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
评剧
评剧原名“蹦蹦戏”、“落子戏”,又名“平腔梆子戏”,简称“平戏”,1935年正式使用“评剧”的名称。它流行于北京、天津、河北及东北等地,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1910年前后,以成兆才为首的蹦蹦戏艺人在河北东部滦州一带的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吸收东北二人转、京剧、皮影、大鼓等的唱腔音乐和表演艺术,并在演出中采用全套河北梆子乐器伴奏,形成了评剧的基本样式。在实践过程中,新兴的评剧艺术不断发展完善,日趋成熟。 成兆才是评剧创始人,也是评剧的第一位剧作家,其代表作品《马寡妇开店》、《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等已成为评剧的经典保留剧目。评剧音乐属板腔体,有《尖板》、《搭板》、《大安板》、《小安板》、《三锤》、《导板》、《垛板》、《流水板》等板式,同时还有反调。伴奏乐器分为拉弹类、打击类和吹奏类三种,拉弹类乐器包括板胡、二胡、三弦等,打击类乐器包括板、底鼓、堂鼓、底锣、大锣等,吹奏类乐器包括笛子、唢呐等。评剧唱腔借鉴了京剧和梆子的音乐,分为男腔和女腔两种。 中国评剧院继承西路评剧、东路评剧的传统,演出中保留了许多北京传统文化的内容,同时继承、发展和形成了白(玉霜)、新(凤霞)、魏(荣元)、孙(德福)、马(泰)等艺术流派。天津评剧院也同样实力雄厚,对李(金顺)、刘(翠霞)、白(玉霜)、爱(莲君)四大流派有很好的继承和发展。 随着时代的变迁,评剧的影响力正大大减弱,应当采取措施对它进行必要的保护扶植。
冀中笙管乐(白庙村音乐会)
冀中笙管乐流传于北京以南、天津以西,沧州、定州以北的近三十个县市,是冀中平原一带特有的一个鼓吹乐品种,民间俗称“音乐会”,因主要用管子领奏、用笙等合奏,又称“笙管乐”。除笙、管、笛等吹奏乐器外,冀中笙管乐使用的乐器还有云锣、鼓、铙、钹、铛铛等击奏乐器。笙管乐的乐曲分套曲、小曲及独立成套的打击乐三类,其中套曲篇幅长大,结构复杂,是整个演奏曲目的主要组成部分。冀中笙管乐遍布整个冀中平原,这一地域内的农民以村为单位借乐结会,在本地的祭祀、丧葬等民俗活动中演奏,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世代传承。 白庙村音乐会流传于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镇白庙村,以小型乐队形式演奏,属于僧传笙管乐,它与北京潭柘寺的渊源极深。相传明代末年,潭柘寺僧人将寺中乐曲传到白庙,其后又在传承中不断改进,融入道家音乐及民间音乐的成分,从而使白庙村音乐会具有了北京禅乐和民间鼓吹乐的特点。 白庙村音乐会所用乐器分为两类,一类是吹奏乐器,主要有笙、管、笛等;一类是击奏乐器(一律称为“法器”),主要有锣、鼓、铙、钹等。白庙村原藏有古乐谱,内收乐曲一百多首,皆采用中国古老的工尺谱方式记谱。“文革”时期乐谱全部被烧毁,目前仅存有《玉芙蓉》、《翠竹帘》等七十余曲的曲谱,系1985年后由老艺人根据记忆整理而得。 目前白庙音乐会乐队由15人组成,一般由9人或11人表演,管子领头,用小镲控制速度。表演时分前后两场依次坐定,前场由小镲开场,鼓、锣等打击乐器演奏,后场由笙、管子、横笛等乐器演奏,前后两场交替进行,依次循环,直至曲目演奏结束。 白庙音乐会吸收了禅乐和民间音乐的精华,既有清虚的宗教色彩,又有浓郁的地方乡土气息,风格庄严肃穆、豪放高亢。在乡村社会的相关仪式中,白庙音乐会已成为地方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白庙村音乐会乐器破损严重,人员青黄不接,技艺濒临失传,亟待抢救。
民族乐器制作技艺(京胡制作技艺)
民族乐器制作技艺(京胡制作技艺),传统技艺。 京胡,又称胡琴。是中国的传统拉弦乐器,18世纪时末期,随着中国传统戏曲京剧的形成,在拉弦乐器胡琴的基础上改制而成,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戏曲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 早期的京胡,只有一种规格,经过制琴师与演奏者长期实践,根据京剧曲牌的不同,而发展为多种规格,创制了西皮、二黄、娃娃调和拨子等几种专用京胡。放大了低调门京胡的尺寸,以适应京剧音乐发展的需要。
相关主题景区
施瓦本汝拉的洞穴和冰河时代艺术
现代人类在 43,000 年前的最后一个冰河时期首次抵达欧洲。他们定居的地区之一是德国南部的施瓦本汝拉山。从 19 世纪 60 年代开始发掘的六个洞穴中发现了可追溯到 43,000 至 33,000 年前的物品。其中包括动物雕像(包括洞狮、猛犸象、马和牛科动物)、乐器和个人装饰品。其他雕像描绘的是半人半兽的生物,还有一尊女性雕像。这些考古遗址展示世界上一些最古老的具象艺术,有助于阐明人类艺术发展的起源。
天津音乐艺术街
天津音乐艺术街以八纬路为主体,东至津塘路,西至六纬路,南至十五经路,北至十一经路。形成以八纬路为轴心,以天津音乐学院(南北两院)为核心,延伸辐射周边地区的音乐艺术文化产业市场。 以音乐器材租售、音像图书、音乐制作、音乐艺术培训为主体,同时汇集形象设计、服装道具、灯光音响、文化用品等相关业态,发展文艺演出、礼仪庆典、文化艺术交流、艺术咨询、文化中介代理等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