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您选择的标签主题,文化交互引擎通过AI分类推荐系统为您智能推荐您可能感兴趣的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
...
剧装戏具制作技艺

北京剧装戏具制作技艺出现于清代中叶,它是伴随着京剧艺术的兴起而产生的。剧装戏具分衣、盔、杂、把四项,衣主要指戏衣,盔主要包括头盔、帽子等,杂主要包括髯口、靴鞋等,把主要是刀枪把子等,其中盔头、戏衣和靴鞋三部分制作工艺较为复杂。北京戏装最讲究舞台艺术效果,它优美而夸张的造型、色彩和图案有利于衬托剧中人物的艺术形象。   北京戏装的设计制作涉及京剧服装配饰的各个方面,讲究色彩鲜亮、造型大气、图案丰富,具有技艺规范考究、做工缜密精巧、用料高档华贵、风格雍容大气的特点,为京剧表演增添了光彩。北京戏装适宜于观赏和收藏,在中国传统戏曲服饰及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随着社会的变迁,目前真正能够从事剧装制作的匠师已经不多,大师级人物更是罕见,而且新生力量难以为继,如再不及时保护,这门发展已有百年的传统技艺将面临失传的危险。

...
六郎庄五虎棍

六郎庄五虎棍,北京市海淀区传统武术,原名忠孝童子棍,据传成立于清康熙年间,素以武术精湛著称。海淀乡六郎庄村位于北京西北玉泉山脚下,紧靠在昆明湖的东南角。村内有张之洞花园、荣禄花园、真武庙、茶棚(是以前去妙峰山碧霞元君庙会香客所建),更有起源于六郎庄村,集历史传说、武术套路、民俗民风为一体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六郎庄五虎童子棍会(创建于光绪年间,更有慈禧太后赏赐的半分銮驾)。 六郎庄五虎童子棍,以民间传说“赵匡胤斗董家五虎”的故事为蓝本,在原有的红脸赵匡胤、黑脸郑子明、净脸柴王以及头根、二根、三根、四根、五根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马童和拉车两个角色。丰富了演员阵容,增加了表演难度的同时提高了观赏性。武场兵器有齐眉棍、梢子棍、长棒、短棒等,还有独具特色的藤牌和双拐。表演时。武场演员技艺纯熟,配合默契,打斗激烈。主要套路据传有72套之多,留存50余套。武场表演时,文场予以配合。 六郎庄五虎童子棍会在1948年以前,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八到丰台药王庙进香献艺。解放后,参加北京市文艺汇演、妙峰山庙会、企业机关的走会和表演。

鼓舞(花钹大鼓)

中华鼓舞多以鼓谱丰富、情绪热烈、底蕴深厚见长,流布全国各地,影响及于全世界。《易·系辞》中有“鼓之舞之以尽神”之语,既形象地反映出中华鼓舞历史的悠久,又提纲挈领地道出了其主要功能。从原始的“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到后世的流风遍及大江南北,华夏鼓舞始终一脉相承,绵延不绝。中华鼓舞形制多样,分布广泛,舞蹈姿态各异,种类千差万别,其中较为典型的形态即有腰鼓舞、蹩鼓舞、花鼓(灯)舞、木鼓舞、长鼓舞、扁鼓舞、铜鼓舞、龙鼓舞、扇鼓舞、黄泥鼓舞、象脚鼓舞、猴儿鼓舞、花鞭鼓舞、竹鼓舞、铃鼓舞、羊皮鼓舞等多种。   花钹大鼓又名“雷音圣会子弟花钹”,俗称“花钹大鼓”,流传于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镇后牛坊村。花钹大鼓起源于清代乾隆年间,为鼓、钹舞高度统一的民间儿童舞蹈品种。在花钹大鼓中,鼓、钹、舞同出一辙,声、情、貌高度统一。鼓既用于指挥,又充当伴奏乐器;钹既参加伴奏,又是舞蹈道具。表演中鼓带钹声,钹追鼓点,音乐节奏以三拍子为主又加以变化,明快活泼、自然灵动。舞蹈以膝颤的律动贯穿始终,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表现出天真活泼的少年儿童特点。   花钹大鼓表演形式灵活多样,舞蹈语汇丰富,可以编排出多种表演套路;表演阵容十分灵活,少则两人,多则上千人;表演顺序不拘一格,时间可长可短,场地也不固定,可在平地表演,可在舞台表演,也可在行进中表演。无论如何变化,各表演套路都可紧密衔接,做到自然流畅、完整统一。   花钹大鼓是民间鼓舞艺术不可缺失的特色分支,具有民间鼓舞艺术和民俗文化方面的研究价值,可以为民族艺术的创新提供依据。花钹大鼓在北京传承已久,清代光绪元年(1875),二次起会后的五代会首分别是郝文亮、高义、郝纯芳、郝春林、高如常和郝维栋。近年来,后牛坊村花钹大鼓因技谱缺乏整理,会首和老艺人年事已高,传承出现危机,亟待抢救。

皮影戏(北京皮影戏)

北京皮影戏早期分为东西两派,东派消亡甚早,现存的西派皮影形成于明代正德年间。1842年满族人路德成继承北京西派皮影艺术,建立了北京祥顺影戏班。此后西派皮影在路氏家族中一脉相传,路德成之子路福元建立福顺影戏班,路福元之子路耀峰又建立德顺影戏班,传到路耀峰之子路景达已是四代,前后历经一百多年。   北京皮影戏形成期长,表现手法独特,表演、声腔、造型等方面有着不同于其他地区皮影的艺术特色。其声腔吸收北方昆曲、京剧、曲艺等的声腔曲调,自成一格,表演细腻夸张,有一些独特的艺术处理手法,如影人照镜子、流眼泪、梳妆打扮等动作细节都表现得十分真切。   随着老一辈艺术家的相继退休和离世,北京皮影戏出现了后继无人的现象。北京皮影戏的主要传承者北京皮影剧团1979年后长期没有自己的团址,也缺乏固定的演出场所,长期负债经营,演职员收入低,生存极为困难。在此情势下,北京皮影戏逐渐陷入濒危境地,传承乏人,慢慢淡出了观众的视野,亟待有关部门制订措施,加以保护。

口技

口技属乔装类杂技项目。口技是演者巧妙运用唇、齿、喉、舌四个部位的运动发声,以及鼻腔和胸腔的共鸣,来模拟鸟鸣兽啸乃至世间万物声响的艺术。   口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述:孟尝君从秦难中逃脱,得益于鸡鸣狗盗的帮助,说明早在两千三百多年前已有口技艺人模仿鸡鸣报晓的技能,并已达到以假乱真的水平。明清以来北京口技大为发展,无论是“明春”当众表演的“学禽鸣”,还是“暗春”在屏帐里模拟世间生活场景的“隔壁戏”都有精彩段子传世。清光绪年间,被人们称为“(北京)天桥一绝”的“百鸟张”学禽鸣丰富多彩,小者有黄鸟、红子、珍珠鸟、凤头额以及麻雀等;大者有百灵、画眉、布谷鸟、啄木鸟、山喜鹊、黑枕黄鹂、白鹳、鹭鸶、丹顶鹤等,能以假乱真,引来真鸟交鸣。还能模仿金鸡报晓、草鸡孵雏、鸽子喷窝、寒鸭戏水等音响,无不惟妙惟肖,具有很高的技艺功力。   近百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变,尹士林(艺名“开口笑”)及其传人周志良(艺名“孙泰”)、周志成等对口技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将明春、暗春、隔壁戏综合运用,从传统的八尺屏障中走出来,登上舞台直面观众表演。在惟妙惟肖模拟其声音的同时,加入了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使口技成为“声情并茂”的表演艺术。孙泰表演的捉蝉、伐木、推小车等表演细腻逼真,幽默动人。他1957年在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获得金奖,从而在北京再度引发演练口技的热潮。牛玉亮、牛玉明等在继承北京口技优良传统的同时拜周氏兄弟为师,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摸索口技发声和运气的科学规律,总结出“循环运气法”和“循环发声法”,为口技的运气和发声开拓了更广阔的气源和声域,进一步丰富了口技表演技法,给观众视听俱佳的艺术享受。   如今电子音响日新月异,传统口技备受冲击,传人稀少,技艺流失,对于原生态口技的保护尤为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