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拳

福建
🎧  听景点介绍

连城拳被誉为福建省八大拳种之一,流传于福建省的连城、上杭、长汀等地,又称“连城少林拳”或“少林独门拳”,内又可分“黄家拳”和“巫家拳”两种,迄今已有数百年历史。自宋代端拱年间,连城隔田村黄姓第三代后人九四郎至河南登封少室山(即现嵩山少林寺)随蔡、董、孙三僧习少林拳法数年,后于淳化三年返梓教习族人,得以世代相传。至清顺治庚子17年隔田拳师黄思焕穷毕生之精力创造出别具一格的“连城拳”。清代中叶经黄观杰等人在实践中精益求精,使武术套路更加精炼、充实完善。后历经黄文祥、黄士昌和黄宇莪等相传迄今共34代。

连城拳急促凌厉又舒展大方,防守严密而发劲雄厚,其善于短打的特点颇似南派;而步法的快速、身法的灵巧、手脚的并用又兼有北派之长,不仅具有嵩山少林拳流派的精华,更兼有南方众家拳法的特点,是一门风格独特,历史悠久的拳种。其特征主要有:以静待动,后发制人;防守严密,短打为主;手法丰富,周身似手;击打精准,善攻要害。连城拳内容包括单钩、双钩、花钩、捆手、七拳、单提、四门拳、心安拳、老花拳、猛虎跳墙、八步缠狮、1觅水、老虎伸腰等,在器械方面则以棍为主,有拳术、器械、对练等几十个套路。其所使用的相关器具主要有:棍、双刀、山字耙、铁尺、勾连枪、锏、双剑、七星耙、凳、盾牌等,而其拳谱及相关作品有:《隔田武谱》、《连城拳•拳械录》、《连城巫家拳》、《武艺书》等。

连城拳作为客家文明的见证,对研究客家人的发源与发展,客家文化的形成、发展与传播以及客家人奇异的民风民俗;在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强身健体的同时,还能够促进文化交流,颇具实用价值。

关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联的京津冀景区

关联的世界文化遗产