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
八卦掌
八卦掌,初称“转掌”,是传统武术中的一个拳种,创自河北省文安县朱家务村人董海川。董自幼好武,云游四方,遍访名师高友,晚年定居于北京,以幼习拳技为基础,取多家武术精华和步式导引锻炼方法,结合易理,创编出了将掌法变换融入绕圆走转之中的八卦掌法。并于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在北京收徒传技。 八卦掌的运动特征是以掌代拳,步走圆形。主要内容包括有老八掌、六十四掌,以及趟泥步、定势转掌等练功方法。还有子午鸳鸯钺、鸡爪阴阳锐、七星竿独门兵械和以械长量重为特点的转刀、转剑。 董海川一生所授弟子大多是带艺投师的。这些弟子又多将八卦掌结合自己所学,从而使八卦掌呈现出诸多风格、流派。其中,就掌型而言,主要分为以牛舌掌为主、以龙爪掌为主两种运动特色。董海川的传人中名手众多,传续较广的有尹福、程廷华、梁振普、张兆东、史纪栋、刘宝珍、樊志涌、刘凤春等。 北京作为董海川首传八卦掌的地方,传承兴盛。1982年成立的北京武术运动协会八卦掌研究会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民间单项拳种研究会。它的成立有力地推动了挖掘、整理和发展八卦掌的工作。
评剧
评剧原名“蹦蹦戏”、“落子戏”,又名“平腔梆子戏”,简称“平戏”,1935年正式使用“评剧”的名称。它流行于北京、天津、河北及东北等地,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1910年前后,以成兆才为首的蹦蹦戏艺人在河北东部滦州一带的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吸收东北二人转、京剧、皮影、大鼓等的唱腔音乐和表演艺术,并在演出中采用全套河北梆子乐器伴奏,形成了评剧的基本样式。在实践过程中,新兴的评剧艺术不断发展完善,日趋成熟。 成兆才是评剧创始人,也是评剧的第一位剧作家,其代表作品《马寡妇开店》、《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等已成为评剧的经典保留剧目。评剧音乐属板腔体,有《尖板》、《搭板》、《大安板》、《小安板》、《三锤》、《导板》、《垛板》、《流水板》等板式,同时还有反调。伴奏乐器分为拉弹类、打击类和吹奏类三种,拉弹类乐器包括板胡、二胡、三弦等,打击类乐器包括板、底鼓、堂鼓、底锣、大锣等,吹奏类乐器包括笛子、唢呐等。评剧唱腔借鉴了京剧和梆子的音乐,分为男腔和女腔两种。 中国评剧院继承西路评剧、东路评剧的传统,演出中保留了许多北京传统文化的内容,同时继承、发展和形成了白(玉霜)、新(凤霞)、魏(荣元)、孙(德福)、马(泰)等艺术流派。天津评剧院也同样实力雄厚,对李(金顺)、刘(翠霞)、白(玉霜)、爱(莲君)四大流派有很好的继承和发展。 随着时代的变迁,评剧的影响力正大大减弱,应当采取措施对它进行必要的保护扶植。
中医正骨疗法(宫廷正骨)
中医正骨疗法又名“伤科”或“骨伤科”。在古代农业社会,骨伤的发病率很高,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而当时医疗条件很差,农村边寨交通闭塞,一旦发生骨折,求治十分困难,于是实践出真知,需求出人才,一些大一点的村落和城镇,几乎都会出现一两个医治骨伤的土医生和土办法,正骨疗法成为我国分布广泛、流派纷呈的一种中医疗法。 中医正骨疗法的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骨的生理和骨伤病理按中医理论有独到的认识,二是手法的妙用,三是药物的特色,这三点结合在一起常常形成一种独特的疗法和某个著名的流派。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术交流的广泛深入,中医骨伤疗法有一种趋同倾向,但某些著名伤科专家和著名伤科流派的地域特色、手法特色和用药特色依然存在,与西医骨伤科相比较,中国正骨疗法仍有其独特的优势。 宫廷正骨是以清代上驷院绰班处正骨科为基础,针对跌打损伤等骨科疾患,以手法治疗为主,辅以中医中药及中医器具的纯中医治疗体系。通过五代宫廷御医及现代医师的不断继承和发展,形成了独有的学术流派。 宫廷正骨的主要手法特点是“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法之所施,重而不滞,轻而不浮,“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手法也”。宫廷正骨手法在治疗骨折方面,强调“正、整、接、实”的治疗思想;在治疗筋伤方面,最主要的特点是“轻、柔、透、巧”。 宫廷正骨体系中所使用的实物分为内服中药类(如跌打紫金丹、健骨止疼丸等)、外用中药类(如骨科熥药、跌打万应膏等)和外用器械类(如元书纸排子)。 清末御医夏锡五传人、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吴定寰教授继承并发扬了宫廷正骨的学术思想及文化精髓,广泛结合临床实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和社会效益。欲使这一传统中医疗法冲破单线、单薄的家族传承链条而发扬光大,必须加以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