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非物质文化
同仁堂中医药文化
北京同仁堂是中国传统医药中闻名遐迩的老字号,始建于1669年,至今已有337年历史。同仁堂从1723年开始“承办官药”直至1911年,在长达188年时间里,同仁堂遵照皇家挑选药材标准、恪守皇宫秘方和制药方法,形成一套严格的质量监督制度,同仁堂与清宫太医院、御药房之间有机的融合和影响,形成了同仁堂中药的特殊风格和传统知识。 同仁堂中医药文化集中体现在“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的价值观,“炮炙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质量观和“讲信义,重人和”的经营理念,“童叟无欺,一视同仁”的职业道德,以及同仁堂的品牌和特有标记,《乐氏世代祖传丸散膏丹下料配方》和《同仁堂虔修诸门应症丸散膏丹总目》,同仁堂传统中药炮制技术,同仁堂的制药特色即传统中医药与宫廷制药的融合,概括为“处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 但是,受西方现代化的影响,同仁堂原有的传统中药炮制技术和制药特色面临着生存发展的困境,传统的制药方法受到束缚,独特的技术面临流失的风险。同仁堂为保护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做着不懈努力,并亟待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保护。
中医传统制剂方法(安宫牛黄丸制作技艺)
中医传统制剂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为原料,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直接用于防病、治病的药品。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剂型有丸、散、膏、丹。千百年来,中医传统制剂在历代医家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特的制剂技术,是祖国传统医学宝库中重要组成部分。同仁堂安宫牛黄丸有文字记载的传承至今已近150年。在这百余年间,同仁堂将自身的制药工艺和清宫御药房制药标准、传统中医药文化和中华文化有机结合,形成了独具同仁堂特色的安宫牛黄丸传统制作技艺。
传统中医药文化(鹤年堂中医药养生文化)
中医学是中国古代社会形成的人体生命之学和人类健康之学,它不仅是一方一药、一技一招的简单积累,而是一种关乎人体生命健康的知识体系。这个知识体系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背景。它以独特的哲学思维、系统的基础理论、丰富的科学内涵和鲜明的人文色彩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它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形态之一,又是传统文化的巨大发展空间。例如恬淡从真的养生之道,冲和中庸的治疗法则,清心内守的性命理念,以人为本的医道准绳,诚信无欺的行业规范,始终贯彻于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的各个方面,成为一切中医药人物、著作、文物、事业的灵魂,也成为今天中医药企事业引以自豪的优良传统和敬业精神。 鹤年堂创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先后由曹萨飒、王圣一、刘一峰等世医家族传承,是北京医药行业现存历史最悠久的老字号。 鹤年堂是中国传统医药的传承者和弘扬者,数百年坚持“生身以养寿为先,养身以却病为急”的理念,形成了以“调元气,养太和”为文化内涵的鹤年堂中医药养生文化。包括“和者鹤寿”的天年观,“阴阳之律,性命之本”的认知观,“终身养生不辍,整体平衡不偏”的整体观,“生命无养,逆之于体”的“天道鹤年”观,“生命无调,体自弱衰”的“人道鹤年”观和“未病常调、将病预调、已病医调”的“以调求和”之法,“节、律、神、和”四字诀的“以神求和”之法及形养术、神养术、药护术、食养术、按摩术等。鹤年堂饮片的传统炮制技术誉满京城,《西鹤年堂参茸醪醴丸散膏丹价目表》中记有694种药品,技艺独特,传承至今,堪称中医药养生宝库。 鹤年堂中医药养生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杰出创造力和旺盛的生命力,也是数百年来祖国中医药曲折发展的历史缩影。鹤年堂中医药养生文化有着数百年的实践基础,是现代生活方式下人们实现健康长寿的有效手段,对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中医药的发展受到西医西药的冲击,保护、发展鹤年堂传统中医药养生文化是弘扬中医药文化的当务之急。
相关主题景区
中药文化博物馆
安国旧称祁州,位于河北省中部平原,因药业发达,素有“药都”和“天下第一药市”之称。得天独厚的传统药业,源于宋,兴于明,盛于清,绵延至今,已逾千年。在中华民族药文化发展史上,这里以厚重的人文底蕴,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中医药文化,成为闻名中外、辐射全国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中药材集散地。博物馆的建成旨在弘扬祖国中医药文化的光荣传统,建设现代化新药都,使中医药事业为造福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白草畔自然风景区
景区的全称为:北京霞云岭森林公园白草畔自然风景区。它包括:白草畔、鲲鹏峡、百里香谷、松林圆城、老道洞、龙骨石堂和杏林苑等七个景点,好称山上八景、山下八景,106处景现。 山上八景为:丁香清泉、亭台赏月、极顶晨光、五指峰秀,云海烟波、京城灯火、千秋古拍、高坪百草。 山下八景是:怒石天降、松海林涛、蚁冢千丘、史前胜迹、鲲鹏展翅、神洞仙道、松林圆城、母子拜龙。 包括山上、山下各8景在内,已命名的景观106处。 白草畔是北京西南第一高峰,经卫星导向测量,准确海拔高度2161米,它与百花山在同一条山脊上,百花山在它的东北方向,相距约7公里,百花山海拔为,1990.7米,比白草畔低约170米,因为白草畔的高度,使景区从山下到山顶具有明显的植被垂直带谱分布规律,即海拔800~1200米为温和的阔叶落叶林和灌丛景观带,海拔1200—1700米为温凉的中山落叶松林、桦林景观带;海拔1700~2100米为冷凉的亚高山灌丛,草甸景观带。 各位朋友都很熟悉丁香花,五月里北京的丁香花正是盛开季节,而在海拔800—1000米高度的四马台村附近,丁香还刚刚打出小花苞,直到6月初才开放,可是当你爬到1400—1500米的山腰上发现那里的丁香才刚出小芽苞,再到2000米山顶时,那里的丁香只是光秃的树枝,连苞还未打呢。6月中旬山下的丁香花已经开,可半山腰处的丁香正是清香四溢,花枝招展,山顶上的丁香刚刚放出红色的花蕾.欢迎各位朋友春末夏初到这里旅游,您可以欣赏到这特有的高山丁香——白丁香、红丁香、爆马丁香的醉人香气和迷人的花姿。 白草畔山顶的海拔比北京平原高出2100多米,山下也比北京高出800多米。因此这里夏天气候凉爽宜人,是避暑度假的好地方。在山腰海拔1680米处是“瑞达”高山度假村,那里夏天的气温比北京低8—9℃;海拔2160米的山顶建有北京市最高的白草畔山顶度假村地下宾馆,夏天比北京气温低11~14℃。 进入白草畔高山草甸会顿觉空气新鲜,凉爽宜人,芳草吐香,百花争艳,离开繁华热闹的城市生活,来到了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恩赐的天堂,脚下已为您铺好绿色如茵的地毯,躺在上面,看着蓝天,数着青山,嗅着花香,那该是多么的惬意。身边的花草中经考察中草药占200多余种,这里是我国北方野生中草药的重要产地。中医文化源远流长。草甸向西100公里处就是历史上逐鹿县的“黄帝城”,据传说这里是“三皇”之一的神农皇帝尝百草的地方,白草畔将成为我国第一座以中医文化为主题的公园,大草甸不单是空中花园,还是中医文化的天然宝藏。 白草畔自然风景区是由白草畔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开发的,它的经济实体单位是四马台村。 四马台村是北京西南角的边远山区,1996年前还是贫困山村,在支部书记张进来同志的带领下,全村党员群众苦干数年使山村初步脱离贫困状态。这山里出煤,通过挖煤积累了资金,解决了全村人的温饱问题。但是煤是不可再生资源,挖一点就少一点,从长远考虑还是要根据山区特点,发挥山区资源优势,发展林果业.张书记提出“以黑养绿”的策略,用挖煤挣的钱来支援林业发展,全村大干三年开辟5000亩仁用杏基地,还栽植近3000亩人工林,使本村森林覆盖率达78.2%。这也是本村在林业方面的一项创举,因此受到上级的肯定。1996年国家农业部确立四马台村为:“全国农村和农业持续发展示范村”,授予张进来同志为全国劳模光荣称号。 1996年、1997年、1998年连续三年被房山政府评为《山区经济十强村》,同年还获得《北京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以及中央组织部颁发的《全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先进党支部》等。几年来获得20多项奖励,四马台村变样了,并投资1700多万元硬化26.7公里,把四马台村与108国道连接了起来,为开发旅游业投资500多万元建了腾马大酒店、汽车可直接开上2100多米的山顶度假村。又投资255万元,打机井一眼、埋设8000多米管道,将海拔1500多米的山泉水引进了村庄,解决了村民和游客住宿餐饮用水。村投资45万元安装了卫星接收设备,架设同轴电缆,使全村各户都能看上有线闭路电视节目。全村已有大多农户安装上程控电话,深山沟里装上了移动转接塔,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直通电话。村里修建了办公楼和能容纳1000多人开会的设备齐全的会议厅。现在村里已按经济发展规划:退耕还林,发展旅游,现人均收入超过万元,提前进入了小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