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非物质文化
中医正骨疗法(宫廷正骨)
中医正骨疗法又名“伤科”或“骨伤科”。在古代农业社会,骨伤的发病率很高,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而当时医疗条件很差,农村边寨交通闭塞,一旦发生骨折,求治十分困难,于是实践出真知,需求出人才,一些大一点的村落和城镇,几乎都会出现一两个医治骨伤的土医生和土办法,正骨疗法成为我国分布广泛、流派纷呈的一种中医疗法。 中医正骨疗法的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骨的生理和骨伤病理按中医理论有独到的认识,二是手法的妙用,三是药物的特色,这三点结合在一起常常形成一种独特的疗法和某个著名的流派。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术交流的广泛深入,中医骨伤疗法有一种趋同倾向,但某些著名伤科专家和著名伤科流派的地域特色、手法特色和用药特色依然存在,与西医骨伤科相比较,中国正骨疗法仍有其独特的优势。 宫廷正骨是以清代上驷院绰班处正骨科为基础,针对跌打损伤等骨科疾患,以手法治疗为主,辅以中医中药及中医器具的纯中医治疗体系。通过五代宫廷御医及现代医师的不断继承和发展,形成了独有的学术流派。 宫廷正骨的主要手法特点是“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法之所施,重而不滞,轻而不浮,“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手法也”。宫廷正骨手法在治疗骨折方面,强调“正、整、接、实”的治疗思想;在治疗筋伤方面,最主要的特点是“轻、柔、透、巧”。 宫廷正骨体系中所使用的实物分为内服中药类(如跌打紫金丹、健骨止疼丸等)、外用中药类(如骨科熥药、跌打万应膏等)和外用器械类(如元书纸排子)。 清末御医夏锡五传人、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吴定寰教授继承并发扬了宫廷正骨的学术思想及文化精髓,广泛结合临床实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和社会效益。欲使这一传统中医疗法冲破单线、单薄的家族传承链条而发扬光大,必须加以保护。
中医正骨疗法(罗氏正骨法)
中医正骨疗法又名“伤科”或“骨伤科”。在古代农业社会,骨伤的发病率很高,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而当时医疗条件很差,农村边寨交通闭塞,一旦发生骨折,求治十分困难,于是实践出真知,需求出人才,一些大一点的村落和城镇,几乎都会出现一两个医治骨伤的土医生和土办法,正骨疗法成为我国分布广泛、流派纷呈的一种中医疗法。 中医正骨疗法的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骨的生理和骨伤病理按中医理论有独到的认识,二是手法的妙用,三是药物的特色,这三点结合在一起常常形成一种独特的疗法和某个著名的流派。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术交流的广泛深入,中医骨伤疗法有一种趋同倾向,但某些著名伤科专家和著名伤科流派的地域特色、手法特色和用药特色依然存在,与西医骨伤科相比较,中国正骨疗法仍有其独特的优势。 罗氏正骨法传承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罗氏中医正骨以手法治疗复位扶正、接骨、续筋、固定和用药的独到之处与西方医学骨科相比有很多超越性的优势,是中国传统医药学骨伤科方面的典型代表,其本身就是中医悠久历史的文化载体,具有很高的历史认识价值和医学研究价值,加强对它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对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促进传统中医骨伤科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为罗氏正骨法的重要传人和杰出代表,罗有明乐善好施、救死扶伤、不求名利的高尚医德同高超的医术得到了世人的广泛认可,被誉为“接骨圣手”、“骨伤科圣手”、“仁心圣手”、“良医仁心”。时过境迁,现在的罗氏正骨法和罗有明中医骨伤科医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压力,急需国家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