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主题景区
日惹的宇宙中轴线及其历史地标
日惹(Yogyakarta)的中心轴线由哈孟库布沃诺一世苏丹于18世纪划定,自此一直作为政府和爪哇文化传统的中心之一。这条南北走向、全长6公里的轴线以克拉顿(皇宫)为中心,连接起默拉皮火山和印度洋,沿线分布着多个重要文化古迹。轴线体现了爪哇文化中与宇宙有关的核心信仰,包括对生命周期的理解。
正阳门
正阳门是明清时期一组兼具防御和城市管理功能城门建筑群。作为明清北京内城正南门,正阳门是北京内、外城城门中规模最大、形制等级最高的城门建筑,见证了中国传统城市管理方式,是登高眺望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和北京中轴线南段景观的重要景观视点。正阳门坐落于天安门广场南端,由南北纵列的城楼与箭楼两座高大建筑构成,城楼居北,箭楼居南。作为明清两代内城的正南门,正阳门具有极高的国家礼仪象征意义,建筑规模和形制等级高于其他城门,为北京老城城垣结构的标志性建筑。从城楼向北可俯瞰天安门广场,从箭楼上向南可俯瞰前门大街,遥望永定门城楼。作为北京内城正南门,正阳门功能集防御、城市管理与礼仪于一体。正阳门下的御道专供皇帝南郊祭祀、南苑狩猎等活动通行。平日箭楼城门掩闭不开,居民从东西两侧闸楼下的侧门出入。明清两代实行宵禁制度,城门随钟鼓楼的报时而启闭,以实现城市管理。20世纪初,正阳门地区的改造见证了北京中轴线公众化进程。今天正阳门作为博物馆对外开放。正阳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最初仅有城门,明英宗正统元年(1436年)至正统四年(1439年)增筑城楼、瓮城、箭楼以及东西闸楼,并于箭楼以南建造正阳桥与牌楼,明清时期,正阳门曾多次遭到不同程度的段坏而重修,随着京汉铁路正阳门西车站和京秦铁路正阳门东车站相继建成,正阳门地区成为近现代北京对外交通枢织,周边区域交通流量剧增。1914年至1915年,京都市政公所对正阳门地区进行了改造,是北京中轴线上公众化进程的重要见证。1990年和1991年,正阳门箭楼、城楼作为博物馆先后对公众开放。
人民英雄纪念碑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为了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而建设的,它是天安门广场建筑群中第一个选址于北京中轴线之上的纪念性建筑,奠基于1949年,于1952年至1958年建设完成。人民英雄纪念碑采用了中国传统碑碣形式,碑身坐南朝北,面向天安门,由花岗岩和汉白玉砌成。纪念碑下层须弥座束腰部分四面镶嵌八块巨大的汉白玉浮雕,以172个精心设计的人物形象反映了从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历史,从图案设计到雕刻技术均代表了20世纪中叶中国雕塑的最高水平。碑身正面最醒目的部位镶嵌着巨型花岗石,上面镌刻有毛泽东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碑身背面则镌刻着毛泽东主席起草、周恩来总理题写的镏金碑文。碑顶采用上有卷云、下有重幔的小庑殿顶古典建筑样式,形态庄严凝重。
钟鼓楼
钟鼓楼作为北京中轴线北端的地标建筑,地处北京老城商贸街区之中,与天安门、端门、故宫构成的朝堂区域共同组成《考工记》所载“面朝后市”的都城规划范式。建筑气势恢宏,是北京中轴线的重要景观视点,与周围平缓开阔、青砖灰瓦的民居建筑形成鲜明反差。明清时期,钟鼓楼承担着城市计时与报时功能,为重要的城市管理设施,见证了中国古代钟、鼓报时的传统生活方式。
万宁桥
万宁桥位于地安门外大街中部、什刹海东岸,跨越玉河水道,其位置自元代至今未有变化。万宁桥为单拱石桥,由桥体、燕翅、镇水兽、澄清上闸构成。桥面两侧各设16根望柱,高1.6米。望柱下部为四方石柱,上部为石榴形柱头。望柱之间为石栏板。河岸为石砌驳岸,驳岸上设镇水兽,为龙之九子趴蝮,有镇压水位的寓意。万宁桥自元代始建起一直承担着南北交通的重要功能,是北京中轴线与大运河玉河段的交汇点,是玉河水系进入什刹海的重要门户,也是联系城市南北交通的重要桥梁。元至元年间(1264-1294年)在积水潭(今什刹海)东岸建万宁桥,初为木质,后改为石质,并在桥西设澄清闸以调节水位供船只通行。1924年,将万宁桥桥面纵向坡度降低。1952年,万宁桥主体被埋在地下。2000年,结合玉河考古发掘、护岸恢复和河道清淤等工程,对万宁桥桥身和石砌驳岸进行修缮。至今,万宁桥仍是北京中轴线上重要的南北向交通要道。
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竣工于1959年,扩建于2007年,它是代表国家收藏、研究、展示、阐释能够充分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代表性物证的最高机构,是国家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和文化客厅。中国国家博物馆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与人民大会堂以北京中轴线构成东西对称布局。老馆设计时采用了“目”字形为基础的内院式布局,并在西侧入口安排了空廊,和人民大会堂形成“一虚一实”的体量对比,以保证立面尺度、形式与手法的对称。
先农坛
先农坛与天坛东西对称的布局体现出中国传统都城规划对礼仪的尊重与强调。先农坛作为现存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皇家祭祀农神之所,展现出中国传统社会对农耕文化的尊重,承载着明清两代国家祭祀先农的礼仪传统。《礼记·祭统》记载:“天子亲耕于南郊,以供齐盛”。先农坛位于北京老城外城的西南隅,其选址沿袭了南郊亲耕的传统。先农坛与天坛以北京中轴线东西呈对称布局。先农坛分为内坛与外坛。内坛位于外坛的南侧偏西,为长方形院落。坐落于内坛中轴上的太岁殿建筑群,及其南侧的先农坛、精田与观耕台为主要祭祀场所。内坛还设有三组为祭祀活动服务的设施,分别是太岁殿东侧的神仓建筑群、西侧的神厨建筑群、南侧的具服殿。外坛坛墙在历史上呈现与天坛相似的北圆南方形态。外坛还存有位内坛南侧的神祇坛和内坛东侧的庆成宫。先农坛中的主要祭坛皆为方形平面,与天坛圜丘坛和祈谷坛的圆形平面形成对比关系,构成以北京中轴线对称布局而又在建筑形态上形成对比关系的两组国家祭祀建筑群。先农坛内坛为祭祀太岁和先农的礼仪空间,也是皇帝亲耕的地方。外坛则包括祭祀天神地祇的神祗坛以及作为斋宫使用的庆成宫。先农祭祀是中国传统国家礼仪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对农事活动与农耕文化的重视。明清两代,先农坛核心祭祀对象是先农之神(炎帝神农氏)与太岁月将(每年值岁之神与值守十二月之神)。神农氏传说是最早教给中国先民开垦土地、种植谷物的人,为了感谢他后人将其奉为神明,祈愿农业丰饶。在进行先农祭祀时,皇帝不仅要祭拜先农,还需要亲自耕地,宣扬重农、劝农的精神,并观赏王公大臣耕地。先农坛的祭祀活动一直延续至1911年。今天,先农坛作为博物馆对外开放,展示中国古代建筑与先农坛祭祀传统。先农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设时坛内建有先农坛、太岁殿、拜殿、棤田等核心礼仪空间。明天顺二年(1458年)增建斋宫(今庆成宫)。嘉靖十年(1531年)在先农坛南侧修建天神、地祇坛,并在棤田以北建木制观耕台,供皇帝观耕。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重修先农坛祭坛,改木构观耕台为砖构。1915年,先农坛外坛北侧作为公园对外开放,于1918年更名城南公园。1991年,北京市古代建筑博物馆在先农坛内成立。
永定门
永定门曾为明清北京老城外城正南门,是北京外城七座城门中规制最高的一座,展现了北京中轴线上建筑的重要地位,见证了明清城市传统管理方式。原永定门于20世纪50年代拆除,现存永定门为 2005年严格遵循中国文物保护原则重建完成的地标性建筑,以永定门城楼的形象标识出北京中轴线南端的位置,展示出中国古代城楼建筑传统形式与工艺做法,成为眺望北京中轴线南段景观的重要景观视点。永定门是北京中轴线南端点的历史标识,与正阳门南北相望,,是中轴线南段的重要景观节点。永定门历史地点由重建的城楼建筑及南侧瓮城地面标识构成。在永定门上以展示为目的、按原有形制重建后永定门城楼。因瓮城不再恢复,故在城楼南侧场地地面标示出原瓮城位置。同时在城台南立面、北立面、东西端面用白色标点的形式,标示出原来马道、瓮城的位置。所标示的位置和尺寸,真实地反映出历史信息。永定门作为北京外城的正南门,是明清两代城市防御体系和城市管理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礼仪传统组成部分。随着北京外城商贸的兴起,永定门内居住人口不断增加,手工业与商业发达,永定门也成为商贾往来的重要通道。今天,重建后的永定门城楼和瓮城地面铺装明确标识出北京中轴线南端点的位置,准确展示出永定门的历史形制与传统工艺做法。永定门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明朝为加强北京城防御,修建外城,设7座城门,以永定门规制等级最高、体量最大。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在永定门城楼南侧增筑发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增筑发城箭楼。20世纪50年代,为缓解永定门地区交通压力,将永定门城楼和節楼拆除,同时取直疏浚了护城河道,托宽永定门地区道路。2003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永定门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探工作,共试掘长度不一的探沟7条,确定了遗址的四至范围。2004年,永定门重建工程开始,至2005年竣工,工程严格依据考古与历史资料研究成果。重建后的永定门标识出了北京中轴线南端点的位置,
外金水桥
外金水桥桥体的位置与天安门城楼的五座券门以及太庙和社稷坛的南门严整对应,桥体布局、桥面宽度、柱头形式和装饰细节均体现出“择中”的原则。作为进入明清皇城的先导区域,外金水桥是明清两代由皇城通向南郊祭祀的必经之路,也是如今国家举办重大庆典活动的礼仪空间,始终承担着重要的礼仪功能。外金水桥位于天安门南侧的外金水河上,桥体位置分别与城楼门券相对,各桥之间距离基本相同,以北京中轴线对称分布。外金水桥形似玉带,与天安门城楼组合成具有标志性的礼仪空间和形态。外金水桥五座桥身形制基本一致,均为三孔拱券式汉白玉石桥,平面呈中间窄、两端宽的“工”字形,造型别致,而在尺度与装饰细节上又不尽相同,建筑等级从中间向两侧依次降低。外金水桥与故宫太和门前的内金水桥相呼应,自明代至今具有重要的礼仪功能。居中桥体称御路桥,明清时期为皇帝专用。御路桥左右为王公桥,供宗室亲王通行。两端为品级桥,供三品以上的文武官员们通行。与太庙、社稷坛相对应的桥则称为公生桥。今天,外金水桥仍是连接故宫与天安门广场的主要通道。外金水桥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最初仅为三座,经明成化元年(1465年)改建,数量增至七座。现存桥体重建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
社稷坛
社稷坛位于故宫西南,紧邻中轴线与太庙呈对称格局。建筑群平面呈南北稍长的长方形,由内外两重坛墙围合成环套式院落。内坛为礼仪祀空间,中心有一重方形内墙围绕,内坛墙与内墙四面各开一门,中央为祭坛。内坛西南角设神库与神厨,西墙外设宰牲亭建筑群。外坛种植古612棵,营造出幽静的皇家祭坛氛围。此外,外坛区域还营造出颇具中国传统意趣的园林景观,西部堆看假山两处,西南部为形态自由的池塘,围绕池塘建有水榭、唐花坞等建筑。社稷坛是保存最为完整的中国古代皇家祭祀太社和太稷的礼仪建筑群,通过外坛、内坛、内三重坛墙营造出富于层次变化的神圣祭祀氛围,内坛为祭祀空间的核心。自南向北,沿内坛居中轴线依次排列有南坛门、南星门、社稷坛祭坛、北棂星门、拜殿、戟门、北坛门等建筑。步入内坛后可见内墙,内的正中央为社稷坛祭坛。内墙以北为拜殿。戟门位于拜殿正北,形制较拜殿略低。北坛门在明清时期是礼仪祭祀路线的入口,因而较南门形制更高。社稷坛是明、清两代祭祀社(土地)与(五谷)的场所的。祀社、稷二神的意义不仅限于对于土地与五谷本身的崇拜,而是以此表现对国家疆土的重视,具有祈祷国家根基稳固、繁荣昌盛、疆土完整的延伸意义。祭祀社稷强调土地和五谷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影响,从而将国家和社会秩序与人地关系紧密联系起来。社坛于近现代成为公园,是北京最早转变为城市公园的皇家坛庙,至今仍作为公园对外开放。社稷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最初内坛中仅建有祭坛。明代先后增建了宰牲亭、神库神厨、拜殿与载门,形成的格局保存至今,清代仅对主要建筑进行过修缮。1914年10月10日,社稷坛作为中央公园对公众开放,是北京最早转变为城市公园的皇家坛庙,见证了北京中轴线公众化历程。1928年,中央公园改名为中山公园,至今依旧对外开放。
太庙
太庙位于故宫东南,与社稷坛以北京中轴线东西对称布局。这一布局方式强调了礼仪传统于都城规划的重要性,强化了富于秩序性的城市景观。太庙建筑群坐北朝南,院落呈规整的长方形,由内垣墙和外垣墙围合成两重环套式院落。主要祭祀建筑均位于内垣,居中对称分布。外垣东南设牺牲所。外垣种有古柏,现存714棵,氛围肃穆。太庙的核心祭祀建筑分布于内垣区域内,自南向北依次为琉璃门、金水桥、戟门、太庙享殿、寝殿和桃庙。东西配殿、井亭、神厨、神库则对称布置于两侧。坐落于三层须弥座台基之上的享殿尤其雄伟宏大。太庙作为明清两代皇家祭祀祖先的场所,不仅体现出“以孝治天下”的文化传统,更象征着王朝统治权在家族内传递的合法性,成为明清时期中国最高等级宗庙祭祀建筑。太庙三座核心建筑的建设与宗庙制度息息相关,享殿是明清两代皇帝举行祭祖大典的场所,东侧配殿用于供奉有功皇族牌位,西侧配殿供奉功臣牌位:寝殿是平日安放祖先牌位的地方;桃庙则是供奉皇帝远祖牌位的场所。今天,太庙作为劳动人民文化宫对外开放,面向公众举办游园、演出、培训、展览等文化活动。太庙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建时内垣建有享殿与寝殿。明弘治四年(1491年)在寝殿以北建桃庙。而后由于明嘉靖时期国家祭祀制度改变,太庙于嘉靖十五年(1536年)在内垣东西两侧新建昭穇群庙及太宗世室,而后因雷火焚毁,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重建,恢复原“同堂异室”制。清代沿用明代太庙规划格局。1925年后,太庙由故官博物院管理。20世纪50年代以后,太庙作为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对社会开放,面向公众举办游园、演出、培训、展览等文化活动并使用至今。
天安门
天安门是明清两代皇城正门,为进出宫城的前导性礼仪建筑序列与朝堂空间的组成部分,反映了对《考工记》所载“面朝后市”的理想都城规划范式的秉承。天安门也是明清时期颁布诏令及现代举行重大国事活动的场所,是国家礼仪的载体,见证了两千余年王朝统治的终结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天安门处于北京中轴线上,端门以南,南面被外金水河环抱,面朝天安门广场,其城台与皇城墙相连,共同构成皇城的南边界。天安门以城楼为主体建筑,城楼南、北两侧以北京中轴线左右对称建有外金水桥及石狮子华表等。天安门坐北朝南,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城台下设券门五,左右对称券门尺寸自中央向两侧逐次减少。城楼建于汉白玉须弥座台基上,四周有汉白玉栏杆,面阔九间,进深五间,以体现“九五之制”,重檐歇山顶,覆黄琉璃瓦。天安门为明清皇城正门,普通民众不得入内。天安门还承担着重要的礼仪功能,是金凤颁诏、金殿传胪等仪式活动的举办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天安门举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至今,天安门仍是举行重大国家庆典活动的场所。天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经历过数次修缮。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此进行。天安门城楼于1988年后对外开放。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地处北京城中轴线北端,北至清河南岸,南至北土城路,东至安立路和北辰东路,西至林翠路和北辰西路。 奥林匹克公园总占地面积11.59平方公里,分三个区域,北部是森林公园,占地6.8平方公里;中部是主要场馆和配套设施,占地3.15平方公里;南部是已建成场馆区和预留地,占地1.64平方公里。 奥林匹克公园是城市传统中轴线的延伸,意喻中国千年历史文化的延续,集中体现了“科技、绿色、人文”三大理念,是融合了办公、商业、酒店、文化、体育、会议、居住多种功能的新型城市区域,区域内有完善的能源基础、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奥林匹克公园为全世界观众呈现独具匠心的文化景观,包括一条贯穿南北的龙形水系、琳琅满目的雕塑作品、各式精心设计的花卉图案、景观灯柱等。位于地下9米的下沉花园,将中国的广庭、城门等传统元素与现代建筑结合起来,营造出古今交融的时空意境。 奥林匹克公园拥有的之最:亚洲最大的城区人工水系、亚洲最大的城市绿化景观、世界最开阔的步行广场、亚洲最长的地下交通环廊,公园还有最大的庆典广场。 奥林匹克公园着眼于城市的长远发展和市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使之成为一个依托亚运会场馆和各项配套设施,集体育竞赛、会议展览、文化娱乐和休闲购物于一体,空间开敞、绿地环绕、环境优美,能够提供多功能服务的市民公共活动中心。 奥林匹克公园是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心脏,容纳了44%的奥运会比赛场馆和为奥运会服务的绝大多数设施,这些场馆和设施包括:有10个比赛场馆,进行了15个项目的比赛;占地80公顷的奥运村,可供16000名运动员、教练员及其随行人员居住。 在这片12平方公里的区域内,2008年奥运会比赛期间,有鸟巢、水立方、国家体育馆、国家会议中心击剑馆、奥体中心体育场、奥体中心体育馆、英东游泳馆、奥林匹克公园射箭场、奥林匹克公园网球场、奥林匹克公园曲棍球场等10个奥运会竞赛场馆。此外,这里还包括奥运主新闻中心(MPC)、国际广播中心(IBC)、奥林匹克接待中心、奥运村(残奥村)等在内的7个非竞赛场馆。 树阵、跌水、喷泉组成一副优美的中国画卷,开放的外部空间、镂空瓦墙、倒影水池、立瓦铺地为传统空间注入新的表达语言,鼓墙、钟磐塔、排箫、琴幕及青竹长凳组成东方礼乐的优美剧情,――奥林匹克公园下沉花园7处独具中国特色的庭院完美演绎了“开放的紫禁城”。位于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地下9米的下沉花园,其两侧是大型购物中心和地铁的出入口,长达700米的空间由7个庭院串联而成。自南向北分别御道宫门、古木花厅、礼乐重门、穿越瀛洲、合院谐趣、水印长天。7处庭院以中国元素为亮点,充分展示出中国历史与现代的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