用一根钉,完全依靠榫卯契合,部件之间密不可分。其工艺之精确,扣合之严密,间不容发,给人以天衣无缝之感,是现代机械工艺所无法企及的。檀雕艺术品的制作要经过木材的烘干、开料、锼锯加工、组装、手工砸膘、雕刻、清地、打磨、打蜡等十几道工序方可完成。一件檀雕作品的制作,少则需要一年,多则需要数年的时间。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大工业进程的发展,机械的制作早已渗透到传统家具制造的每个环节,传统的紫檀雕刻工艺正面临着消亡的危机。

北京绢人

北京绢人是北京特有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品,以丝绢为主制成人形的民族手工艺品,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绢人,是美术人形的一种。民间布制玩具“针扎”、““彩扎”等手工艺品,都和它有着密切关系。 它取材于中国民间故事中的历代仕女,戏剧人物和民族舞蹈造型等题材。 艺人们经过雕塑、彩绘、服装、道具和头饰等十几道工序的精细手工制作,做成栩栩如生的立体人型。 它的头脸和双手都是用蚕丝制作的,它从头到脚,从里到外都选用上等丝绸、纱绢做成,“绢人”由此而得名。

料器(北京料器)

北京料器是流传于北京的一种琉璃艺术。清代康熙年间,皇帝命工部在北京琉璃厂设置御厂,制造料器供奉内廷,时称“官料”、“御琉璃”。清王朝衰落后,料器制造由宫廷转入民间,形成浓郁的北京特色。北京料器制作对艺人的要求很高,它以低熔点的琉璃为原料,不用模具,也没有图稿,全凭镊子、剪刀进行手工操作,一次成形。料器制品质地莹润,做工精细,色彩斑斓,玲珑剔透。北京料器有几千种产品,从首饰等日用装饰品到鸟兽、花果、人物雕刻等观赏性工艺品,应有尽有。其中仿玉料器制品几可乱真,令人叹为观止。目前北京料器从业者人数极少,只有一位工艺大师。由于技术难度大,学艺时间长,从艺者寥寥,这门传统民间工艺有失传之虞,亟待保护振兴。

剪刀锻制技艺(王麻子剪刀锻制技艺)

 清代顺治八年(1651),山西籍王姓匠人在北京经营剪刀,生意兴隆,因其面部有麻子,人称“王麻子”,“王麻子剪刀”之名就此扬名。清代乾隆二十三年(1758)的《帝京岁时纪胜》一书中已有王麻子剪刀的相关记载,说明这一手工产品在当时已成为名牌。   清代嘉庆二十一年(1816),北京宣外大街135号的居太店铺挂出“三代王麻子”招牌。后来,北京以王麻子为招牌的刀剪业作坊不断发展,至1936年已有70家,1956年为68家,从业人员达到400人。1999年,北京栎昌王麻子工贸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王麻子剪刀锻制技艺独特,包括13道炉上工序和13道炉下冷作工序,锻打复合精湛,绝招多,其中的蘸火拌“药”技艺在刀剪行业中独一无二。成品造型厚重大气,质朴自然,具有典型的北方特点,结构独特,剪切有力,可一剪多用。其刃口为熟铁贴钢,锋利异常,好使耐用,不崩不卷,易制易修。   王麻子剪刀锻制技艺是传统锻制工艺的代表,具有很高的技术价值。相关产品现在依然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必备工具,能适应各专业领域的需求。王麻子剪刀锻制技艺的传承方式不拘一格,既可在师徒间传承,又可在亲戚和同乡中传承,如郭恒瑶在粉浆胡同设立“天和兴”,收内弟段春生为徒,即是家族传承的典型例子。目前从事王麻子剪刀锻制的技术骨干陆续退休,技艺传承不力,危机渐显,有必要采取具体措施加强保护。

相关主题景区

根据您选择的标签主题,文化交互引擎通过AI分类推荐系统为您智能推荐您可能感兴趣的景区
拉绍德封 / Le Locle,制表城市规划

拉绍德封/力洛克制表业城镇规划所在地由两座小镇组成,它们位于瑞士汝拉山脉偏远地区,彼此相邻,土地不适合耕种。它们的规划和建筑反映了制表师对合理组织的需求。这些城镇于 19 世纪初规划,在经历了大面积火灾之后,它们的存在归功于这一单一行业。它们的布局沿着平行条带的开放式方案进行,住宅和车间混杂其中,反映了当地制表文化的需求,这种文化可以追溯到 17 世纪,至今仍活跃。该遗址是单一工业制造城镇的杰出典范,保存完好,仍然活跃。这两个城镇的城市规划都适应了从家庭手工业的手工生产向 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更集中的工厂生产的过渡。卡尔·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将拉绍德封描述为一个“巨大的工厂城”,并分析了汝拉地区制表业的分工。

大马士革古城

大马士革建于公元前三千年,是中东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在中世纪,它是繁荣的手工业中心,专门生产剑和蕾丝。这座城市拥有不同历史时期的 125 座古迹,其中最壮观的是 8 世纪的倭马亚大清真寺,建在亚述圣殿的遗址上。

圣加仑修道院

圣加尔修道院是加洛林王朝修道院的完美典范,从公元 8 世纪到 1805 年世俗化期间,一直是欧洲最重要的修道院之一。修道院的图书馆是世界上最丰富、最古老的图书馆之一,藏有珍贵的手稿,例如已知最早的羊皮纸建筑平面图。1755 年至 1768 年间,修道院区以巴洛克风格重建。大教堂和图书馆是这个非凡建筑群的主要特色,反映了 12 个世纪的持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