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转鼓

陕西
🎧  听景点介绍

岐山古称西岐,因箭括岭山有两岐而得名。公元前12世纪末,周部族在太王古公��父率领下因避戎狄,翻梁山,渡漆沮,来到岐山之下,后世称为周原。历经王季、文王和武王100余年经营,推翻殷商,建立西周王朝。分封后,岐地属王畿的周、召两国,由周王朝直接管辖。至北周武帝天和四年置三龙县,以山得名,治岐阳镇。隋开皇十六年移三龙县治于西40里(今凤鸣镇),改名岐山县至今。全县11个镇,3个乡,总面积856.45平方公里,人口47万。岐山县位于陕西关中盆地和渭北黄土高原西部。北纬34°07′~34°37′,东经107°33′~107°55′,属暖温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1.5℃,降水量625mm,无霜期209天。东距西安146公里,西南距宝鸡68公里,陇海铁路横穿本县蔡家坡镇,县区南部太白山下的五丈原,是三国时的古战场,这里曾是魏、蜀交战,诸葛亮病逝之地,后世因此而建诸葛庙。县境内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主产冬小麦和油菜,“周原月无月无,堇荼如贻”。

岐山县地处我国东部和西部、北方和南方的交界。北经麟游县与甘肃省的庆阳地区接壤,西经凤翔、陇县与甘肃天水、平凉和宁夏固原接壤,南经宝鸡直通四川,东边直达西安。据史书记载,岐山在商以前即有官道。周、秦时期道路四通八达。在我国以长安为国都的时期,它是都城的西大门,是南通汉中、四川直至湖广的必经之路,西北通往甘肃、宁夏的主要通道,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古人以“南控褒斜,西达伊凉,岐雍高峙,千渭争流”来形容当时交通的便捷以及地理位置的重要,历史上发达而现代相对滞后的交通便构成了民俗民间文化生长传承的特殊环境。

岐山转鼓的历史渊源

鼓为我国古代“八音”之首。鼓在岐山的发展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周代的《大武》即用鼓伴奏,秦始皇兵马俑中也曾出土过战鼓的形制。岐山作为周文化和礼乐文明的发祥地,鼓乐在这里有良好的传承和发展条件,以转鼓队的服装、队形、打法以及现场气氛均可感受到浓浓的周文化气息。

西周时期,鼓不仅是人们娱乐、祭祀等的乐器,更是在战场上激励将士奋勇博杀的号令,所谓“击鼓进兵”、“鼓角齐鸣”等。

汉唐时期,岐山转鼓主要以长安鼓乐为其形,以西周文化为其神,不断变化和发展,逐步形成了岐山转鼓的雏形;明清时期,鼓在岐山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打法,有了一定规模的民间转鼓组织。到了近代,岐山转鼓发展较快,先后经历了三次发展热潮,在庆祝抗战胜利和全国解放、人民公社成立以及改革开放富民政策中,岐山人民敲锣打鼓,普天同庆,转鼓艺术得到了快速普及和发展,具备了现代锣鼓的风格。

改革开放以来,省、市、县各级领导对岐山转鼓的发展尤为重视,从政策、人员、技术等方面给予关心支持,多次派专业人员下乡辅导,举办转鼓大赛,推介重点转鼓队参加省市、全国的各类活动,使岐山转鼓队伍的数量、质量均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转鼓艺术得到空前繁荣,成为岐山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特色品牌。

岐山转鼓的基本内容

岐山转鼓古时为战鼓,为军事所用,后在历代相传中增加了舞蹈等艺术动作,鼓手绕鼓而转,全场皆转,而形成今天的“岐山转鼓”。

转鼓是岐山锣鼓中最具特色、最有魅力的一种,民间称之为“跑鼓”或“跑转鼓”,是根据民间鼓谱“二槌”、“三槌”打法和民间鼓舞特色改编,历经几代人的摸索和改进,演变成的一种打击方法,鼓手、钹手在表演中不断变换位置,夹杂舞蹈动作,风格以粗犷豪放、激昂雄壮见长,气势磅礴,震撼人心,给人以视觉、听觉上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振奋。

打法:

二槌:分两个不同的段落,鼓点不同。

三槌:每环鼓点不同,结束时用“三槌”将气氛推向热潮。

转法:

二人转:二人绕鼓击打。

四人转:四人绕鼓击打。

全场皆转:全场交叉绕鼓转打,中间夹杂舞蹈动作,别具特色,鼓手动作有跑、跳、打、抹、抽、马步等,表演节奏更为明快,气势更为磅礴,雷霆万钧,声震千里,构建了岐山转鼓的独特风姿和魅力。

岐山转鼓的基本特征

岐山转鼓从古到今已有千年的发展历史,经过民间艺人世代传承及不断更新改良,已形成以下几点基本特征:(1)伴随着民间喜庆节日、古会民俗祭祀活动的产生和发展,形成了对区域民俗习惯的依存性特征;(2)经过民间艺人长期实践,形成岐山转鼓鼓谱精炼,节奏明快,音调和谐,表演豪放,富于变化,气势磅礴的风格特色;(3)具有参与大型活动,群众自发,集体参与广场民俗文化的群体性特征;(4)历经几代人的摸索和改进,演变成一种打击方法,鼓手、钹手在表演中不断变换位置,夹杂舞蹈动作,风格以粗犷豪放,激昂雄壮见长,气势磅礴,震撼人心,给人以视觉、听觉上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振奋,极富表现力;(5)岐山转鼓因地域不同,各鼓队人力物力和经济实力不同,产生传承沿续的鼓谱不同,都是在长期流传演奏中耳听(灌耳音),口传(念扎子)的敲打中一代一代传下来,因而产生了不同地域鼓队具有不同鼓谱的地域特征。

岐山转鼓的主要价值

一、学术价值。鼓为“八音”之首,周代的《大武》就是用鼓伴奏,岐山乃周室发祥之地,周公在此制礼作乐,民间敲锣打鼓的习俗由来已久,它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精湛的表演技艺、粗犷豪放的风格、磅礴宏大的气势,深受研究周秦文化的专家学者青睐。

二、实用价值。岐山转鼓已成为岐山乃至关中地区人民群众非常喜爱的一种群众民俗娱乐方式,既继承和传播了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又以其雄浑的风格鼓舞人们建设家园的热情与勇气。

岐山转鼓的相关器具及制品

岐山转鼓属于合奏锣鼓中的清锣鼓,主要以鼓、钹、锣三件乐器配制而成,数量比例一般为1∶2∶1。

鼓有小鼓、大鼓之分。小鼓,俗称“蛟龙八卦鼓”,鼓面直径一尺八寸左右。桑木制中部外拓形鼓腔,双面蒙生牛皮。鼓皮中心绘八卦图,鼓腔红漆描金绘蛟龙戏珠图案。大鼓俗称“牛拉鼓”,鼓面直径五尺四寸左右,鼓形与小鼓相同,因过去通常装于牛、马所拉的木制大车上而得名。

鼓槌以柳木制为佳,分光鼓槌和花鼓槌。光鼓槌,顶端钉一撮红缨即可;花鼓槌由黄红绿三色六节分两头扎染而成,击鼓时手在槌的中部稍后,边打边舞,俗称“挽花子”,极富表现力。

岐山转鼓的锣分为小锣、大锣、马锣等,主要是由青铜或黄铜制成。

岐山转鼓的钹分为青铜钹、黄铜钹,直径50cm,每副重约4斤左右,声音宏厚响亮,击打时双钹上下翻飞舞动,乐声震天,大有醍醐灌顶之势。

火铳,岐山人俗称“撅把炮”,点燃后,烟气升空,声炸如雷,大壮锣鼓表演的声威,使锣鼓表演气势非凡,古代战争的“放炮安营”、“放炮起行”等。

彩旗是锣鼓队的仪仗,一般为三角形牙旗,旗上刺绣或印制龙凤图案。锣鼓表演时,一般以50杆左右组成彩旗队,旗杆高丈余,中间拥锣鼓队名号的大旗一面,高高在上,威风凛凛,气势壮观。

岐山锣鼓队的服装在民国至解放初期,都是头扎毛巾,腰缠黄色带,标志炎黄子孙,名曰“虎抱头”。现在最有特色的服饰多为仿周代战士铠甲的样式,上面的花纹一般为青铜器纹饰,内涵丰富,颇具周文化特色。

关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联的京津冀景区

关联的世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