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民间陀螺
瑶族民间陀螺竞技是黔南州荔波县境内白裤瑶民间自发组织形成的一种传统体育竞技,仅流传在荔波县瑶山瑶族乡的白裤瑶地区。
瑶山瑶族乡位于荔波县南部,西与广西南丹县里湖瑶族乡毗邻,距荔波县城37公里,紧挨国家级小七孔景区。全乡面积110平方公里,境内地形独特,以山地为主,耕地面积3176亩,辖4个瑶族村22个村民组,总人口约5600人,其中,瑶族人口2700人,占总人口的49%。这里至今仍保留着“刀耕火种”的原始耕作方式和远古遗风,仍保持着原始古朴的民族文化和浓郁多彩的民族风情。
据民国《荔波县城》载:荔波县在古代是“百越溪洞之地”,宋代属岭南西路庆远府,明洪武十七年始置荔波县。又据《贵州通志》所载,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荔波县民覃真保上言“惟八十二峒瑶,民未隶编籍,乞遣使招抚”的史实看,白裤瑶早期从事狩猎,历经刀耕火种的氏族社会,距今大约有四百多年历史,据此推测与瑶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瑶族民间陀螺竞技的流传历史悠远,是一种古老的民间传统体育竞技活动。
瑶族村寨大都坐落在竹木林密、土地贫瘠的石山区,特定的人居环境和原始的生活方式形成了独特的娱乐方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最原始的娱乐方式就是以互击石头娱乐,发现石头易碎,改用木头相击。后来把木头一头削尖,用麻绳- 方于地上还可以旋转,渐渐衍变为现在的陀螺,打陀螺也就成为了白裤瑶民众×过节喜爱的民间体育活动。
荔波瑶山地区的白裤瑶每年春节都要举行隆重的“陀螺节”娱乐活动。赛前要举行祭祀陀螺神仪式,即将本队最后压阵的陀螺倒放在地上,让参赛队员轮流抽打,以祈比赛得胜。瑶族的陀螺分为高陀与矮陀,木质选用坚硬细腻的青钢木材料,用刀或斧削成上平下尖形状,中间抠出凹槽,用于放绳- 。一般陀螺制成后,都要放在牛厩粪草下或泥塘里捂一周左右,拿出冲洗晒干,才能使用,这样陀螺就不会干裂而经久耐用。民间陀螺竞技比赛主要分为比准和比旋两种。
一、比准:分为两组。一组把陀螺旋放在规定距离的地方约3-5米。另一组用陀螺击打,逐个击打结束后,互换。击中多的组为胜方。击打方法:用2-3米长的麻绳包绕陀螺,单手握在手中,当对方旋放陀螺后,在规定的打击线外,把手中的陀螺击打对方陀螺,击中者胜,击不中者败。
二、比旋:两人一组,分为多组。首先,两人同时旋放陀螺,比旋转的时间,最后倒下的为胜者;其次,由胜者与胜者对旋,采取淘汰制进行,持续时间最长者为最终胜利者。有些技艺高超的选手还可以用手撮在手上旋转,进行精彩表演。一般陀螺直径为10-20公分,高5-10公分,上平底尖。上部为圆柱体,下部为锥体。绳子,用青麻搓成的绳子,长为2-3米,大小与铅笔相同。绳子的前部小。陀螺用木质制成,木质越硬越好。通过用斧子削成陀螺形状,然后用柴刀修理后即成。
民间陀螺技艺是瑶族特有的一项民间传统体育技艺,这项活动集智巧、勇力、竞争、团队精神和娱乐性于一体,体现了瑶族人民豁达好动的个性,是研究瑶山白裤瑶生活习俗和特定的人居环境的重要依据。打陀螺是民间自发组织开展的一种竞技活动,保留了众多的民间体育竞技活动,民间手工艺术的原始形态,具有凝聚力,能够增强群众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民族精神,国家已作为民运会的比赛项目。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人民生活的日趋变化,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各种外部文化势力的渗透,加之瑶族青年男女外出打工,原本春节期间瑶族人民最喜爱的陀螺竞技活动,现在已渐渐的淡化了。如今春节活动逐渐被一些现代的外来娱乐方式取代,打陀螺的人逐渐减少了,独特而珍贵的民间体育竞技――陀螺技艺面临着失传和消亡的威胁,抢救瑶族民间陀螺技艺已刻不容缓。信息来源:省非遗中心(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信息来源:省非遗中心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