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编织
上海
🎧 听景点介绍
芦苇编织技艺,纵观全国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就浦东而言,也有680多年的历史。在元代的下沙盐场,早已运用芦苇“起盖灶舍”。明清到解放初,南汇县的住房条件很差“中部半瓦半草,东部以草房为主”,光绪年间前来垦荒的移民,住的是用芦�t卷成的“环棚舍”、睡的是芦编床、围的是芦编墙、扫地用芦花帚,而且还将其出售。1957年至1976年,芦花帚被上海日用品公司包销,形成绿色产业。90年代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草房换上洋房、聚乙烯扫帚的问世,此技艺已淡出市场。当地的芦匠和居民,在现代的保护传承开发利用中,还将芦苇编织成金鸡、金牛、金龟、蛤蟆等立体的艺术品;还采集不同季节、不同颜色的芦苇烘干之后,按画剪块,拼贴出吸引眼球的“农家乐、风景画、儿童画”等精湛的工艺品,将低廉的芦苇制作成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艺术品,显示了他们的聪明智慧,绽放着他们的审美情趣。(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