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主题景区

根据您选择的标签主题,文化交互引擎通过AI分类推荐系统为您智能推荐您可能感兴趣的景区
塔赫特依巴希佛教遗址及邻近萨赫尔依巴赫洛尔城市遗址

塔赫特巴希(起源宝座)佛教寺院建筑群始建于公元 1 世纪初。由于它位于一座高山的山顶上,历经多次入侵,至今仍保存完好。附近有遗址萨赫尔巴赫洛 (Sahr-i-Bahlol),一座建于同一时期的小型设防城市。

古罗马剧场及其周边地区和奥朗日“凯旋门”

位于罗讷河谷的奥朗日古剧场,其外墙长达 103 米,是所有伟大的罗马剧场中保存最完好的剧场之一。这座罗马拱门建于公元 10 年至 25 年之间,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拱门之一以及奥古斯都统治时期省级凯旋门的有趣遗迹。凯旋门上装饰有纪念罗马和平建立的浅浮雕。

克雷斯皮·达达

伦巴第大区卡普里亚特圣赫瓦西奥的克雷斯皮达达是 19 世纪和 20 世纪初欧洲和北美开明的工业家为满足工人需求而建造的“公司城镇”的杰出典范。该遗址仍然保存完好,部分用于工业用途,尽管不断变化的经济和社会条件现在威胁到它的生存。

Verla 磨木料和纸板厂

韦尔拉磨木和纸板厂及其相关住宅区是 19 世纪和 20 世纪初在北欧和北美蓬勃发展的与纸浆、纸张和纸板生产相关的小型农村工业定居点的一个杰出且保存完好的典范。只有极少数此类定居点至今仍存留。

波雷奇历史中心的尤弗拉西苏斯大教堂主教建筑群

波雷奇的宗教古迹群是基督教最早在 4 世纪建立的地方,也是现存最完整的此类建筑群。大教堂、中庭、洗礼堂和主教宫殿都是宗教建筑的杰出典范,而大教堂本身则以独特的方式融合了古典和拜占庭元素。

华城

18 世纪末,朝鲜国王正祖将父亲的陵墓迁至水原,并在陵墓周围修建了坚固的防御工事,这些工事按照当时一位颇具影响力的军事建筑师的指示进行布置,这位建筑师融合了东西方在该领域的最新发展成果。这些绵延近 6 公里的庞大城墙至今仍保存完好;城墙上有四道大门,并配备了堡垒、炮塔和其他设施。

得土安麦地那(以前称为蒂塔温)

从 8 世纪开始,得土安在伊斯兰时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它是摩洛哥和安达卢西亚之间的主要联络点。收复失地运动后,被西班牙人驱逐的安达卢西亚难民重建了该镇。它的艺术和建筑充分展现了安达卢西亚的影响。得土安虽然是摩洛哥最小的麦地那之一,但无疑是最完整的,而且它基本上没有受到后来的外部影响。

克罗梅日什的花园和城堡

克罗梅日什位于摩拉瓦河上早期渡口的遗址上,坐落在摩拉维亚中部赫里比山脉脚下。克罗梅日什的花园和城堡是欧洲巴洛克式王室住宅及其花园的典范,保存完好,十分完整。

“古梅尔夫”国家历史文化公园

梅尔夫是中亚丝绸之路沿线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绿洲城市。这片广阔绿洲的遗迹跨越了 4,000 年的人类历史。许多古迹仍然可见,尤其是过去两千年的古迹。

会安古镇

会安古城是东南亚贸易港口保存完好的典范,可追溯至 15 世纪至 19 世纪。其建筑和街道规划反映了本土和外国的影响,这些影响共同造就了这一独特的遗址。

卢戈的罗马城墙

卢戈城墙建于 3 世纪后期,用于防御罗马城镇卢库斯。整个城墙保存完好,是西欧晚期罗马防御工事的最佳典范。

马萨达

马萨达是一座崎岖的天然堡垒,雄伟壮丽,位于犹大沙漠,俯瞰死海。它是古代以色列王国的象征,象征着它被暴力摧毁,以及公元 73 年犹太爱国者面对罗马军队的最后抵抗。它是一座宫殿建筑群,采用早期罗马帝国的古典风格,由犹大王希律大帝(公元前 37-4 年在位)建造。环绕纪念碑的营地、防御工事和进攻坡道构成了至今仍保存最完整的罗马围城工事。

霍贾·艾哈迈德·亚萨维陵墓

霍贾·艾哈迈德·亚萨维陵墓位于亚西镇,即现在的土耳其斯坦,建于帖木儿时期,即公元 1389 年至公元 1405 年。在这座部分未完工的建筑中,波斯建筑大师们尝试了后来在帖木儿帝国首都撒马尔罕的建筑。今天,它是帖木儿时期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建筑之一。

沙里索克塔

Shahr-i Sokhta 意为“烧毁的城市”,位于穿越伊朗高原的青铜时代贸易路线的交汇处。泥砖城市的遗迹代表着伊朗东部第一个复杂社会的出现。该城始建于公元前 3200 年左右,在公元前 1800 年之前的四个主要时期都有人居住,在此期间,城市内发展出几个不同的区域:建造纪念碑的区域,以及用于居住、埋葬和制造的独立区域。水道改道和气候变化导致该城市在公元 2000 年初最终被废弃。这里出土的建筑、墓地和大量重要文物,以及由于干燥的沙漠气候而保存完好的状态,使该遗址成为有关公元前 3000 年复杂社会的出现及其之间联系的丰富信息来源。

直隶总督署

  直隶总督署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裕华西路301号,是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清代省级衙署。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保定市廉政文化教育示范基地。   “有官便有衙”,直隶总督署是随着直隶总督的定制而修建的。清朝入关以后,承袭明制,在全国积极推行行省制度,并将总督、巡抚列为一省或数省的众吏之首。地处京畿的明代北直隶随之改为直隶省,直隶总督于雍正二年(1724年)开始确立,直隶总督署于雍正七年(1729)年应时而建。   雍正二年(1724年),驻节保定的直隶巡抚李维钧因政绩突出被破格升任为直隶总督,节制直隶提督以下各官,位于保定城西北角的直隶巡抚署因此升格为直隶总督署,随着直隶总督一职逐渐成为定制,“湫隘庳陋,观瞻不肃”的巡抚署日愈显得不能与官居一品的直隶总督的身份相匹配,雍正七年(1729年),雍正帝特命出差易州的钦天监(清廷掌管观察天文气象,编制历书的机构)监正明图、户部主事管志宁道经保定,专门为总督署选择新址。经过一番认真勘察,最终选中城中参将署,报经雍正帝批准后,直隶总督杨鲲招工选材,公帑修建,自当年三月初四日正式动工,耗时8个月,于十一月廿三日(1730年1月11日)彻底完工。同年继杨鲲之后的署理直隶总督唐执玉在新建总督署正式升堂办公,自此至宣统三年(1911年),历经8帝、182年此处始终作为直隶总督衙署,历任总督坐镇于此,令由此出,演绎了近两个世纪的直隶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