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
北京绢花
北京绢花亦称“京花”,是流传于北京市的一种传统彩扎艺术,最早起源于崇文门外花市一带。清代康乾盛世时,崇文门外花庄、花局、花作甚多,周边多数家庭都以扎制绢花为业,逐渐形成了制花、售花一条龙的规模化服务。这一地区由此成为“京花”的集散地,被人称作“花市”,名称沿用至今。北京绢花以丝绸、绫绢、电力纺、洋纺、绉纹缎等为原料,制作时需经过浆料、凿活、染色、握瓣、粘活、攒活、包装等多道工序,制出的成品工艺精湛,形态逼真,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北京过去有“花儿金”、“花儿高”等著名绢花世家,其中“花儿金”是金桂、金文广、金宝顺、金玉林祖孙四代的统称。据《旧都文物略》记载:“光绪间有金姓者,制纸质盆花及瓶花精巧无匹,人呼为‘花儿金’,至今此业尚无出金姓右者。”目前,受时势影响,绢花行业极其不景气,北京绢花厂宣告倒闭,掌握绢花扎制技艺的艺人为数寥寥,名噪一时的北京绢花艺术面临失传的危机,亟待抢救。
风筝制作技艺(北京风筝哈制作技艺)
风筝制作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其渊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墨子和鲁班以木材制成鸟禽状器械,放之能飞,称为“木鸢”。汉代开始以竹篾扎成鸟禽状骨架,上糊以纸,称为“纸鸢”。后来又在纸鸢上附加竹哨、弓弦,放飞时因风吹而引起哨响弦鸣,声音悦耳,如同鸣筝,故称“风筝”。 我国风筝主要产于北京、天津、江苏南通、山东潍坊、新疆拉萨等地。风筝分为硬翅和软翅两种。硬翅风筝骨架不能拆卸,受风力强;软翅风筝骨架可以拆卸装盒,便于保存和携带,放飞时各部件可以自由活动,如“龙头蜈蚣”风筝的龙头双目能转动,利爪能屈伸,鸟禽状风筝可以展开翅翼奋飞云间,金鱼状风筝可以摇头摆尾地缓缓游动,等等。除了这些以外,还有宫灯、花篮等立体状的风筝。 风筝制作工艺聚集多种手工技艺于一体,由扎作骨架、裱糊、彩绘等环节组成,其中扎作骨架最为关键,骨架扎不好,风筝便无法飞起。裱糊除用绫、绢外,一般常用坚韧受风的绵纸。彩绘在风筝制作中也十分重要,不少彩绘精巧的风筝已被作为艺术品收藏。彩绘颜料中可适当加入桃胶,使色泽更加光亮,同时还能起到防潮的作用。 放风筝是我国传统民俗,有益于身体健康。清明时节,风力向上,是放风筝的大好时节。山东潍坊系我国风筝的传统产区,清代潍县(今山东省潍坊市)县令郑板桥曾在诗中描述过潍县放风筝的盛况,有“纸花如雪满天飞”、“好将蝴蝶斗春归”之句。现在潍坊每年都要举办风筝节,以弘扬传统的风筝文化。目前,继承风筝制作技艺对于保护民间手工艺,丰富人民文化生活,增进广大群众的健康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风筝哈是北京著名的风筝制作世家哈氏家族的简称,其制作风筝的历史可追溯到清代末年,至今已有一百六十余年。哈氏家族祖籍河北省河间县果子洼村,因祖辈考中武状元进京。后来家道中落,为谋生在北京琉璃厂开设两间铺面专卖风筝。据《琉璃厂小志》记载:“哈记风筝在琉璃厂中间路北仁威观,近数十年以哈记制售之风筝为最著。”从第一代创始人哈国梁到第四代传人哈亦琦,北京风筝哈制作技艺一直在家族内部传承。 北京风筝哈风筝制作技艺讲究“扎、糊、绘、放”四艺。按结构和对风的适应程度而言,风筝可分为硬翅类、软翅类、硬拍子类、软拍子类、串类、伞翼类和立体类七大类。北京风筝哈风筝制作技艺博采众长,在风筝的骨架结构和绘画艺术上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它用料讲究,造型比例适中,交接严谨,美观大方,构图丰满,繁而不失整齐,简而不失丰富。制成的风筝色泽明快,稳重大方,色彩对比强烈,具备吃大风、起飞快、放飞后既高且稳等特点。 哈氏风筝是精美的艺术品,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也可为研究民间手工艺和民间美术提供重要参考资料。随着时代的演进,人们的文化娱乐方式不断改变,放筝的习俗已逐渐淡化,北京风筝哈制作技艺这项宝贵的民间手工艺也正慢慢被人们所遗忘。目前,此技艺面临着后继无人、技艺失传的问题,急需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