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主题景区

根据您选择的标签主题,文化交互引擎通过AI分类推荐系统为您智能推荐您可能感兴趣的景区
丛台公园

  丛台公园位于邯郸市中华大街头中段,是以武灵丛台为中辟成的一座大型园林,占地面积360亩,园中亭台楼榭,掩映在苍松翠柳中, 山色湖光,倒映出点点轻舟。这里原为武灵王观看军事操演与歌舞的地方,现在成为邯郸人民休息娱乐的重要场所。   现存古丛台为清代同治年间重修,占地1100多平方米,高28米。三层青砖高台的底层南北各有一门,甬道右侧的台墙上还嵌有“滏流东渐,紫气西来”几个大字,丛台的顶部为据胜亭。该亭建于明嘉靖13年(1534年)。为当时据守邯郸兵备杨彝所筑,其意为“据此者胜”。亭上书有“夫妻南北,兄妹沾襟”八字,北门台阶上的大石碑,是乾隆帝游江南路时亲笔书写的诗碑。当中一层有5间大屋,名“武灵馆”,是为纪念武灵王而建。最上一层门额上题有“武灵丛台”几个大字。   丛台湖位于公园正中,面积约40多亩,湖中建成有苑在亭、曲栏桥、西湖亭,望诸榭,湖边建有长廓,假山,花圃,茶亭,饭庄,湖中碧波荡漾,岸边垂柳依依, 或临湖垂钩,或湖泛舟,均有无穷乐趣。   丛台北侧有一座古朴典雅的古董建筑----七贤祠,是后为纪念春秋战国时期杰出人物韩厥,程婴,公追杵臼,蔺相如,廉颇,李牧,赵奢而建成,大殿内七贤的塑像个个形态逼真,栩栩如生。七贤祠西院为历代书家的撰书碑林,在此可以领略书法艺术的风采。   丛台东湖上的望诸榭,是为纪念战国时期限的著名军事家乐毅而建,乐毅原为燕国名将,擅长用兵,他本为魏将乐关羊之后,燕昭王下招求贤时, 乐毅自魏往, 被子留任为亚卿,曾率秦,韩、赵、魏、燕王之师代齐,克城70余座屡立战功,燕昭王死后,燕惠王误信齐人田单的反间计,乐毅被迫交出兵权,出奔赵国,受封于观津,号望诸君。 公园西部为动物园,北部为各类花圃和游泳池,东南部为露天剧场和儿童乐园。

外金水桥

外金水桥桥体的位置与天安门城楼的五座券门以及太庙和社稷坛的南门严整对应,桥体布局、桥面宽度、柱头形式和装饰细节均体现出“择中”的原则。作为进入明清皇城的先导区域,外金水桥是明清两代由皇城通向南郊祭祀的必经之路,也是如今国家举办重大庆典活动的礼仪空间,始终承担着重要的礼仪功能。外金水桥位于天安门南侧的外金水河上,桥体位置分别与城楼门券相对,各桥之间距离基本相同,以北京中轴线对称分布。外金水桥形似玉带,与天安门城楼组合成具有标志性的礼仪空间和形态。外金水桥五座桥身形制基本一致,均为三孔拱券式汉白玉石桥,平面呈中间窄、两端宽的“工”字形,造型别致,而在尺度与装饰细节上又不尽相同,建筑等级从中间向两侧依次降低。外金水桥与故宫太和门前的内金水桥相呼应,自明代至今具有重要的礼仪功能。居中桥体称御路桥,明清时期为皇帝专用。御路桥左右为王公桥,供宗室亲王通行。两端为品级桥,供三品以上的文武官员们通行。与太庙、社稷坛相对应的桥则称为公生桥。今天,外金水桥仍是连接故宫与天安门广场的主要通道。外金水桥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最初仅为三座,经明成化元年(1465年)改建,数量增至七座。现存桥体重建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