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非物质文化
剧装戏具制作技艺
北京剧装戏具制作技艺出现于清代中叶,它是伴随着京剧艺术的兴起而产生的。剧装戏具分衣、盔、杂、把四项,衣主要指戏衣,盔主要包括头盔、帽子等,杂主要包括髯口、靴鞋等,把主要是刀枪把子等,其中盔头、戏衣和靴鞋三部分制作工艺较为复杂。北京戏装最讲究舞台艺术效果,它优美而夸张的造型、色彩和图案有利于衬托剧中人物的艺术形象。 北京戏装的设计制作涉及京剧服装配饰的各个方面,讲究色彩鲜亮、造型大气、图案丰富,具有技艺规范考究、做工缜密精巧、用料高档华贵、风格雍容大气的特点,为京剧表演增添了光彩。北京戏装适宜于观赏和收藏,在中国传统戏曲服饰及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随着社会的变迁,目前真正能够从事剧装制作的匠师已经不多,大师级人物更是罕见,而且新生力量难以为继,如再不及时保护,这门发展已有百年的传统技艺将面临失传的危险。
地毯织造技艺(北京宫毯织造技艺)
手工羊毛栽绒地毯织造技艺是我国富于民族特色的手工技艺,它将羊毛线盘绕起来打成结扣,栽在由经纬棉线交织而成的地毯底基上,以形成高出的绒面。我国以羊毛线编织地毯约始于新石器时代,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罗布泊地区和民丰县汉墓出土的双股羊毛线栽绒地毯来看,东汉时期地毯编织已经达到了很高水平。唐代宫廷和富豪宅第均铺设地毯。元代,受蒙古族生活方式影响,宫廷设置剪毛花毯作坊等。明清两代,甘肃、新疆、宁夏、内蒙古、北京等地的地毯织造得到迅速发展。 地毯的织造技艺包括设计、织造、平活、剪片(用剪刀将平面图案剪成立体状)、洗毯、整理等环节。织毯的羊毛线有的仍采用古代植物染料加以印染。我国地毯不仅是少数民族生活的必需用品,而且大量出口到海外。地毯的图案吸收了古代青铜器、刺绣、织锦、瓷器等图案的特点,新疆、内蒙古、青海、宁夏、西藏等地少数民族的地毯更呈现出各自不同的艺术特色。 北京手工地毯旧称“官坊毯”,又称“宫毯”。织毯技术西汉时由西域传入我国,到唐代,中原地区的地毯织造已大致成熟。元代织毯业兴盛,出现了大规模的织毯作坊。明代官营织毯机构开始织造高质量的官坊毯,入清以后,北京官坊毯的图案渐渐形成多民族色彩、纹样相融合的艺术风格。 20世纪以来,北京宫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1900年,北京宫毯在法国巴黎世博会上获得金奖。1920年,北京宫毯作坊已有354家,成为中国地毯的主要产地之一。1956年,公私合营的北京第一地毯厂成立,后与地毯三社合并,更名为“西城地毯厂”,1965年又更名为“北京市地毯五厂”。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北京宫毯出口处于鼎盛期,在国际上获得广泛的声誉。 北京手工地毯织造技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织毯使用专业设备,即机梁;二是织毯专用工具和量具;三是织毯按传统可分为抽绞地毯织造和拉绞地毯织造两种技艺类型。北京宫毯生产的工艺流程主要由前期准备、织毯成型、美化整理三个工序组成,其特点是:一、图案设计精细,构思完美;二、选料精心,配线准确;三、加工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北京手工地毯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和北京宫廷艺术的特色,业内称之为“京式地毯”,并在其基础上向民间拓展,使之既存皇家气派,又有民间韵味。 北京宫毯织造技艺一直依靠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目前受现代化地毯工业的冲击,织毯企业举步维艰,后继乏人,织造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需积极进行抢救保护。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是中国海南省黎族妇女创造的一种纺织技艺,它集纺、染、织、绣于一体,用棉线、麻线和其他纤维等材料做衣服和其他日常用品。黎族妇女从小就从母亲那里学习扎染经纱布、双面绣、单面提花织等纺织技艺。母亲们通过口传心授,传授技能。黎族妇女仅凭自己的丰富想象力和对传统样式的了解来设计纺织图案。在没有书面语言的情况下,这些图案便成为黎族历史、文化传奇、宗教仪式、禁忌、信仰、传统和民俗的记录者。这些图案还对海南岛的五大方言进行了区分。黎锦是黎族重要的社交、文化场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一些宗教仪式和各种节日,特别是婚嫁场合。每逢这些重要日子,黎族妇女都会为自己设计服装。作为黎族文化的载体,黎锦的传统纺织技艺是黎族文化遗产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近几十年来,掌握织、绣技艺的妇女人数急剧减少,黎锦的传统纺织技艺正濒临灭绝,急需给予保护。
相关主题景区
阿尔费尔德的 Fagus 工厂
阿尔费尔德的 Fagus 工厂是一座由 10 栋建筑组成的建筑群,始建于 1910 年左右,由 Walter Gropius 设计,是现代建筑和工业设计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该建筑群位于下萨克森州莱讷河畔阿尔费尔德,服务于制鞋业鞋楦制造、储存和发货的所有阶段,至今仍在运营。该建筑群以其开创性的大面积玻璃面板和功能主义美学,预示了包豪斯学派的作品,是欧洲和北美建筑发展的里程碑。
包豪斯及其位于魏玛、德绍和贝尔瑙的遗址
1919 年至 1933 年间,包豪斯运动彻底改变了 20 世纪的建筑和美学思想与实践。魏玛、德绍和贝尔瑙的包豪斯建筑是古典现代主义的基本代表,旨在彻底革新建筑和设计。该遗产于 1996 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最初包括位于魏玛(前艺术学校、应用艺术学校和 Haus Am Horn)和德绍(包豪斯大楼,七座大师住宅群)的建筑。2017 年的扩建包括德绍的带阳台的住宅和贝尔瑙的 ADGB 工会学校,它们对包豪斯的简朴设计、功能主义和社会改革理念做出了重要贡献。
马拉穆列什的木制教堂
这八座教堂是不同时期和地区的一系列建筑解决方案的杰出典范。它们展示了这些狭窄、高大的木结构建筑所采用的设计和工艺的多样性,其独特的高而细的钟楼位于建筑的西端,有单层或双层屋顶,并覆盖着木瓦。因此,它们是罗马尼亚北部山区文化景观的一种独特的乡土表达。
应大皮衣博物馆
应大皮衣博物馆位于天津空港经济区,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是一座现代化智能型博物馆。博物馆力求为不同年龄层的人群交叉展示历史纵深大、时空跨度大的皮衣专业内容。皮衣博物馆收藏了从古典到现代、从中国到欧洲的220余件皮衣藏品,以及多种皮衣制造工具和皮料,这些藏品无不体现了皮衣渊源的发展历史。皮货交易的场景复原,仿佛又把我们带回到了中世纪的乡村市场。形形色色的馆藏就像一本教科书,让我们充分了解了皮衣的演变过程,同时也展现了应大十多年的发展历程。皮衣博物馆是中国皮衣技术、设计、工艺、设备进步的缩影,它将成为皮衣文化的展示中心、皮革服饰研究专业人士的资料中心、服装设计师创作灵感来源的专业博物馆,同时也将成为消费者及皮衣爱好者了解学习皮衣文化知识的科普园地。 皮衣博物馆是一家民营的非盈利公益性博物馆,筹建博物馆不仅是为了展示应大十几年奋斗、发展的历程,凸显应大在中国皮装行业的主导地位,更重要的是为了拯救和保护皮衣文化瑰宝,丰富中国服装文化底蕴,弘扬民族精神,促进与世界服装企业的交流与发展。 可以说皮衣博物馆在天津成立,不仅填补了天津乃至中国在此方面的空白,更是使天津迈向世界级城市和国际时尚之都的重要举措。应大以“创百年品牌”为宏愿,以“世界的应大”为发展目标,皮衣博物馆融合中西服装文化,将是应大迈向国际主流服装品牌殿堂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